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四诊抉微>第1部分

《四诊抉微》第1部分·

四诊抉微

柯序

自序

凡例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管窥附余

卷之一

望诊

察形气

察神气存亡

察五色

合色脉诊病新久

察五官

部分内应五脏四言诀

五色见于面审生死诀

五色兼见面部诀

五色外见面部审虚实生死诀

寒郁面赤

补遗

青色主病吉凶诀

黄色主病吉凶诀

白色主病吉凶诀

黑色主病吉凶诀

面目五色杂见生死诀

妇人女子活法全在望形察色论

察目部

察鼻部

察唇部

察口部

察耳部

卷之二

望诊

察舌部

白胎舌

黄胎舌

黑胎舌

灰色舌

红色舌

紫色舌

蓝色舌

霉酱色舌

妊娠伤寒观面色舌色法

妊娠辨分男女外验有四

女人受孕内外皆有征验者七

验胎贵贱寿夭法

虚里跳动

诊血脉

诊毛发

诊额

诊日月角

诊眉

诊项

诊爪甲

诊齿

诊诈病

五脏绝证

诊阴阳绝证

《内经》死症

六经死症

补遗诸死证

卷之三

附儿科望诊

病机

入门审候歌

观面部五色歌

审虎口三关法

三关脉纹主病歌

手指脉纹八段锦

虎口三关脉纹图

小儿死候歌

八段锦歌

辨虎口纹十三形

心鉴按眉端法

审小儿六症

面部形色诸证之图

玉枕穴之图

肢节见于面部之图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

经证考

足太阳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闻诊

听音论

声审阴阳清浊新久

失守变动五脏之应

六腑之应

声审寒热虚实

脏诊

诊内外

诊诸痛

诊坏症

诊诸风

诊神志

诊形体上下诸证

诊息

问诊

人品起居

嗜欲苦乐

十问篇

卷之四

切诊

原脉体用

脉取寸口之义

释寸口气口脉口

析寸关尺

三部九候

附十二经动脉

六部脏腑分属定位

存疑

下指法

下指有轻重

诊视大法

七诊

脉审上下来去

推求上下内外察病法

因形气以定诊

脉审阴阳顺逆

脉有五逆

四塞脉

脉贵有神

脉贵有根

脉无根有二说

浮中沉候五脏说

脉以胃气为本

五脏平脉

频率

脉逆四时

五脏平病死脉

脉有溢覆关格

脉有伏匿

禀赋脉

肥人脉沉瘦人脉浮

反关脉

反诊脉

南北政司天在泉不应之诊

不应有尺寸反左右交

外感辨风寒风热凭证略脉说

脉有五邪

诊新病久病脉法

卷之五

切诊

病分新久易治难治不治

脉无胃气

无脉

祟脉

痰症似祟脉

怪脉

真脏脉

阴阳绝脉

行尸内虚脉

脉证不相应从脉从证论

方宜脉

脉分男女

脉以左右分阴阳气血说

假阴假阳脉

奇经八脉

《内经》脉决死期

仲景脉法

仲景辨脉体状

残贼脉

厥脉

损至脉法

妇人妊娠诊分男女脉法

预辨男女阴阳算法诀

卷之六

切诊二十九道脉析脉体象主病

提纲挈领说

脉分纲目说

浮(阳)

沉(阴)

迟(阴)

数(阳)

滑(阳中之阴)

涩(阴)

虚(阴)

实(阳)

长(阳)

短(阴)

洪(阳)

微(阴)

卷之七

切诊

细(阴)

濡(阴,即软字)

弱(阴)

紧(阴中之阳)

缓(阴)

弦(阳中之阴)

芤(阳中阴)

革(阴)

牢(阴中之阳)

伏(阴)

动(阳)

促(阳)

结(阴)

代(阴)

疾(阳)

散(阴)

清(《诊宗三昧》补)

卷之八

切诊

病脉宜忌

运气要略

六气之脉应节候之诊

五运六气图论

总论

平运总图

每年司天在泉正化对化之图

每年主气客气之图

子午岁气热化之图

丑未岁气湿化之图

寅申岁气火化之图

卯酉岁气燥化之图

辰戌岁气寒化之图

巳亥岁气风化之图

每年交六气时节日图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九宫分野总图

九宫八风图

运气十一法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生旺可推运气盛衰章

柯序

乌程林子宪百,着《四诊抉微》成,邮寄问序于余。余不知医,何以序林子之书为?虽然,余固不知医,余窃久知林子之志于医。盖林子为余桐岗徐夫子之族甥,昔年侍侧,夫子每向余啧啧道林子之医。少即专精笃嗜,博极群书,寒暑不辍,且遨游四方,遇岐黄宿硕名酬报,贵贱贫富,惟一体视。每遇疾病危急之家,诸医盈座,唯相向束手无策,或且唯唯诺诺,随人可否,林子独凭几出定见制方,病者立起死回生。以故夫子视学中州,日延林子至署,一时当路公卿,争聘无虚日,艺术之神,吾里士大夫迄今能道之。噫,林子之医,其学业彰彰若是。其所著述,不即可决其信今而传后哉。故不敢以不知医辞,而为之序。

固始柯乔年拜手题

自序

夫诣泰华者,非济胜之具,不能以登其巅。涉江汉者,非舟楫之用,未足以达其源。是以师旷不废律吕以作乐,般 难舍绳墨以在宗匠亦必借资于物,而成其工巧。技艺之士,又岂能舍规矩而成方圆者哉?余尝游于艺,因维医之为道,先哲往往比类于盐梅,此无他,以其调燮之功,与操鼎鼐者埒耳,上古有熊御极,咨询六臣,阐微穷奥,首重于诊;谆谆三复,亦以其审阴阳,察虚实,视表里,莫不由于此也。如临河问津,舍梁筏又乌能飞渡耶?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自典午氏以后,作述家专以脉称而略望闻问,后人因置而不讲,大违圣人合色脉之旨矣。殊不知望为四诊最上乘工夫,果能抉其精髓,亦不难通乎神明,闻问亦然,终是缺一不可。譬如人之行立坐卧,何者可废耶?余因不揣固陋,翻绎往籍,搜剔先圣之微言,造诣期登于神圣,钩致往哲之精华,指趋希抵于工巧,取义理之精确而有据、明白易晓者,汇而成帙,间附一得之愚,颜之曰《四诊抉微》。出以问世,使后之习是业者,有所凭借,庶足以操司命之权,而拯斯世之诸疾苦,或未必无小补云尔。

雍正元年嘉平月苕东逸老林之翰书于玉映堂中

凡例

一、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后贤集四诊者,皆首列切诊,而殿望闻问于后,简略而不能明辨,使后学视为缓务,置而不讲久矣。今余辑是编,先集经文,继附先哲之神髓,复分部而详之,于望遵《素》《难》之次序,用望为四诊之冠,欲学人,知所重而深求其义,则超上乘而进乎技,又何难哉?一、望诊在儿科尤为切要。口不能言,古称哑科,以其无从发问,而穷诘病因,惟赖望色察纹以验证,实难事也。临证之际,啼号躁扰,亦难聆音声之清浊长短,以究病情;至于切脉,更为难言。从古相沿,小儿半岁之际,《心鉴》有按眉端之法,兼辨脉纹以断病;三岁以下,始以脉诊焉,然亦不过以一指按高骨,分其三部,定其息数而已,外此无可凭借。至前人有谓小儿肌肤嫩薄,浮络易以呈形,以察虎口三关,为非是。必如其说,使业儿科者,何从下手而活幼乎?钱仲阳曰,小儿若凭寸口之浮沉,必横亡于孩子,盖亦有见。余因搜采小儿望诊而详其说,使来裔有所依倚而为之范,则非蛇足也。

