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南病别鉴

南病别鉴

温病学著作。3卷。清·叶天士等撰,宋兆淇辑注。初刊于1878年。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歌》三书加以辑注。其中《温证论治》、《湿热条辨》二书,主要参考章虚谷注本,但有所删节或补充发挥;《伤寒直解辨证歌》,虽沿用伤寒名称,实际上仍宗叶、薛(生白)意旨论治。宋氏辑注本书,在分析温热、湿热两种热病的辨证和方治方面颇有条理,末附宋氏个人所撰《辨证要略》,亦颇有见地。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血分证

    热病最深重的阶段。多从营分传来,以伤阴、动风、动血、耗血为特征。症见热甚、神昏谵语,或抽搐、吐血、衄血、便血、斑疹色紫黑,舌色深紫或绛,脉细数等。包括心、肝、肾受病证候。外科疮疡阳证,也常有血分热毒之

  • 落下颏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科正宗》卷四。详颊车蹉条。

  • 阳蹻穴

    经穴别名。①指申脉。《素问·气穴论》:“阴阳蹻四穴。”王冰注:“……阳蹻穴是谓申脉。”②指跗阳。《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阳蹻一,谓跗阳穴也。”

  • 养阴清肺

    治疗肺热阴虚的方法。临床用于阴虚咽喉痛及白喉,方如养阴清肺汤。劳伤咳嗽,干咳少痰,偶见血丝,午后低热,盗汗,胸闷隐痛,口干,舌边尖红,脉细数,用四阴煎(生地、麦冬、白芍、百合、沙参、甘草)加减等。

  • 复明汤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 产后恶血入心

    病证名。又名产后恶血冲心。指产后由于正气亏损,虚火上炎,以致恶血冲心。出现烦闷欲绝,神识昏迷的症候。宜用七珍散(人参、生地、川芎、防风、菖蒲、细辛、飞朱砂)补之。

  • 夹风伤寒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 小儿肿满

    病证名。①水气流溢于皮肤而致的水肿。《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肿满,由将养不调,肾脾二脏俱虚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气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肌肤,故令

  • 芝麻响铃铃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 沍(hù 护)耳

    病名。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的别名。系指脓耳耳内流脓腐臭者。又叫内耳疳臭。名称各异,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久病可致耳聋。参见聤耳、耳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