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方

大方

七方之一。方剂之大者。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可使用大方。《儒门事亲》卷一:“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当前一般认为大方有五种:①药力猛;②药味多;③药量重;④量多而一次服完;⑤能治疗重病及下焦病。

猜你喜欢

  • 斗肘

    ①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肘部,曲池穴外方,肱骨外上踝之高点处。主治臂肘神经痛,偏瘫,神经衰弱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作肘。位

  • 外科真诠

    书名。2卷。清·邹岳撰于1838年。上卷为疮疡总论及身体各部发有定位的疮疡;下卷为发无定处的疮疡、小儿诸疮及奇怪疮毒;末附以经络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症、药品揭要,及吴锦堂、胡俊心二氏外科医案。解放后

  • 伏热

    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出《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

  • 蛊毒痢

    病证名。痢疾的一种类型。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八。又名蛊痢。由于患者正气内亏,感染毒疠之气,邪与气血相搏,入于肠胃,毒气蕴积,值大肠虚者,则便痢血,其特点为排出物如鸡鸭肝片。由于毒气盛热,侵入脏腑,

  • 表虚六合旸

    《医垒元戎》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一两,桂枝、地骨皮各七钱。为粗末,水煎服。治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而弱。

  • 验方新编

    书名。清·鲍相璈辑。8.卷。刊于1846年。作者广泛收集验方,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小儿科、外科、急救及时症等,共分99门。所选医方以民间习用、用药少、方便易得的简便效方为主。由于本书介绍多种病症的

  • 九积

    病名,为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的统称。《儒门事亲》卷三:“食积酸心腹满,大黄、牵牛之类,甚者礞石、巴豆。酒积目黄口干,葛根、麦蘗之类,甚者甘遂、牵牛。气积、噫气、痞塞,木

  • 痘花眼

    病名。见佚名《广勤轩遗稿》。系痘疮入眼之俗称,详该条。

  • 石皮

    出《名医别录》。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 胃实腹胀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指表邪已解,肠胃实热所致。症见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烦满燥实等。详伤寒腹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