一、听声审音,可察盛衰存亡,并可征中外情志之感。《乐记》云:其声 以杀者,哀心之感;其声 以缓者,乐心之感;其声发以散者,喜心中,而声应于外者,有若桴鼓之捷也。顾声音之道理亦渊深,义复宏邃,讵可不讲之有素乎,见先哲次于望而名之曰圣,洵非虚称,攻是业者,不可视为细务而忽略之,若能深自体察,则心领神会,超凡入圣之基,阶于此矣。( ,音焦。杀,音帅,言音之燥清而低怯。注云: 则竭而无泽,杀则减而不降可见矣。 ,音阐,宽绰之音又纾缓也。)

一、问为审察病机之关键。病家皆讳疾忌医,而不告医者,避嫌耻问而缄默,均失之矣。

苏长公云:吾有病悉以告医者,不以困医为事,旨哉言乎。若不问则无以悉病之因,多问则病者生烦而取厌。即有能问者,而所问皆泛,亦与不问者等耳。近代惟张景岳先生着《十问篇》,详略得中,纲举目张,有体用兼该之妙,可为后学之程序。余喜其切要,故录其全篇。学者果能熟玩而深思,则病之阴阳表里虚实,朗然炳照,已思过半矣。

一、切诊前人往往编成歌,以括其要,无非便初学之诵读,由浅入深也。诸家歌诀,未惬人意,惟李濒湖脉学,包括义理,可称美善,固为诸家之翘楚。余因取以弁之首,重抉往哲之精微,次第递附,前后互印,相得益彰。由是而深造,则何难登轩岐之堂奥,而入四氏之室哉?一、卷中多采取四言诀附入,亦便初学之记诵使然也。

一、管窥附余于后者,以一己之臆见,或理有未当,欲质正于时贤,故不敢混厕先哲之嘉言,恐遗 乱玉之讥,以取戾也。

卷之一

望诊

察形气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形盛气盛,形虚气虚),谓之可治;色泽以浮(明也),谓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形盛气虚,气盛形虚);色夭(晦恶也)不泽(枯焦也),谓之难已。

《素问?三部九候》云: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灵枢经》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盛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皆邪,调其虚实。

慎庵按:邪盛正虚,当泻其邪,以扶正气。治若轻缓,迁延时日,使病邪日炽,真元日削,病必不治。今人多犯此。经文下一急字,最有关系,读者须着眼,毋轻看过。

东垣曰:病来潮作之时,精神增添者,是为病气有余;若精神困乏,是为病气不足。不问形气有余不足,只取病气有余不足也。夫形气者,形盛为有余,消瘦为不足。察口鼻中气,劳役如故,为气有余;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为不足,当泻当补,全不在此,只在病势潮作之时。精神困弱,语言无力,懒语者急补之。

慎庵按:东垣言虽如此,然予尝见伤寒热病,热甚者,则热伤气,亦必精神困倦,语言无力,问之不答,此大实有羸状也,然必有大实热之脉证呈见,方是实证。东垣所云,亦必有虚寒之证脉可参。故审形气,又当以脉证合观,方得真实病情也。

凡人之大体为形,形之所充者气。形胜气者夭(肥白气不充),气胜形者寿(修长黑色有神)。

肥人多中风,以形浓气虚,难以周流,而多郁滞生痰,痰壅气塞成火而多暴厥也。

瘦人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劳嗽。

形体充大,而皮肤宽缓者寿;形体充大,而皮肤紧急者夭。

形涩而脉滑,形大脉小,形小脉大,形长脉短,形短脉长,形滑脉涩,肥人脉细小,轻虚如丝;羸人脉躁,俱凶。

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肥者能寒不能热,瘦者能热不能寒。(能读耐。)

美髯而长至胸,阳明血气盈。髯少血气弱不足则无髯。美髯者,太阳多血。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行迟者,痹也。或表强,或腰脚痛,或麻木风疾。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内经》云:阳引而上,阴引而下,则欠;阴阳相引,故曰无病,病亦即愈。

慎庵按:此只可指初病轻浅者言,若久病虚脱,呼欠连绵不已者,最为危候。服药后欠渐止者生,进者死,不可与此同日语也。

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

掌中寒者,腹中寒;掌中热者,阴不足,虚火盛。

诊时病患叉手扪心,闭目不言,必心虚怔忡。

《经》云:仓廪不藏者,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眼胞肿,十指头微肿者,必久咳。

察神气存亡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脉言之,则脉贵有神。脉法曰:脉中有力,即为有神。夫有力者,非强健之谓,谓中和之力也。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此方是脉中之神。若其不及,即微弱脱绝之无力也,若其太过,即弦强真脏之有力也,二者均属无神,皆危兆也。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采,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羸色HT急异常,泄泻不已;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无病而虚空见鬼;或病胀满,而补泻皆不可施;或病寒热,而温凉皆不可用;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再以治法言之,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须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吐汗下,以逐其邪。若邪气胜,胃气竭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化,虽有神丹,其将奈之何哉?所以有用寒不寒,用热不热者,有发其汗而表不应,行其滞而里不应者,有虚不受补,实不可攻者,有药食不能下咽,或下咽即呕者。若此者,呼之不应,遣之不动,此以脏气元神尽去,无可得而使也。是又在脉证之外,亦死无疑者。虽然脉证之神,若尽乎此。然有脉重证轻,而知其可生者;有脉轻证重,而知其必死者,此取证不取脉也。有证重脉轻,而必其可生者;有证轻脉重而谓其必死者,此取脉不取证也。取舍疑似之间,自有一种玄妙也。

(《传忠录》。)

察五色

《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灵枢?五色篇》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浊气方升,而色日增,日增者病日重);其色下行如云撤散者,病方已(气散而色渐退,渐退者,病将已)。五色各有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浅深;察其泽夭,以知成败;察其抟散,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粗,显也。抟音团,聚也。)

合色脉诊病新久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张路玉曰:凡暴感客邪之症,不妨昏浊壅滞。病久气虚,祗宜瘦削清 。若病邪方锐,而清白少神,虚羸久困,而妩媚鲜泽,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惟黄色见于面目,而不至索泽者,皆为向愈之候。

色脉之阴阳,阳舒而阴惨也。色清而明,病在阳分;色浊而暗,病在阴分。

张三锡曰: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彰于明堂。而脏腑有偏胜盈虚,若色若脉,亦必随而应之,但当求其有神,虽困无害,神者色中光泽明亮是也。脉有胃气,同一理也。

丹溪曰: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症虽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夫色脉与尺脉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其色见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察五官

