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为黄疸两大类型之一。见《伤寒微旨论》。《景岳全书·杂证谟》:“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由湿热蕴蒸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主要症状为发热
见《广州植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主治泄痢脓血,肠炎,消化不良,习慢性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稸,同蓄。积聚。《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动濡积并稸。”
经外奇穴名。即崇骨。见该条。
出《赤水玄珠》。指月经,详该条。
雾露轻清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六方。密陀僧、滑石各二两,白芷五钱。为细末,白蜜调涂患处。治痘风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