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蓄血证

伤寒蓄血证

病名。①指太阳蓄血症。多由太阳病不解,瘀热随经,内结膀胱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②指阳明蓄血症。多由素有瘀血,热传阳明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伤寒明理论·蓄血》:“伤寒蓄血,何以明之?蓄血者,在下焦结聚,结聚而不行,蓄积而不散者是也。……留于下而瘀者,谓之蓄血。此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而不行,蓄于下焦之所致。……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亦是蓄血之证。蓄血于下所以如狂者,经所谓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血瘀于下所以喜忘者,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者是也。二者若有其一,则为蓄血证明矣。蓄血之证,又有轻重焉:如狂也,喜忘也,皆蓄血之甚者,须抵当汤园以下之;如外已解,但少腹急结者,则为蓄血之轻也,须桃仁承气汤以利之。”蓄血证蓄水证不同,蓄血又有太阳蓄血与阳明蓄血之别。参太阳府病、伤寒蓄水证等条。

猜你喜欢

  • 济世良方补遗

    参见济世良方合编条。

  • 浴面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清·尤乘《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

  • 九焦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九焦,即第九、十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肝腧在九焦之间。”

  • 冷热利

    病证名。冷热之邪相杂损伤胃肠而致的腹泻,又名冷热泻。《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先因饮食,有冷气在肠胃之间,而复为热气所伤,而肠胃宿虚,故受于热,冷热相交,而走下利,乍黄乍白,或水或谷,是为冷热利也

  • 以痛为输

    针灸术语。出《灵枢·经筋》。意指对于某些病症,可以在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因为这种穴位既无穴名,也无定位,所以后世有阿是穴,不定穴、天应穴之称。参见各该条。

  • 奶米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 薄厥

    古病名。因大怒而致的厥证。出《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卒然厥逆、头痛、眩仆的昏厥重症。参见中风、厥证

  • 臂腰

    病证名。闪挫腰痛的古称。《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痛也。”详闪挫腰痛条。

  • 熊宗立

    【生卒】:1415~1487【介绍】:明代医家。字道轩。自号勿听子。福建建阳人。幼时多病,喜读医书,并从刘剡学医卜术。著述较多,涉及范围很广。曾对《内经》、《难经》、《脉经》、伤寒、外科、妇科、儿科、

  • 绿的异体字,见“菉竹堂集验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