《灵枢?五阅五使篇》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故肺病喘息鼻张,肝病者 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部分内应五脏四言诀

(此即《五色篇》经文汇辨,编为歌诀五脏六腑,各有部分:额主阙庭,上属咽喉,阙循鼻端,五脏之应。内 挟鼻,下至承浆,属于六腑,表里各别。自颧下颊,肩背所主,手之部分。牙车下颐,属股膝胫,部分在足,脏腑色见,一一可征。庭者首面,阙上咽喉,阙中者肺,下极为心;直下者肝,肝左为胆,肝下属脾,方上者胃,中央大肠。挟大肠者,北方之肾,当肾者脐,面主以上,则为小肠。面主以下,膀胱子处,更有枝节,还须详察。颧应乎肩,颧后为臂,臂下者手。

目内 上,属于膺乳,挟绳(颊之外曰绳)而上,为应乎背。循牙车下,为股之应。中央者膝,膝下为胫,当胫下者,应在于足。巨分者股(口旁大纹处为巨分),巨屈(颊下曲骨)膝膑(膝盖骨也)。部分精,须合色脉。五色外见,为气之华。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白则当皮,赤则当脉,青则当筋,黄则当肉,黑则当骨。五脏之色,皆须端满,如有别乡,非时之过。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左右如法。

凡邪随色见,各有所向,而尖锐之处,即其乘处,所进之方。故上锐者,以首面正气之空虚,而邪即乘之上向也。左右上下,皆同此法。

朱丹溪曰:容色所见,左右上下,各有其部。脉息所动,寸关尺皆有其位。左颊者,肝之部,以合左手关位;肝胆之分,应于风木,为初之气。额为心之部,以合于左手寸口;心与小肠之分,应于君火,为二之气。鼻为脾之部,合于右手关脉;脾胃之分,应于湿土,为四之气。右颊者,肺之部,合于右手寸口;肺与大肠之分,应于燥金,为五之气。颐为肾之部,以门三焦之分也。若夫阴阳五行,相生相胜之理,当以合之色脉而推之也。

按:此所言部分,与《灵枢》微异。然今人论部,皆从此,故备之。

五色见于面审生死诀

《脉要精微论》曰: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脏生成篇》曰: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深青杨赤色);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慎庵按:缟,素绢也。裹以朱红绀黄紫之色于内,其光泽浅润辉映于外,犹面之气色,由肌肉内而透见于外,有神气之荣泽,故为平也。总之审视面色之大法,喜鲜明润泽,而恶暗晦沉滞枯涩不明也。

又曰: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又曰:五脏之气色,见青如草滋者死,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谓其枯涩无神气也)。

潘硕甫曰: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如青黄赤白黑者,色也;如鹅羽苍璧翠羽鸡冠等类,或有鲜明外露,或有光润内含者,气也。气至而后色彰,故曰欲曰生。若如赭盐黄土漆枳实等类,或晦暗不泽,或悴槁不荣,败色已呈,气于何有?故曰不欲且曰死。由此观之,则色与气,不可须臾离也。然而外露者,不如内含,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亦犹脉之弦钩毛石,欲其微,不欲其甚。如《经》云:以缟裹者,正取五色之微见,方是五脏之外荣,否则过于彰露,与弦钩毛石之独见而无胃气,名曰真脏者,何以异乎?

五色兼见面部诀

风则面青,燥则面枯,火则面赤,湿则面黄,寒则面黑,虚则面白。面黑阴寒,面赤阳热。青黑兼见,为风为寒为痛相值;黄白兼见,为虚为气,再者为湿;青白兼见,为虚为风为痛三者。

五色外见面部审虚实生死诀

《灵枢经》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统属诸阳。

《中藏经》曰:胃热则面赤如醉人。

慎庵按:此乃足阳明胃经实热之证,方有此候。然有在经、在腑之分。外候再见身蒸热,汗大泄,口大渴,鼻燥唇干,齿无津液,脉必洪大而长,或浮缓,或浮洪而数,此在经热邪,当用白虎汤治之。若面热而赤甚,短气,腹满而喘,潮热,手足 然汗出浮而反沉实,或沉数,此热结在中,为阳明腑证,当下之,看热邪浅深,三承气汤选用可也。然胃中虚热,面亦发赤,第赤与热甚微,或隐或见,不若前经腑之实热,常赤不减,并无外证之可察为异耳,即外有身热亦微,不若前实证之炎 也,脉浮濡而短弱,按之不鼓指,四君六君选用治之。凡一切杂证虚热面赤,亦必用此消明辨也。

寒郁面赤

《金匮直解》云:心主南方,属火而色赤。赤而为热,人所易知。有寒郁而赤者,《经》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面赤,治以热剂。

《伤寒论》云: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

慎庵按:此乃感寒邪重,初郁在表,而先见面赤,按之必冷,以寒邪外束,卫阳亦郁,未能即热故也。久之从阳而化,身热面亦热矣。有如隆冬冲风而行,面如刀划,初入室时,按其而冷似冰,此即阳为寒郁之征也,稍定阳和一转,面反发热,同一理也。当此际,须静候缓治,勿妄投剂。始郁面赤,身未热时,宜细审脉证,勿误作虚治。然亦不难辨也。虚证面赤,必久病方见,不若实证一起便见也。当以麻黄汤发之。若发汗不彻而躁烦,桂枝加葛根。

上热下寒,面赤而光;下热上寒,面赤而郁(晦滞也)。

慎庵按:《医通》云:热发于上,阳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下,阴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阳中之阴子豉汤,吐以升之,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阴乘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桂苓丸,利以导之,阳气上争,得汗者生。若杂证上热下寒,既济汤;兼大便秘,既济解毒汤;火不归源,八味丸;上寒下热,五苓散送滋肾丸;虚阳下陷者,加减八味丸。

里寒外热,面戴阳。

陶节庵曰:有患身热,头疼全无,不烦,便作燥闷,面赤,饮水不得入口,庸医不识,呼为热证,而用凉药,误死者多矣。殊不知元气虚弱,是无根虚火泛上,名曰戴阳症,以益元汤治之(益元汤中用黄连、知母,尚有可商)。

慎庵按:有一等禀赋阴虚,兼之酒色过度,平居或遇微劳,或行走急速,或饮食过热,面即发赤戴阳。戴阳者,谓阳气寒黄建中东加丹皮,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参苏饮等方,审证轻重选用。先哲有云:虚人感冒不任发散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治之无误。予常用逍遥散以代之,累效。此辅正驱邪之正法,前人言养正邪自除,正指此等证候而言,未可概执此言,以泛治他证也。再按:以上数方内,皆用 、朮,然宜生用,不必制炒。或问其义何居?曰:观诸家本草, 、朮皆云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不知者,以为既能止,又何能发?殊不知生宣熟补,此用药之准则,又何疑焉。《经》云:辛甘发散为阳。二药味兼辛甘,生用亦能助阳升散,然终是甘胜于辛,其力以解肤腠之虚邪。邪随药散,正亦无伤,岂不两得。若专用发表之剂,罔顾元气之虚,邪气虽去表,自有三阳表证可察,随经用药解散,不必顾虑其虚,又未可与此例同日而语也。因论前方用药之义,故附见于此,并质宇内高贤。《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左颊先赤;肺热病,右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肾热病者,两颐先赤。陈月坡曰:环目鼻而青,而两颊微红者,外畏寒内有热,筋骨酸疼也,肌肉之内,火邪抽掣而疼也。

