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阳经疟

三阳经疟

病名。指疟疾之发于三阳经者。《症因脉治》卷四:“疟疾者,先寒后热,发作有定期,大约巳午未三时者多。若一日一作,太阳少阳也;间日而作,阳明、少阳也;伸欠、恶寒头痛,太阳也;发热口渴,阳明也;有寒有热,呕而口苦,少阳也。日中三阳得令,其病即发;日夕三阳时令退而病解。”《类证治裁·疟》:“疟邪伏于募原,浅者客三阳经。”参见足太阳疟足少阳疟足阳明疟条。

猜你喜欢

  • 诸病源候总论

    见诸病源候论条。

  • 禾髎

    经穴名。代号LI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长频、长髎、长。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翼外缘直下,与水沟穴平齐处。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通过。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等

  • 马蝗积

    病证名。与胬肉攀睛相似,亦是血丝赤膜从眦部横贯白睛,直达黑睛,即“两头尖薄,中间高厚,肉红色如蚂蝗状,横卧于中”(《证治准绳·杂病》)。参见胬肉睛条。

  • 病名。指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证。出《灵枢·癫狂》。多因七情过度,五志化火,痰蒙心窍或因热盛邪入心包所致。症见发作刚暴,骂詈不避亲疏,甚者持刀持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力大倍常;或多食,或卧不知饥

  • 胃心痛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胃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张氏医通·诸痛门》:“胃心痛者,多

  • 猪膏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猪膏、生姜汁各二升,青蒿汁、天门冬汁各一升。用微火,银器内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酒汤调下。治肝劳实热,关格牢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夭。

  • 耿肱

    【介绍】:宋代医生。撰《养生真诀》1卷,佚。

  • 蒙医传统验方

    即《观者之喜》,详见该条。

  • 腹中绞痛

    证名。指腹部痉挛性的剧痛。①痧症主要症状之一。见《痧胀玉衡》。参绞肠痧条。②伤寒病劳复证候之一,见《类证活人书》卷五。由于伤寒新愈,阴阳之气未和,过早行房而致。参见阴阳易、腹痛条。

  • 精阳气

    阳气的精微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亦可理解为由精气所显露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