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集成>鼻病证治

《幼幼集成》鼻病证治·

经曰∶西方白气,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盖鼻为肺之窍,鼻塞者肺气不通于窍。然肺主皮毛,风寒外感,则肺气壅闭而鼻塞。川芎膏。

鼻涕者,肺为寒风所袭,而津液不收,则为鼻涕。细辛散疏之。

鼻 者,肺受风寒,久而不散,脓涕结聚不闻,使不闻香臭则 矣。万金膏。

以上三证,皆宜疏利,俱用通气散。

鼻干者,心脾有热,上蒸于肺,故津液枯竭而干,当清热生津,导赤散加麦冬

如病已极,鼻干而黑,窍张,长出冷气者,肺绝也,不治之证。

鼻渊者,流涕腥臭。此胆移热于脑,又名脑崩,宜用辛夷散。

凡小儿初生,三朝一七,忽然鼻塞,不能吮乳,不得呼吸者,因乳母夜卧之时,不知回避,鼻中出气吹儿囟门,或因洗水未避风寒,所以致儿鼻塞。通关散。

鼻衄者,五脏积热所致。盖血随气行,得热而妄动,溢出于鼻。宜凉血降火,加减地黄汤,外用吹鼻散。

【入方】川芎膏 治小儿外感风寒,肺气壅闭而鼻塞。

川芎(三钱) 北细辛(一钱) 小 本(一钱) 香白芷(三钱) 炙甘草(三钱)梅花片 当门子光杏仁(去皮尖,各一钱)

共为末,炼蜜为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灯芯汤化服。细辛散 治小儿风寒所袭,鼻流清涕。

官拣参 信前胡细辛防风川芎甘草(各等分)

共为末。每服一钱,姜、葱汤调服。

万金膏 治小儿风热侵肺,鼻 不闻香臭。

羌活川芎细辛木通麻黄石菖蒲(各一钱)

共为末,每服一钱,以蜜和匀,姜汤化服。

丽泽通气散 治小儿鼻塞、鼻涕、鼻 。

羌活独活苍术防风绿升麻荆芥穗 粉干葛 香白芷川芎木通(以上各二钱)净麻黄细辛甘草(以上各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食后服。辛夷散 治小儿鼻流浊涕而腥臭。辛夷仁(五钱)苍耳子(炒,二钱五分) 香白芷(二钱)薄荷叶(一钱) 雅黄连(二钱)

共晒干为末,每服一钱,葱汤调下。

通关散 治乳子鼻塞,不能吮乳。

附子川芎荆芥穗 直僵蚕细辛猪牙皂(以上各五钱)

共为细末,以葱白捣成膏,每用药末五钱,与葱膏和匀,摊软帛上。临卧烘热,贴儿囟门上,早晨取去。

加减地黄汤 治小儿鼻中出血。

怀生地(二钱) 片黄芩(二钱) 黑栀仁(二钱)赤芍药(一钱)白茅根(一钱)

水煎,空心热服。

吹鼻散 治小儿鼻中出血。

黑栀仁(炒) 乱油发(烧,存性,各等分)

共为极细末,以些微吹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