又曰:炎暑令行,浓被盖卧,而微红汗出,口不渴者,虚寒为本,而热为假象也。

张路玉曰: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赤而 坚,营血之充;微赤而鲜,气盛有火;赤而索泽,血虚火旺。赤为火炎之色,祗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之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

又曰:面赤多热,而有表里虚实之殊。午

《脉鉴》云:两颧时赤,虚火上炎,骨蒸劳瘵,鬼疰传尸,阴火炎颊,赤如桃花,名桃花疰。

此条劳瘵证中,方有此候,证在不治。

乔岳云:心经绝者,虚阳上发,面赤如脂,不久居也。

王叔和云:面赤如妆不久居,脂与妆同一训义,久病虚劳将坏之候,不治。与上戴阳症不同,戴阳面赤犹可治也。

《经》云:赤见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将卒死。(此指暴病者而言。)

肺病见赤,心火刑金,证为难治。

准头印堂,有赤气,枯夭者死,明润者生。

赤而黄,赤而青,为相生则吉;赤而黑,为相克则凶。

补遗

(见《脉鉴》。)

颧上赤青唇带白,中风之疾恐难释。

赤虫游于目窠下,妇人产内定遭刑。(孕妇目下赤色似虫形,必患产难。)

年寿眼堂横绛气,须知疝气与肠疼。

兰台庭畔有红丝,定是遗精白浊人。

孕妇准头若发火,产中之厄必难逃。

妊娠沟洫常青色,双生之喜可预决。

青色主病吉凶诀

肝王东方,属木色青。风寒与痛,三者主病。怒亦色青,惊色相同。青而黑者,青色兼红,相生则喜;青而枯白,相克则凶。如脾病见青色,为木来克土,难治。

青为克贼之色,诸病皆忌单见,脾土部分,尤忌单见,其证必凶。

《脉经》曰:病患及健人,面忽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一曰肝肾绝也

黄色主病吉凶诀

脾王中央,属土而色黄。黄为湿为热为虚,而有明暗之分。挟热则色鲜明,挟则色昏滞,女劳酒疸,则色昏黑。张路玉曰:黄属脾胃,若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本虚也;黄而色暗,津液久耗也。其虚实寒热之机,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

张三锡曰:黄白无泽,脾肺气虚;淡黄脾胃伤,四肢痿弱腹胀。

准头、印堂、年寿,有黄气明润者,病退,及目睑黄,皆为欲愈。若黄而白,黄而红,相生则吉;若黄而青,相克则凶。长夏见黄则吉,若黄青则凶也。

《脉经》曰:病患面无精光若土色,不受饮食者,四日死。

陈月坡曰:面色黄者,此久病也。面黄唇白,病必虚泻,面黄唇红,脾之火也;面黄能食,病久内热;黄白而肿,食少虚极;天庭黄赤,上焦之热。

慎庵按:前人云:黄色枯燥而夭,其症必死。此专指杂症久病者而言。若伤寒温热病愈后,因火热烁阴,燥火发黄,色亦枯涩,治以凉润,因而得愈者多矣,又未可遽断以为死也。

白色主病吉凶诀

肺王西方,属金而色白。白为虚为寒,有悲愁不乐,则色白;有脱血夺气脱津液张路玉曰: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软,气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脉,气不能统血也。若兼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矣。白为气虚之象,纵有火色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之理。

面白少神,手足冷者,虚泻胃弱。面色青白,寒胜兼虚,服药渐红,寒邪渐去,而变热也。面将则为吉。白而兼黄,相生亦吉;白而兼赤,相克则凶也。

黑色主病吉凶诀

肾王北方,属水色黑。《经》云:肾病面黑如柴。究其主病,为寒、为痛,恐惧与寒也。冬月面惨,伤寒已至。紫浊时病,面色黑惨,带紫色者,邪气方甚,寒多热少,夜不挟虚者,合脉与证,细为详别。面色黑滞,服药渐光,病邪已退,将欲愈也。危恶之候,亦须明白:少阴终者,其面必黑;太阴终者,皮毛及面,亦皆焦黑。黑色出庭,大如拇指,不病卒死。病患黑色,出于天中,下至年上,并及颧上,见则主死。《脉经》有云:病患首部,耳目鼻口,有黑气起,入于口者,为入门户,其病主死。准头、年寿、印堂三处,黑色枯夭,其病主死。心病见黑,亦主死也。大抵黑色见面多凶,凶则主死;黄色见面,多吉不死。

戴同甫曰:按明堂察色,入门户为凶。所谓门户者,阙庭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若有气色入者,皆死。白色见冲眉上,肺有病,入阙庭夏死;黄色见鼻上,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青色见人中,肝有病,入目者,秋死;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入耳者,六日死;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盖五脏五色,各入本脏门户,至被克之

《脉经》云:病患卒肿,其面苍黑者死。

张路玉曰:苍黑属肝与肾。苍而理粗,筋骨劳 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阴火内戕也。苍黑为下焦气旺,邹丹源曰:凡人病见青黑诸色者,多凶,惟黄为吉。王注云:黄为胃气,故面黄者不死,然亦必黄而有神,乃可。若久病枯黄,宁有生乎?

面目五色杂见生死诀

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

凡此色脉之不死者,皆兼面黄,盖五行于土为本,而胃气之犹在也,故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此脉色之皆死也,以无黄色。若无黄色,则胃气已竭,故死。

《脉经》云:病患面青目黄,五日死。又云:病患面黄目青者,九日死。是为乱经,饮酒当风,邪入肾经,胆气泄,目则为青,虽有天救,不可复生。

喻嘉言曰:《内经》举面目为望色之要,盖以为中央上色。病患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者,则吉;面目无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者,则凶。虽目色之黄,湿深热炽,要未可论于死生之际也。

慎庵按:《脉经》二条,与经文相左,岂经文专指暴病者言,抑《脉经》责在久病

妇人女子活法全在望形察色论

张路玉曰:妇女深居闺阁,密护屏帏,不能望见颜色,但须验其手腕之色泽、苍白肥瘠,已见一班。至若肌之滑涩、理之疏密、肉之坚软、筋之粗细、骨之大小、爪之刚柔、指之肥瘦、掌之浓薄、尺之寒热,及乎动静之安危,气息之微盛,更合之以脉,参之以证,则血气之虚实,情性之刚柔,形体之劳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顺逆,皆了然心目矣。

又曰:肌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以征肾之勇怯,爪以征胆液之淳清,指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以征脏气之丰歉,尺以征表里之阴阳。

