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医理发明

医理发明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理不求人》。8卷。清·黄元吉撰于1833年。本书集作者十余年周游各地行医的经验。卷1~2脉法、医理及多种内科杂病;卷3~4内科医案;卷5眼科外科及医案;卷6药性论;卷7经验杂方;卷8伤科穴道图及伤科治疗方剂。作者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

  • 假黄连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胡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新生儿硬肿症

    病名。新生儿硬肿症,与肉硬相近似。以皮肤硬肿、冷、紫暗、舌质紫,口鼻流出血水为特点。其发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元阳虚弱,寒凝经络,气滞血瘀为多。常见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寒冷季节发病较高,亦有少数因外感邪热

  • 经络歌诀

    书名。1卷。清·汪昂撰于1694年。本书系将《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编成的七言歌诀。书后附有奇经八脉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

  • 范阳东方

    见范东阳方条。

  • 边成章

    【生卒】:1806~1880【介绍】:清代满族医家。字斐然。自幼研医。尤善疡科,所治疑难证多良效。著有《边氏验方》30卷。

  • 手丫支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丫发。见该条。

  • 五官之一。为听觉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赖肾气的和调。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脾、肝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耳与

  • 无名肿毒

    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六。又名肿疡、虚疡。①《外科大成》卷四:“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但其因风邪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

  • 石药尔雅

    书名。2卷。唐·梅彪撰于806年。本书集唐以前道家炼丹术中所用药物、丹方的各种隐名(指秘而不宣的别名)以及有关资料编成,内容基本上与医学无关。现有《丛书集成》本。

  • 急救仙方

    书名。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时作品。撰人佚名。撰年不详。本书原是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现有《四库全书》本和《道藏》本二种。四库本系自《永乐大典》中的辑佚本,共6卷。内容有发背、疔疮、眼科、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