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糜

口糜

证名。指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宜局方凉膈散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宜花粉末掺之;肺热亦口糜,口疮多白,宜黄柏荜拨末掺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热于小肠亦口糜,宜移热汤、柴胡地骨皮汤;心脾有热亦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亦口糜,宜回春凉膈散;中焦不足,虚火上泛亦口糜,或服凉药不效,宜理中汤;阴亏火泛亦口糜,宜四物汤加知柏;内热亦口糜并咽喉肿痛,宜冰柏丸。”

猜你喜欢

  • 针经

    见灵枢经条。

  • 手阳明标本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马莳注:“手阳明大肠经之本,在肘骨中曲池穴,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于钳上,疑是胃经头维穴。”

  • 至而不至

    运气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指时令已至而岁气未至,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于岁运不及之年,如王冰注:“假令……乙丑岁气不足,于甲子岁当至之期,后时而至也。”

  • 痿躄

    病名。指痿病四肢痿弱,足不能行之症。又为五脏痿病之总称。《素问·痿论》:“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顾氏医镜》:“言五脏之痿,皆因于肺气之热,致五脏之阴俱不足而为痿躄。五痿虽异,总曰痿躄。”详痿条

  • 气滞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医学入门》卷三。因忧思或闪挫跌扑而气滞不行所致。症见腰痛连腹胁胀满,其痛如刺,或痛处走注不定。治宜行气调气。可用沉香降气汤、七香丸、乌药顺气散等方。

  • 鱼腹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

  • 巡经传

    见《此事难知》。即循经传。见该条。

  • 气色门户

    出《望诊遵经》。气色,指五脏的精气及反映于面部色泽;门户,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五脏各有主色和分部,前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尅的理论,从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泽变化,以推测五脏的病变及预后。这种诊法,须四诊合参,

  • 明代彝医方

    民族方书。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566年。前后传抄11次。全书共16面。载病名76个。按病名分为:疮症、风症、痛症、伤症、不通症、其他症、产后病、毒症等8类。载药275味,方剂243首。按病名、药方、用

  • 公道老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