《脉鉴》云:色与脉,犹须分别生克。色脉相克者凶,色脉相生者吉。然犹有要焉,色克脉者,其死速;脉克色者,其死迟;色生脉者,其愈速;脉生色者,其愈迟。

察目部

《五法》云:目者至阴也,五脏精华之所系,热则昏暗,水足则明察秋毫。如常而然者,邪未传里也;若赤若黄,邪已入里矣;若昏暗不明,邪热乃在里烧灼,肾水枯涸,故目无精华,不能朗照,急用大承气汤下之,盖寒则目清,未有寒甚而目不见者也,是以曰急下。凡开目欲见人者阳症也,闭目不欲见人者阴症也,目瞑者,将衄血也。(《经》云:阳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也)。白睛黄者,将发黄也;至于目反上视,瞪目直视,及眼胞忽然陷下者,为五脏已绝之症,不治。

慎庵按:《内经》云:目内陷者死。乔岳曰:肺主眼胞,肺绝则眼胞陷。总之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陷,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脱,又何必专指于肺耶?再按:闭目不欲阴也。《经》云:阳明是动,病至则恶人与火,欲独闭户牖而处是也。予尝阅历,二者皆应,临诊之际,必审察脉症,详辨虚实,庶无遁情,故不拘伤寒杂症,凡见直视、上视、斜视、眼如盲、眼小、目瞪等候,皆系五脏内败,阴阳绝竭,而征于外者,必死,不可轻许以治也。

少,则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故见明则怯也。

目不红不肿,但沙涩昏痛,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有湿热,秋时多有此患,俗谓之稻芒赤目,亦曰赤眼。通用桑白皮散、玄参丸、泻肺汤、大黄丸。

《灵枢》曰: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诊视也,赤脉赤筋也。)

乔岳曰:肝绝,则目涩欲睡。

张子和曰: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

又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脉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

《脉经》云:病患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泣出如水不止。

王海藏曰: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地黄、天冬、山萸。

能近视,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人参,茯神,远志。

又能晓视,不能晚视,日出则明,日入则暗(俗名鸡盲),此元阳不足,而胃气不升也,宜大补而升举其阳。旧方只用地肤苍朮之属,恐无益也。

凡无故而忽有此三病者,多丧明,不可轻也。

目病有恶毒者,为瘀血贯眼,初起不过赤肿,渐则紫胀,白珠皆变成血,黑珠深陷而隐小,此必于初起时,急针内脾、迎香、上星、太阳诸穴,以开导之;内服宣明丸、分珠丸、通血丸,迟必失明矣。

又有瞳神内,不见黑莹,但见一点鲜红或紫浊者,此为血贯瞳神,不但目不可治,恐其人亦不久也;又有白轮自平,而青轮忽泛起突出者,此木邪郁滞,随火胀起也,泻火必先伐木。

又有白轮连黑珠一齐突出者,或凝定不动,或渐出脱落,此风毒也,急于迎香上星等处针之,失治必死。然予亦见有两目俱脱而不死者。

目有无故忽失明,此为气脱,非佳兆也。大剂参、 主之。然《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是又未可专恃参、 也。然又有不同者,丹溪治一男子,忽目盲,其脉涩,谓有死血在胃以四物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末,数服愈。

又一男子,忽目盲不见物,脉缓大,四至之上,重按则散而无力,此为受湿。用白朮为君,黄 、茯苓、陈皮为臣,稍佐以附子,十余剂愈。人能察其脉,而辨其因,斯上工矣。

病在脾;黑,病在肾。黄而难名,病在胸中;白睛黄淡,肺伤泄痢;黄而且浊,或如烟熏,湿甚黄胆;黄如橘明,则为热多;黄兼青紫,脉来必芤,血瘀胸中。眼黑颊赤,乃系热痰,眼胞上下,有如烟煤,亦为痰病;眼黑步艰,呻吟不已,痰已入骨,遍体 疼;眼黑而黄,四肢痿痹,聚沫风痰,随在皆有。目黄大烦,脉大病进;目黄心烦,脉和病愈。目睛晕黄,衄则未止;目睛黄者,酒疸已成。(故先哲云:目睛黄,非疸即衄,目黄而头汗,将欲发黄)。黄白及面,眼胞上下,皆觉肿者,指为谷疸,心下必胀。明堂眼下,青色多欲,精神劳伤,不尔未睡,目无精光,齿黑者,瘰 。血脉贯瞳者,凶。一脉一岁,死期已终。目间青脉,胆滞掣痛。瞳子高硕,太阳不足。病患面目,俱等无 ,眼下青色,伤寒挟阴,目正圆者,太阳经绝, 病不治。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溺难,鲜明留饮(鲜明者,俗名水汪汪也,俱指白珠)。目睛皆钝,不能了了,鼻呼不出,吸而不入,气促而冷,则为阴病;目睛了了,呼吸出入,能往能来,息长而热,则为阳病。

《素问?评热论》云: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灵枢?水胀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内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目窠,目之下胞。)

《脉鉴》云:青若针横于目下(青色如针),赤连耳目死须知,目下五色玄珠曰:上下睑肿者,脾气热也。一曰脾之候在睑,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

又曰:脾虚则睑肿。

朱丹溪曰:阳明经有风热,则为烂眼眶。(睑音检,俗呼为眼胞,又名眼眶。霍乱大吐泻后,目陷,上下两睑,青如磕伤,此土败木贼,不治

察鼻部

《五法》云:若伤寒鼻孔干燥者,乃邪热入于阳明肌肉之中,久之,必将衄血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者,阳毒热深也。鼻孔出冷气,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鼻息鼾睡者,风温也。鼻塞浊涕者,风热也。若病中见鼻煽张,为肺绝不治。一云:鼻孔扇张为肺风。

慎庵按:鼻扇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为肺绝也。若初病即鼻扇,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实热居多;若久病鼻扇喘汗,是为肺绝不治。

《经络全书》云:其在小儿,面部谓之明堂。

《灵枢经》曰:脉见于气口,色见于明堂。明也。明堂广大者寿,小者殆,况加疾哉?按:此语即相家贵隆准之说,然须视其面部何如耳。尝见明堂虽小,与面部相称者,寿可八十,不可执一论也。

病患鼻头明,山根亮,目 黄,起色。

鼻头微黑,为有水气。色见黄者,胸上有寒;色白亡血;微赤非时,见之者死。鼻头色黄,小便必难(鼻头黄者,又主胸中有寒,寒则水谷不进,故主小便难也。);余处无恙,鼻尖青黄,其人必淋;鼻青腹痛,舌冷者死。鼻孔忽仰,可决短期。鼻色枯槁,死亡将及;鼻冷连颐,十无一生。(鼻者属土,而为肺气之所出入,肺胃之神机乔岳曰:肺绝则无涕,鼻孔黑燥,肝逆乘之而色青。鼻塞涕流清者,邪未解也。痰清涕清,寒未去也。痰胶鼻塞,火之来也。

喻嘉言曰:仲景出精微一法,其要在中央鼻准,毋亦以鼻准,在天为镇星,在地为中岳,木水火,四脏病气,必归于中土耶。其谓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此一语,独刊千古。

盖厥阴肝木之青色,挟肾水之寒威,上征于鼻,下征于腹,是为暴病,顷之,亡阳而死矣。

谓设微赤非时者死,火之色归于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时而有其气,则火非生土之火,乃克金之火,又主脏燥而死矣。

