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热

内热

①证名。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胸中,故内热。”《素问·厥论》:“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内热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著》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理虚元鉴·虚热内热骨蒸论》:“故夜热、内热、虚热,为虚劳之初病,骨蒸内热、潮热,则虚劳之本病也。……治法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则热自退矣。”参见发热条。②一种治法。内通纳。《灵枢·寿夭刚柔》:“刺寒痹者内热。”即在针刺痹症时用火针熨法灸法等。

猜你喜欢

  • 苦猪菜

    见《江西中药》。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 普济解毒丹

    见《温热经纬》卷五。即甘露消毒丹,见该条。

  • 指大便秘结。《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闷,俗作秘。大便涩滞也。”详大便秘结条。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书名。8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卷1~7主要是产科的方论;卷8为初生儿的保育法。书中引录前人有关妇产科病证的论述,内容较丰富,所选方药大多可取,是宋代妇产科临床治疗的一部重要文献。建国后有影

  • 十便良方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 范思贤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父范防御以小儿医闻名。思贤继承家学,长于儿科。

  • 产后肉线

    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该条。

  • 外证头痛

    病证名。指外感头痛。《内外伤辨·辨头痛》:“外证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详外感头痛条。

  • 食积泄

    病名。即伤食泻。《不居集·泄泻》:“食积泄,泄下腐臭,噫气作醋。”详伤食泻、食积泄泻条。

  • 巨指

    大指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