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张氏医通>伤饮食门

《张氏医通》伤饮食门·

枳实导滞汤 治伤湿热之物。痞闷不安。枳实(炒。三钱)白术(炒焦。五钱)茯苓(三钱)黄芩(酒炒。二钱)黄连(姜汁炒。三钱)泽泻(炒。二钱)大黄(酒蒸。一两)神曲(炒。四钱)生姜(三片)

水煎。食远服。 此枳术丸合三黄汤。而兼五苓之制。以祛湿热宿滞也。木香化滞汤 治气食痞结。腹微痛。不思饮食。半夏甘草(炙。) 草豆蔻(研。各一钱)柴胡木香橘皮(各六分)枳实(炒)当归(各四分)红花(一分)生姜(五片)

水煎。食远稍热服。

保和丸 治宿食酒积。山楂肉(姜汁泡。二两)半夏(姜汁。炒)橘红(炒)神曲(炒。便血。用红曲) 麦(炒。去壳)茯苓连翘莱菔黄连(姜汁炒。各五钱)

为末。水泛为丸。每服二钱。茶清送下。 本方加炒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按保和丸、大安丸中麦 伤肾。菔子伤肺胃之气。恐非丸剂所宜久服之品。当易枳实、香附子。功用不殊。而不致伤犯先后天之真气也。

红丸子 治宿食冷积作胀。

三棱(炒) 蓬莪术(煨)青皮(炒)陈皮(炒)干姜(炮。等分)

为末。陈酒曲糊丸。梧子大。矾红为衣。每服三十五丸。食前沸汤下。小儿量减。葛花解酲汤 治伤酒呕吐胸痞。小便不利。葛花白豆砂仁(炒。各一钱)青皮(炒)神曲(炒)泽泻干姜(各五分)白术(炒。八分)人参橘红茯苓猪苓(各四分)木香(一分)

水煎服。但得微汗。则酒湿去矣。

按此虽本五苓、四君子。益入葛花豆蔻等辛散之味。大损元气。世人不知。妄谓方中人参有补益之功。恃此纵饮。是自伐其天也。

曲 丸 治酒积成癖。腹胁满痛。后便积沫。神曲(炒) 麦 (炒。去壳。各一两)黄连(半两。同巴豆七粒炒。去巴豆

为末。水泛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姜汤下。 酒积下白沫。加炮姜二钱。下鲜血。倍黄连。下瘀血。加红曲一两。

塌气丸 治肝气乘脾腹胀。胡椒(一两。) 蝎尾(去毒。滚醋泡去盐。炒香。半两)

为末。曲糊丸。粟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神保丸 治心胸腹胁胀痛。大便不通。宿食不消。

塌气丸加木香二钱五分。巴豆霜二分半。本方中胡椒用二钱五分。蝎用全者七枚。 为末。汤浸蒸饼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丸。空心。姜汤、醋汤、砂糖汤任下。

酒 丸(局方) 治酒癖腹痛下积。遇酒即吐。

塌气丸去胡椒。加雄黄油煎。皂子大一枚。巴豆十五粒不去油。本方中蝎梢用十五枚不去毒。

为末。入白曲二两半。滴水丸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麸炒香。每服二三丸。温酒下。茶清亦可。

平胃散(方祖) 枳术丸(枳术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二陈汤(方祖) 芎苏散(伤寒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小承气汤(方祖) 备急丸(方祖) 白散(备急丸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九味资生丸(四君子汤下)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连理汤(理中汤下) 八味顺气散(四君子汤下)五苓散(方祖) 独参汤(保元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 凉膈散(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