察唇部

赤肿为热,青黑为阴寒,鲜红为阴虚火旺,淡白为血虚。

《五法》云:唇者,肌肉之本,脾之华也。故视其唇之色泽,可以知病之浅深。干而焦者,为在肌肉;焦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赤肿者,肌肉热甚也;唇口俱青黑者,冷极也。

《灵枢》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故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白而肿。

又曰:唇舌者,肌肉之本。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又曰:足阳明所生病者,口 唇疹。

又曰:阳明气至,则啮唇。

《中藏经》曰:胃中热,则唇黑。唇色紫者,胃气虚寒也。

《玄珠》曰:上下唇皆赤者,心热也。上唇赤下唇白者,肾虚而心火不降也。

钱仲阳曰:肺主唇白,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唇白当补脾肺,盖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荣,是名曰怯,故当补。若深红色,则当散肺虚热。

《脉鉴》云:久病唇红定难疗。

《脉经》曰:病患唇肿齿焦者死。

又曰:病患唇青,人中反,三日死。

《鉴》云:唇青体冷及遗尿,背向饮食四日死。

察口部

《五法》云:口燥咽干者,肾热也。口噤难言者,风痉也。若病重,见唇口卷,环口黧黑,口张气直,或如鱼口,不能复闭。若头摇不止,气出不返者,皆不治也。

《中藏经》曰:小肠实则热,热则口疮。

《素问》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口生疮而糜烂也)。凡病唇口疮者,邪之出也;凡疟久,环口生疮者,邪将解而火邪外散也。

《脉鉴》云:五色口边绕巡死,恶候相侵命必亡,产母口边有白色,近期七五日中间。又云:口角白干病将至。

察耳部

《经》云: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五法》云:耳者,肾之窍也。察耳之好恶,知肾之强弱。肾为人之根本,肾绝者,未有不死者色解之。若耳聋舌卷唇青,此属足厥阴,为难治也。

《脉鉴》云:命门(耳之下垂)枯黑骨中热,白肺黄脾紫肾殃。

卷之二

望诊

察舌部

《五法》云:舌者,心之窍也。脏腑有病,必见之于舌。若津液如常,此邪在表,而未传里也。见白苔而滑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深入乎腑也。见黄苔而干燥者,胃腑热甚而熏灼也,当下之。见舌上黑刺裂破,及津液枯涸而干燥者,邪热已极,病势危甚,乃肾水克心也,急大下之,十可一生。至于舌上青黑,以手摸之,无芒刺而津润者,此直中寒证也,急投干姜、附子。误以为热,必危殆矣。是舌黑者,又不可概以热论也。

白胎舌

《舌鉴》云:伤寒,邪在皮毛。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再次白屑白,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舌乃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当赤色,今反见白色,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证。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虽证有烦躁,如脉浮紧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以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气,分轻重下之。白舌亦有死证,不可忽视也。

《正义》云:舌见白苔而滑者,此太阳少阳并病,如太阳未罢,可冲和汤,或香苏散、或桂枝汤;有懊 者,栀子豉汤。舌见白苔而干浓者,此太阳热病,过服寒药,或误饮冷水,抑遏其热而致也,先以姜桂彻其寒,而后以香苏散汗之。

舌见白苔而中微黄者,此太阳阳明合病也,如太阳未罢,双解散;如太阳已罢,选承气下之。

舌见白苔而外微黄者,必作泻,宜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舌见白苔而尖微有刺者,此少阳阳明也,表未罢者,柴葛汤;表已罢者,选承气下之。津润者生,干枯者死。

舌见白苔而满黑刺者,此三阳合病也,里未实,柴葛东加黄连;里已具,承气汤。津润者生,干枯者死。

舌见白苔而中有黑点者,此少阳阳明也,有表者,凉膈散合小柴胡汤;里已具,调胃承气汤;身有斑者,从斑治,化斑汤。

舌见白苔俱成细圈子者,曾见冬月伤寒呕恶,误服白虎汤,脉伏。

舌苔成圈如白豹纹,用正气散,加肉桂、丁香、炮姜,数服愈。

舌无白苔而冷滑,外证厥冷者,少阴也,四逆汤、或理中汤。

舌见白苔而腻滑者,痰也,二陈汤主之。

舌上白苔在左者,阳明也,人参白虎汤主之。

舌上白苔在右者,少阳也,小柴胡汤主之。

《舌鉴》云: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并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

《正义》云:舌上白苔,或左或右,而余见黄黑,外证下利,痛引小腹者,脏结也。热盛者,桂枝大黄汤下之;无热,真武汤,十救二三。

舌上白苔在尖者,少阳也,小柴胡汤主之。

舌苔根白而尖红者太阳少阳并病也,小柴胡加升麻。

舌白无苔而明淡,外证热者,胃虚也,补中益气汤主之。凡言苔者,有垢上浮是也,若无苔垢而色变,则为虚也。

慎庵按:《舌鉴》云:年高胃弱,虽有风寒,不能变热,或多服汤药,伤其胃气,所以淡白通明,似苔非苔也,宜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然于予观之,不止是也。此等舌,俗名镜面舌,生者多矣。

舌见白苔如煮熟之色,浓浓裹舌者,则饮冷之过也。脉不出者死,四逆汤救之。

《舌鉴》云:此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水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

《舌鉴》云:白苔如积粉,此舌乃瘟疫初犯膜原也,达原饮。见三阳表证,随经加柴胡、葛根、羌活;见里证,加大黄。

白苔尖根俱黑,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

白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上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如邪结在舌根,咽嗌不能言者,死证也。

白苔中见灰色两条,乃夹冷食舌也,七八日后,见此舌而有津者,可治,理中、四逆选用;无津者,不治。如干浓见里证者,下之,得泻后,次日灰色去者安。

黄胎舌

《舌鉴》云: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传至少阳经,亦无此舌,直至阳明,腑实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苔,当分轻重泻之。初则微黄,次则深黄,有火,甚则干黄、焦黄也。其证有大热大渴,便闭谵语,痞结自利,或因失汗发黄,或蓄血如狂,皆湿热太甚,小便不利所致。若目白如金,身黄如橘,宜茵陈蒿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等。如蓄血在上焦,犀死。大抵舌黄,证虽重,若脉长者,中土有气也,下之则安;如脉弦下利,舌苔黄中有黑色者,皆危证也。

