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科切要>肿症门

《幼科切要》肿症门·

小儿肿症多属风肿,食肿者体实,得汗自解。食肿者,消之即愈;致于虚肿者,补之。

水肿者,消之。诸方开于下,用者谅小儿虚实加减用之可也。

看肿症法∶上肿下消,皮肤麻闭,当发汗,宜越婢汤;肿症以手指掐起,迟者水肿也,当服五皮饮;体虚二便皆清者,宜服金匮肾气汤。肿症以手指掐,随手起者,宜服木香流气饮;肿症下肿上消,乃元气下陷,当升提,宜服补中益气汤;因食积肿痛,宜消导,当服香平散。

越婢汤 治风肿感冒初起体实者,得汗自愈。麻黄(去节,一钱)石膏(三钱)甘草(五分)生姜汁(引) 如面白浮肿,小便利者,加白术(三钱)。

五皮饮姜皮苓皮 桑皮大腹皮五加皮水煎服。

香平散香附(炒为末) 牵牛(炒为末)三棱苍术陈皮浓朴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桂枝汤 治发热汗出,四肢浮肿。桂枝白芍(各三钱) 黄 (蜜炙,五分) 水煎服。防己茯苓汤 治身肿水气在皮肤。防己肉桂(各一钱) 赤苓(三钱)甘草(一钱) 共为末,每服三钱。

补中益气汤 治体虚冒风,发肿,升清降浊。

当归(各二钱)陈皮升麻(各八分)人参(二钱)柴胡(蜜炙,一钱)甘草桂枝(各八分)防风木通木瓜(各一钱)姜皮引。

金匮肾气丸 治肾肿症。

熟地(二两) 白苓(一两五钱)牛膝肉桂泽泻车前枣皮 怀山药丹皮(各五钱)附子(三钱) 炼蜜为丸。

一方葫芦、牵牛煎水服,一方土狗焙干为末,冲酒服。

一方鲤鱼入蒜满腹煮服,大小便齐通后用健脾丸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