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通志·艺文略》。5卷。唐·杨损之撰。杨氏“以本草诸书所载,药类颇繁,难于寻检。删去其不急并有名未用之类”(《补注神农本草》),已佚。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羌活、升麻、防风、麻黄各五分,黄连、当归、酒黄柏、连翘各三分,藁本、酒黄芩、生地黄、炒苍术、川芎、柴胡各二分,细辛、白术、生黄芩、陈皮、生甘草、苏木、葛根各一分,吴茱萸、红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名医孙一奎之子,曾与弟孙朋来共同整理编辑孙一奎的《孙文垣医案》。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人参、当归(酒洗)各二两,川芎一两,川牛膝三钱,升麻四分,制附子一分。水煎服。治倒产。
病因之一。致病特点是出现热性、阳性的实证。如发热息粗,红肿,焮痛,便秘等。热吐病证名。又名胃热呕吐。小儿因胃热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热吐食化,不恶食。”多因乳食停积化而为热;或夏秋暑热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相传为黄帝臣子。旧说黄帝与少师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医方著作。3卷。清·汪昂撰。刊于1682年。本书选录古今医籍中常用方剂约六、七百首(分正方及附方)。按不同作用的方药性质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