《正义》云:舌苔淡黄者,此表邪将罢而入里也,双解散主之;表未罢者,小柴胡汤合天水散;表已罢,大柴胡汤下之。

舌中心见黄苔者,此太阳阳明也,必作烦渴呕吐之证。兼有表者,五苓合益元;表证已罢,调胃承气汤下之。

舌见黄苔而滑者,此身已发黄,茵陈栀子汤、茵陈五苓散。

舌见黄苔而涩者,此必初白苔而变黄,正阳阳明也,大承气汤下之。下后黄不退者死;身有黄者,茵陈大黄汤。

舌上黄苔在尖者,此太阳阳明也。表未罢者,双解散;表已罢者,调胃承气汤。其根红者为太阳,其根白者为少阳,其根黑者死候也。

舌上黄苔在根者,此邪传太阳也。身有黄者,茵陈大黄汤;身无黄者,凉膈散,加硝黄;其尖白者,桂枝大黄汤;小便涩者,五苓加六一及木通,姜汁服。

又曰:根黄尖白,表少里多,宜天水一凉膈二合服之;脉弦者,防风通圣散。

舌黄而上有膈瓣,邪毒深矣,急下之。或发黄,或结胸,或痞气,或蓄血,俱有之,各随证下之。

舌上黄苔,双垂夹见者,正阳阳明也,大承气汤。

舌见黄苔而中有斑者,此身有斑也,化斑汤。合解毒汤;无斑者,大承气汤主之;若见小黑点,是邪将入脏也,调胃承气汤下之,次进和解散,十救四五也。

舌见黄苔而中有刺者,此死候也。止宜调胃承气汤,二三下之。

慎庵曰:予阅历尝见有姜黄色舌苔,及淡松花色苔,皆津润而冷,是皆阳衰土败之征,必不可治。是又古人所未及言者,故补而录之。

黑胎舌

《舌鉴》云:舌见黑苔,最为危候。表证皆无此舌,如两感一二日间,见之必死。若白苔上中心渐渐黑者,是伤寒邪热传里之候;红舌上渐渐黑者,乃瘟疫传变,坏证将至也。

盖舌色本赤,今见黑者,乃水来克火,水极似火,火过炭黑之理。然有纯黑、有黑晕、有刺、有膈瓣、有瓣底红、瓣底黑者,大抵尖黑犹轻,根黑最重,如全黑者,总神丹亦难疗也。

《准绳》云:纯黑之舌,有火极似水者,凉膈散;有水来克火者,附子理中汤。此虽死候,然有附子理中而愈者二人,不可便谓百无一生而弃之也。余谓黑而涩,凉膈;黑而滑,附子理中,亦死中求活之法。或问火极而黑,何不用大承气汤?曰:病势已极,急攻必死,故反用凉膈,待阴稍生,阳稍缓,乃可攻也。

舌黑而满刺者,死候也,不治。

舌黑而中烂者,死候也,不治。(《正义》。)

舌根起黑苔者,此死候也,咽不结,可治,宜大承气汤。

《舌鉴》云:凡瓣底黑者,不可用药,虽无恶候,脉亦暴绝,必死不治。

刺底黑者,言刮去芒刺,底下肉色俱黑也。凡见此舌,不必辨其何经何脉,虽无恶候,必舌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虽无恶候怪脉,切勿用药。

满舌黑苔,干燥而生大刺,揉之触手而响,掘开刺底,红色者,心神尚在,虽火过极,下之可生,有肥盛多湿热人。感冒发热,痞胀闷乱,一见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后,以小陷胸汤调理。

舌见中黑,边白而滑,表里俱虚寒也。脉必微弱,证必畏寒,附子理中汤温之。夏月过食生冷,而见此舌,则大顺、冷香二汤选用。

两感一二日间,便见中黑边白浓苔者,虽用大羌活汤,恐无济矣。

《正义》云:五六日见之,大柴胡缓下之。

黄苔久而变黑,实热亢极之候,又未经服药,肆意饮食,而见脉伏,目闭口开,独语谵妄,医遇此证,必掘开舌苔,视瓣底红者,可用大承气汤下之。

舌边围黑,中有红晕者,乃邪热入于心胞之候,故有此色,宜凉膈合大承气汤下之。

舌苔中心黑浓而干,为热盛津枯之候,急用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以解之,此名中焙舌。

慎庵按:此舌宜用甘露饮加人参、黄连为妥,或生料人参固本丸,加牛膝、元参、知母、地骨皮。

舌中黑,无苔而燥,津液受伤,而虚火用事也,急宜生脉散。合附子理中主之。

伤寒八九日,过汗,津枯血燥,舌无苔而黑瘦,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硬满,神昏不得卧,草汤。

舌至干黑而短,厥阴而热极已深,或食填中脘,胀所致,用大剂大承气汤下之,可救十中一二。服后粪黄热退则生,粪黑热不止者死。

舌黑有津,边红,证见谵语者,必表证时不曾服药,不戒饮食,冷物结滞于胃也。虚人黄龙汤,或枳实理中加大黄,壮实者用备急丸,热下之。夏月中,多有此舌,以人参白虎汤主之。

慎庵按:此等舌,有大虚之候,宜合脉症,审慎而施也。

《正义》云:舌中心起黑苔者,此阳明瘟也,以大承气急下之。津滑者生,干涩者死。未伤饮食,可治;脉沉微者,难治;若黑色浅淡,尚有表证,双解散加解毒汤。

舌尖起黑苔者,此少阴瘟也,凉膈散、大柴胡选用;无下证者,竹叶石膏汤。

舌尖白二分,根黑一分,身痛恶寒,曾饮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

舌苔黑晕二重,而中心红者,阳明传厥阴,热入心胞也,大承气下之。

舌黑晕二条,而中灰色,乃热传少阴,解毒东加大黄。

舌无苔而中心淡黑,冷而滑者,少阴寒证也,四逆汤。

凡见黑舌,须问曾食酸物,及甜咸物否。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然润而不燥,刮之即退为异耳。此等舌,惟虚证津润能染,若内有实热,舌即生苔而燥,又何能染及耶?若欲验视舌苔燥润,临诊必先禁饮汤水,饮后恐难辨耳。

产后辨舌者,以心主血也。《经》云:少阴气绝,则血不行。故紫黑者,为血先死也。

凡舌起苔,须刮去,用薄荷汁、或韭汁拭之,再用生姜切平,擦之、拭之,即净而不复生吉;拭之不去,即去而复生者,必凶也。(慎庵按:黑舌苔,须分燥润,及刮之坚松,以定虚实为要法。)

《正义》云:凡伤寒五六日以外,舌上无苔,即宜于杂病求之。不可峻攻,而大下之。

视舌色虽有成见,亦必细察兼证,及脉之虚实,不尔,恐有毫厘千里之谬。

慎庵按:黑苔舌有水竭津枯一候,不宜凉药,宜重用壮水之剂。世多习而不察,率投苦寒,遗人大殃。殊不知脉虚数,或微细,胸腹无胀满,口多错语,舌虽焦黑干枯,肿而生刺,乃真水衰竭,水不制火使然,大禁凉剂,惟以大剂生料六味地黄汤饮之。虚寒者,苔黑而松,加桂附五味子,则焦黑刺肿,涣若冰释,此皆予所屡见,用前法屡效,亲信无疑,故敢附笔于此。后之学人,慎之毋忽。

灰色舌

《正义》云:灰色即黑苔之轻者也,与黑同治,兼有表者,双解散;下利者,解毒汤;内实者,承气汤。但少阴寒证,亦见灰色,见在一二日者,无苔而冷滑是也,四逆汤主之;下利者,理中汤。

