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科十法

外科十法

  • 外科十法

    序内消法一艾灸法二神火照法三刀针砭石法四围药法五开口除脓法六收口法七总论服药法八详论五善七恶救援法九将息法十外科症治方药发背脑疽鬓疽井口疽疔疮喉痹缠喉风缠舌喉风乳蛾舌衄悬痈(一)腮痈喉疮走马牙疳喉瘤茧

  • 外科十法

    书名。一名《华佗外科十法》,1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此书将外科治疗归纳为内消、艾灸、神火照、刀针砭石、围药、开口除脓、收口、服药、五善七恶救援、将息等10种治法,兼述外科证治及经验用药,列证7

猜你喜欢

  • 病后调理服食法

    食疗著作。清·尤乘辑。1卷。刊于1667年。本书详论了病后饮食调理要点,并分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阴虚、阳虚、诸虚十二门,分别介绍了117张食方,有粥、臛、酒、浆、煎、汤、饮、膏、茶、羹

  • 三爪金

    见《贵州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 癌发

    病名。《外科启玄》卷四:“此疮发于神道、灵台二穴,乃督脉并膀胱经,多血少气。初起时不作寒热疼痛,紫黑色不破,里面先自黑烂。二十岁以后,不慎房事。积热所生。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皮

  • 脑烁

    病名。指脑疽之虚证。初起形如椒粒,坚硬紫暗,渐肿如横木,甚则上至巅顶,下至大椎,色如灶烟,硬不见脓,即损外皮,形如犬咬去肉之迹,溃而不敛,难愈。此证由阴精枯涸,毒火上炎所致。治当补阴精,泄毒火。《灵枢

  • 胃气丸

    《世医得效方》卷四方。硫黄(入猪肠内,缚两头,以米泔、酒、童便各一碗煮干一半,取出,先断秽气,控干)、人参、茯苓各一两,半夏(汤洗去滑)五两,煅石膏(一法同硫黄煮)一分。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炊饼为丸,

  • 李玉

    【介绍】:明针灸医生。字成章。六安(今属安徽)人。精医,尤擅长于针灸,所治多应手而愈。以针灸闻名于两京,因号“神针李玉”。兼善方药,治疑难重症,每有良效。

  • 念珠藤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 濡泄

    病名。指湿盛伤脾的泄泻。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濡泻,湿泻、洞泄、脾虚泄。《卫生宝鉴·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

  • 奇授藿香汤

    《外科正宗》卷四方。藿香(连枝带叶者)五钱。水一碗煎七分,加公猪胆汁一枚,和匀,食后顿服;亦可用藿香末一两,公猪胆汁熬稠膏为丸,每服二钱,食后白开水送下。治鼻渊。

  • 阴阳两虚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主次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