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丹砂散

丹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15克 天竹黄15克秦艽15克(去苗)白鲜皮15克沙参15克(去芦头)寒水石30克麦门冬60克 (去心,焙干)马牙消15克(研入)川升麻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龙脑3克(研入)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养阴润肺。主风热,心肺壅滞,时多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水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普济方》卷一九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3两(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正阳主瘴。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平旦温蜜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因伤寒、热病、疟疾,邪毒攻胎,致令子死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3分煎,酒3分煎,稍热调下,连2-3服,未下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圣惠》卷二十三: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天竹黄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白鲜皮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寒水石1两,麦门冬2两(去心,焙干),马牙消半两(研入),川升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脑1钱(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风热,心肺壅滞,时多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五十五: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朱砂半两,马牙消1两,铁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鬼黄。

用法用量每服1钱,磨犀角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七十: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天竹黄半两,胡黄连2两,寒水石1两(细研),麦门冬1两(去心,焙),马牙消1分(细研),铅霜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妇人客热,心神烦躁,口干舌涩,食少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伤寒微旨论》卷下: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粒,腻粉1钱(气弱年老人减半)。

功能主治病人用承气汤下之后,至4-5日两手脉沉数有力,或潮热,或谵语者。

用法用量上为末,用桃、柳心共1把许,细切研烂,绞取自然汁,加砂糖1块如枣大,更入新汲水通前成半盏,化前药下之,如经1昼夜不利动,再作服之。如冬月无桃枝、柳条,用生地黄1两锉碎,水1升,煎取半升,化药服。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圣济总录》卷五: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2两,天麻1两,威灵仙(去土)1两,人参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炮)1两,当归(切,炮)1两,干姜(炮)1两,羊踯躅(去心,酒蒸)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中风,四肢不举,志意昏浊,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酒调下。渐加至2钱,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水飞)1两1分,黄连(去须)1两1分,铁粉(研)1两1分,栝楼1两1分,赤石脂3分,芦荟(研)3分,龙齿3分,泽泻3分,胡粉(研)半两,铅丹(研)半两,牡蛎(熬)1分,桑螵蛸10个(炙),鸡肶胵5枚(蜜炙黄),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药除别研外,捣罗为散,再和匀。

功能主治三消病,小便频数,皮燥毛焦,饮食虽多,肌肉消瘦,渴燥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小麦汤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5两,桃花(阴干)5两。

制法先将桃花研令如粉,次入丹砂,同研极细。

功能主治面粉钵如麻子。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井花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如粉)2两,贝齿(烧灰)2两,干姜(炮)半两,衣内白鱼40枚(煿令干)。

制法上药干净乳钵中,为极细末,以熟帛3度罗过。

功能主治虚热目赤生肤翳,眦痒风泪;白翳。

用法用量点时仰卧,令人以小指甲点少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方出《本草纲目》卷四,名见《景岳全书》卷六十: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炉甘石(煅赤,童便淬7次)、硼砂海螺蛸、朱砂

功能主治目翳昏暗赤烂。

用法用量景岳全书》本方用朱砂五钱,余各一两,为极细末,临用加冰片研点。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四,名见《景岳全书》卷六十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分,麝香半钱,陈石灰(煅过)1分,铅丹(炒)1分,猪筒骨1枚(煅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长肌肉,止疼。主冷疮。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干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钱(研),腻粉1钱,蜈蚣1条(酒浸,炙),蝎梢49枚(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搐。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薄荷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别名朱砂

处方丹砂1分,牛黄1分,天竺黄1分,铁粉1分,麝香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胎风,心热惊痫。

用法用量朱砂散(《诚书》卷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钱,雄黄1钱,麝香半钱,腻粉半钱,青黛1钱,晚蚕蛾1钱,芦荟1钱,胡黄连末1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散,再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小儿疳,蚀唇颊,齿牙浮动宣露,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2字,干贴患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半两,丁香半两,白马夜眼1分(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空心以井花水调下,后服雉肝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1两,白矾(熬汁枯,研)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肌热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薄荷自然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普济方》卷三五六: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葵子3分,阿胶(炒)3分,牛膝(酒浸)3分,当归(切,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令胞烂。主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本方名丹砂散,但方中无丹砂,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

《眼科锦囊》卷四: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真朱5分,滑石(生)1钱,石膏(煅)2钱,枯矾7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恶血眼满肿者。

用法用量和解乳汁,点之。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分(研,水飞),芒消1两半(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咽肿痛,咽物妨闷。

用法用量每用1字,时时吹入喉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猜你喜欢

  • 阑尾消炎丸

    药方名称阑尾消炎丸处方金银花100斤,大青叶100斤,败酱草100斤,蒲公英100斤,鸡血藤100斤,川楝子20斤,大黄30斤,木香30斤,冬瓜子30斤,桃仁20斤,赤芍40斤,黄芩30斤。制法依法制

  • 大胡麻散

    药方名称大胡麻散处方胡麻子2两,苦参7钱,荆芥7钱,何首乌7钱,威灵仙7钱,防风7钱,石菖蒲7钱,牛蒡子7钱,菊花7钱,蔓荆子7钱,白蒺藜7钱,甘草7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热瘾疹瘙痒。用法用量每

  • 橘红半夏汤

    药方名称橘红半夏汤处方橘皮1两,半夏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产后胃虚呕逆。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

  • 加剂除湿汤

    药方名称加剂除湿汤处方苍术(炒)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2两,茯苓2两,橘红半两,辣桂半两,厚朴(制)半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气虚伤湿,身重腰疼,四肢微冷,或呕逆,或溏泄。用法用量每

  • 射干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射干汤药方名称射干汤处方射干(二钱半) 芍药(二钱半)薏苡仁(三钱) 桂心(半钱)牡蛎(二钱)石膏(二钱)功能主治治肝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悲嗌干,善怒时增,女子目下青

  • 巴豆膏

    《圣惠》卷六十五:巴豆膏药方名称巴豆膏处方巴豆7粒(去皮,研),硫黄半两(细研),白矾半两(烧灰),芜芎半两,猪脂3两。制法上为末,炼猪脂成油,入前药末调和令匀。功能主治一切疥疮有虫,时作瘙痒。用法用

  • 当合丸

    药方名称当合丸处方百草霜10钱,赤豆(炒至红色为度)1钱,萍蓬(炒黑)5钱,蝮蛇(酒炙)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兼下血。用法用量温酒送下。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加味透肌散

    药方名称加味透肌散处方人参、黄耆、白术、芍药、川芎、甘草、茯苓、木通、陈皮、糯米、厚朴、大腹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痘疮既出而腹胀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金星酒

    药方名称金星酒处方金星草(和根净洗,慢火焙干)4两,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分作4帖。功能主治五毒发背。用法用量每帖用酒1升,煎2-3沸后,更以冷酒2升相和,入瓶器中封却,时取饮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加减调中饮

    药方名称加减调中饮别名加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山楂、神曲、枳实、草果、黄连、干姜。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气口脉紧盛,但身不痛。用法用量加味平胃散(《玉案》卷二)。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