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女科证治准绳>滞下

《女科证治准绳》滞下·

〔薛〕治痢之法,当参前篇。其下黄水,乃脾土亏损,真色下陷也,当升补中气。若黄而兼青,乃肝木克脾土,宜平肝补脾。若黄而兼白,乃子令母虚,须补脾胃。若黄而兼黑,是水反侮土矣,必温补脾胃。若黄而兼赤,乃心母益子,但补中益气。若肠胃虚弱,风邪客之,用胃风汤,或胎气不安,急补脾胃而自安矣。凡安胎之药,当临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胶艾叶之类。地官胡成甫之内,妊娠久痢,自用消导理气之剂,腹内重坠,胎气不安,又用阿胶艾叶之类不应。余曰∶腹重坠,下元气虚也。胎动不安,内热盛也。遂用补中益气汤而安,又用六君子汤全愈。壶仙翁治汤总兵夫人妊娠病痢不止。

翁诊其脉,虚而滑,两关若涩,此由胎气不和,相火炎上而有热,似痢实非也。乃用黄芩白术以安胎,四物、生地黄以调血,数剂而安。当归芍药汤 治妊娠下痢腹痛。(即当归芍药散,见前心腹痛。)

〔本〕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生姜(年少者百钱,老者二百钱,取自然汁) 鸭子(一枚)

上将鸭子打破,倾入姜汁内搅匀,煎八分,入蒲黄三钱,再煎五七沸,空心热服,立效。

〔无〕妊娠下痢赤白,绞刺疼痛。鸡子(一枚,乌鸡者佳。破孔倾出清,留黄用之) 黄丹(一钱,入鸡子壳内同黄搅匀,以浓纸糊牢,盐泥固济,火上煨焙干,为细末)

上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大〕治妊娠素弱,频并下痢,腹痛羸瘦,面色痿黄,不进饮食。

浓朴(一两半)白术地黄川芎白芍当归干姜人参(各一两)诃子(三钱)甘草(一钱)

上 咀,每服四钱,姜三片,水煎。

又方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当归黄 (各一两)糯米(一合)

上细切,和匀,水煎分四服。

〔罗〕大宁散 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泻疼痛垂死者。

黑豆(三十五粒) 粟壳(二两,半生半炒)甘草(二两,半生半炒)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生姜三片同煎,食前服。

治妊娠挟热下痢,亦治男子常痢。黄连黄柏(各一升) 山栀仁(二十枚)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浸二时久,煮十余沸,顿服。若呕加陈皮(一两半)生姜(三两)黄连汤 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黄连(二两) 浓朴(姜制)阿胶(炙)当归干姜(各一两半)艾叶黄柏(各一两)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疗妊娠白脓痢,腹中冷。干姜(四两)赤石脂(六两)粳米(一升,炒黄)

上用水七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

浓朴散 治妊娠下痢,黄水不绝。

浓朴(姜炙,三两)黄连(三两) 肉豆蔻(一枚,连皮用)

上为粗末,水煮顿服。草果饮 治妊娠脏气本虚,脾胃少弱,脏腑虚滑,腹脐疼痛,日夜无度。

浓朴(姜制,二两) 肉豆蔻(一个,面裹煨)

上 咀,每服三钱,姜三片,水同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