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吐血

内伤吐血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多因胃热络伤,或心、脾、肝、肾劳损而致。《临证指南·吐血》:“内因起见,不出乎嗔怒郁勃之激伤肝脏,劳形苦志而耗损心脾,及恣情纵欲以贼肾脏之真阴真阳也。”其症身无表邪,脉不浮大,时而呕吐纯血。因胃热络伤者,吐血量多,鲜瘀相杂,兼见胸闷作痛,嘈杂便秘,苔黄腻,脉滑数。宜清胃泻火,用三黄泻心汤加侧柏叶白芨之类。因郁怒伤肝者,吐血鲜红,头痛目赤口苦心烦胸胁引痛。治宜清肝凉血,用化肝煎茜根散加减。因心脾损伤者,吐血气短,憔悴声怯心悸少寐。治宜补养心脾,用归脾汤。因阴虚火旺者,吐血盗汗耳鸣遗精。治宜壮水制火,用六味地黄丸蒲黄藕节阿胶五味子之属。因阳虚血不归经者,血色晦淡,怕冷肢凉。治宜温中补阳,用理中汤加木香,或八味丸以引火归元。参见吐血、劳伤吐血等条。

猜你喜欢

  • 八角梧桐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八角枫之别名。②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臭梧桐之别名。各详该条。

  • 五善

    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之一。《太平圣惠方》:“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溃肿消,脓色鲜而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语声清朗,四善也;体气和平,五善也。”疮疡患者见者为顺证,易治易愈。

  • 颔骨

    下颌骨体的前下部分。

  • 许学文

    【介绍】:明代医家。安徽合肥人。精通医术,尤其长于痘疹科。著有《痘科约旨》、《保赤正脉》二书,均佚。

  • 拔法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换,前后拔。”

  • 红尖白根舌

    舌根有白苔,舌尖淡红。为表证之候。若恶寒,身热,头痛者宜发汗解表。亦可见于太阳府证,其症头痛发热,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见《伤寒舌鉴》)。

  • 棉花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 气喉

    即喉。喉为气道,故名。《喉风论》:“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详喉条。

  • 庚苍

    庚,作更;苍,苍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谓运气变化中,阳明之气到来,管理肃杀收敛之气,使草木变为苍老之色。

  • 暑月水泻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五。婴幼儿夏暑季节,腹泻,排出物如水样。多因感受暑湿之邪,浸渍肠胃所致。其症多兼小便赤涩或小便不通。治宜清暑利湿,用四苓散加木瓜、木通、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