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与疾病》2.阎氏纳甲法·
阎氏纳甲法来源于金代何若愚撰、阎明广注的《子午流注针经》中的“流注经络井荥图”。但有人认为该书卷下(即流注经络井荥图歌诀)为金代阎明广所作,所以将此种纳甲开穴法称为阎氏开穴法。阎氏纳甲法与徐氏纳甲法的区别是:前者(阎氏纳甲法)十二经脉都参与流注,癸日不存在长达十个时辰的闭穴,“日干重见”时纳三焦或心包经的全部五腧穴;而后者(徐氏纳甲法)只有十条经脉参与流注,即三焦经及心包经不参与流注,只在每日“日干重见”时纳三焦经或心包经五腧穴中之一穴,在癸日存在长达十个时辰的闭穴,即使采用“合日互用法”开取互用穴,十天中也存在着十二个时辰的闭穴。
(1)开值日经井穴法
按“阳进阴退”规律开值日经井穴,与徐氏纳甲法大体相同(见图21)。即是:甲日甲戌时开胆井窍阴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丙日丙申时开小肠井少泽,丁日丁未时开心井少冲,戊日戊午时开胃井厉兑,己日己巳时开脾井隐白,庚日庚辰时开大肠经井穴商阳,辛日辛卯时开肺井少商,壬日壬寅时开膀胱井至阴,癸日癸亥时开肾井涌泉。不同之处是:阎氏纳甲法三焦经和心包经亦参与流注,这二经和肾经都在癸日开井穴,心包经井穴中冲在癸日癸丑时开;三焦经井穴关冲在癸日壬子时开;肾经井穴涌泉在癸日癸亥时开。所以在癸日就有三条经脉(三焦经、心包经和肾经)值日。
本法开值日经井穴的掌上推算方法是:按“阳进阴退”规律把甲定在掌中戌位上,天干逆时针方向运转数至癸(癸丑)后,又从壬(壬子)开始数至癸(癸亥),即得甲戌、乙酉、丙申、丁未、戊午、己巳、庚辰、辛卯、壬寅、癸丑、壬子、癸亥等十二组干支。这十二组干支即是各日开值日经井穴的时辰干支,而且这些时干与值日经的所属天干是相同的(心包经归属于肾,为癸,三焦经归属于膀胱,为壬)。除三焦经开井穴的时干与日干不同外(三焦经井穴在癸日壬子时开),其余各日值日经开井穴的时干与当日日干都是相同的。
(2)循经开穴法
每日值日经开过井穴后,则按荥、输、经、合穴的顺序开取本时干相应经脉的五腧穴(三焦经和心包经例外),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原则,每隔一个时辰开一穴。每日在开输穴的时候,阳经值日要“返本还原”同时开值日经的原穴。阴经无原穴,所以阴经值日在开输穴的时候无须同开值日经原穴(此法阴经无“返本还原”之说)。如:大肠经值日在庚日庚辰时开大肠经井穴商阳,至甲申时开胆经输穴临泣,同时返本还原开大肠经(值日经)原穴合谷。又如:肺经值日在辛日辛卯时开肺井少商,至乙未时开肝经输穴太冲(不须返本还原),丁酉时开心经经穴灵道。
阳经值日在开完五腧穴后,于“日干重见时”纳三焦经之井、荥、输、原、经、合六穴;阴经值日在开完五腧穴后,于“日干重见时”纳心包经之井、荥、输、经、合五穴。《子午流注针经》说:“其二经者,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又说:“每日遇阳干合处,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时,至甲申时,为阳干合也……每日遇阴干合处,注此五穴。”这里的“阳干合处”是指阳经值日的日干重见时;“阴干合处”是指阴经值日的日干重见时;“六穴”是指三焦经的井、荥、输、原、经、合六穴,“五穴”是指心包经的井、荥、输、经、合五穴。如:胆经值日于甲日甲戌时开胆井窍阴,至乙日甲申时纳三焦经的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六穴。肝经值日于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至丙日的乙未时纳心包经的中冲(井)、劳宫(荥)、大陵(输)、间使(经)、曲泽(合)五穴。
例如:甲属胆,胆经值日于甲日甲戌时开胆井窍阴,下一个阳时为乙日的丙子时,丙属小肠,所以丙子时开小肠经的荥穴前谷,同理,戊寅时开胃经输穴陷谷,同时返本还原开胆经原穴丘墟,庚辰时开大肠经经穴阳溪,壬午时开膀胱经合穴委中,甲申时(日干重见)气纳三焦之井(关冲)、荥(液门)、输(中渚)、原(阳池)、经(支沟)、合(天井)六穴。
又如:乙属肝,肝经值日于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丁亥时开心荥少府,己丑时开脾输太白,辛卯时开肺经经渠,癸巳时开肾合阴谷,乙未时(日干重见)血纳包络之井(中冲)、荥(劳宫)、输(大陵)、经(间使)、合(曲泽)五穴。
三焦经和心包经均在癸日参与流注开穴,即三焦经在癸日的壬子时开井穴关冲、甲寅时开荥穴液门,丙辰时开输穴中渚、同时返本还原开三焦经原穴阳池,戊午时开经穴支沟,庚申时开合穴天井。心包经在癸日的癸丑时开井穴中冲,乙卯时开荥穴劳宫,丁巳时开输穴大陵,己未时开经穴间使,辛酉时开合穴曲泽。
图39癸肾主气日流注开穴
图缺
肾经值日于癸日癸亥时开肾井涌泉,下一个阴时为甲日的乙丑时,乙属肝,所以乙丑时开肝经荥穴行间,同理,丁卯时开心经输穴神门,己巳时开脾经经穴商丘,辛未时开肺经合穴尺泽,癸酉时(日干重见时)血纳包络之井(中冲)、荥(劳宫)、输(大陵)、经(间使)、合(曲泽)五穴(见图39)。
阎氏纳甲法十二经流注开穴见图39。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