《舌鉴》云:灰色舌,有阴阳之异。若直中阴经者,则实时舌便灰黑而无积苔。若热传三阴,必四五日表证罢,而苔变灰黑也,有在根、在尖、在中者,有浑舌俱灰黑者。大抵传经热证,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若直中三阴之灰黑无苔者,即当温经散寒。又有蓄血证,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亦有不狂不语,不知人事,面黑舌灰者,当分轻重以攻其血,切勿误与冷水,引领败血入心,而致不救也。

舌纯灰色无苔者,直中三阴而夹冷食也。脉必沉细而迟,不渴不烦者,附子理中四逆汤救之,次日舌变灰中有微黄色者生,如渐渐灰缩干黑者死。

灰色见于中央,而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热传厥阴之候,乌梅丸主之。

土邪胜水,而舌见灰黑纹裂,凉膈调胃,皆可下之,十中可救二三。下后渴不止,热不退者,不治。

舌根灰色而中红尖黄,乃肠胃燥热之证。若大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转屎气者下之;如温病热病,恶寒脉浮者,凉膈双解选用。

舌见灰黑色重晕,此瘟病热毒传三阴也。毒传内一次,舌即灰晕一层,毒盛故有重晕。最危层者,与此重晕不殊。灰黑舌中,又有干刺,而见咽干口燥喘满,乃邪热结于少阴,当下之,然必待其转矢气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难。

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邪热复之故,调胃承气汤下之。

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后,犹加饮食之故,虽证见耳聋胁痛,发热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大柴胡,或调胃承气加消导药,方可取效。

淡淡灰色,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此热邪传里,而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汤。

舌灰色而根黄,乃热传厥阴,而胃中复有停滞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气脱也。

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气逆上,非药可活。

红色舌

《正义》云:凡黄黑白者俱有苔,红紫但有色而无苔也。

舌见纯红者,此瘟疫将深之象也,谓之将瘟舌。用透顶清神散,吹鼻中取嚏,嚏即散义也。

舌中心见红者,此太阳症也,羌活汤汗之;有汗者,小柴胡加减。

舌尖倍红者,此太阳症也,羌活汤汗之;无表证者,五苓散。

舌红而中见紫斑者,将发斑也,玄参升麻汤;斑已见,化斑汤。

舌淡红而中见红赤点者,将发黄也,茵陈五苓散。

舌红而尖起紫泡者,此心经热毒也,黄连泻心汤或解毒汤,加玄参、薄荷,兼服天水散。无亦不治。

舌红而碎裂如人字纹者,此阳明传热于少阴心也,凉膈散主之;内实者,承气汤。

舌淡红而碎裂如川字纹者,外症神昏,自利,用导赤散,加黄连,再用生脉散,加黄连、枣仁。

舌红而有刺者,此内有停积饮食也,承气汤下之。刮其刺,得净者生,不净者死。

舌红而内有黑纹数条者,乃阴毒结于肝经。肝主筋,故舌见如筋丝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温舌红者,而有重舌,或左或右者,此毒入心包也,须刺之,出其恶血,服黄连泻心汤,表未解者,防风通圣散,更以冰片点之。

舌红而胀大满口者,此少阴阳明俱有热毒也,急刺之,去其恶血,以绿袍散吹之,须加冰片舌红而出血如衄,此热伤心胞也,犀角地黄汤或四生丸。(慎庵按:此证,犀角地黄合四生,再加川黄连、生蒲黄,更效捷。)

舌红而硬强失音者,死候也。有痰者,胆星、橘、半等主之;内实者,可下之。尝论伤寒不语,属下证多;杂证不语,同中风治,用黄 防风汤或人参汤,加竹沥,大抵多从痰治也。

舌红而碎烂如虫蚀者,少阴瘟毒也,小承气汤,二三下可愈。

舌红而吐弄者,此热在心脾也,安神汤主之。

舌红而痿软不能言者,此心脾虚极,或有痰也,死,不治。多加人参,可治。

舌红而战动难言者,此心脾虚也,汗多亡阳者有之,多加人参,可救。

舌红而干瘪者,虽能言,无恶候,亦必死,生脉散加减救之。

紫色舌

《正义》云:舌见纯紫色者,此酒毒也,有表者,升麻葛根汤。

舌见紫斑者,此酒毒也,身有斑者,黄连化斑汤,加葛根、青黛。

舌紫且肿浓者,此酒毒,而又饮冷,壅遏其热也。外证烦躁,四逆,先进以理中丸,彻其在上之寒,次以承气汤下之,微有脉者,可治。

舌紫而中心带白者,酒毒在太阳也,有表者,葛根升麻汤。

舌紫而中心带黄者,酒毒在少阳也,柴葛汤主之。黄苔浓者,已入阳明也,加大黄下之。

舌紫而中心带赤者,酒毒在阳明也,柴葛加大黄、芒硝。

舌淡红而中见紫黑筋数道者,此厥阴真寒症也,外见四逆者,四逆汤救之。脉沉面黑者,不治。

蓝色舌

舌见蓝色者,肺气已绝,肝木独盛,来侵土位也。微蓝者,肺气犹在,可生;深蓝者,必死。宜大补肺脾,而制肝木也。

《舌鉴》云:若稍见蓝纹,犹可用温胃健脾、调肝益肺之药治之。如纯蓝色者,虽无他证,必死。

霉酱色舌

《舌鉴》云:霉酱色苔者,乃黄兼黑色,为土邪传水证,必唇口干燥大渴,虽用下夺,鲜有得愈者。

《正义》云:舌生浓苔者,而如霉酱色者,此夹食伤寒也。色淡者,生;色浓者,死。下之,得通者,生;不得通者,死。

妊娠伤寒观面色舌色法

《正义》云:凡妊娠伤寒,必先固其胎,胎安病乃安。既察其脉,还审其色。

面以候母,舌以候子,色泽则安,色败则死。

《脉诀》云: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死定应难。唇舌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总教KT。面青舌赤沫出频,母死子活定知真。申氏曰:亦有面舌俱白而死者,其色不泽,其症多恶也。

妊娠伤寒,舌色太赤,胎虽不死,须防其堕,急宜清热安胎,外用井底泥敷脐下。勿以舌赤胎伤而忽之也。

如舌苔太重而黄焦,里症全具而宜下,以四物汤合大柴胡汤下之,或以小承气汤合四物,加木香、砂仁可也。芒硝在所必忌。

如真寒证,面白舌白而宜温,则四物合炮姜、桂枝、木香、砂仁、人参、白朮自可,取姜汁入酒饮之亦可,但附子在所必忌。

慎庵按:观舌为外诊要务,以其能辨虚实,别死生也。今见集四诊者,皆略而不载,亦系恨事。惟《脉理正义》载之,简要而详,予喜其先得我心之同然,故合《舌鉴》而

妊娠辨分男女外验有四

《原始》云:一、受孕后,身更轻快,更健壮,其性常喜,面色加红,是男胎也。因男性热倍于女,故胎能加母之热性,面发红色,更喜美好之饮食,若女胎则反是,因女之性冷故也。二、若胎是男,必四十日后,即兆运动,女则运动迟,必在三月后矣。三、胎是男,则左肢之行工,愈觉轻便,左之乳体,必先高硬。四、胎是男,用行亦便于左,若女则必便于右也。

女人受孕内外皆有征验者七

《原始》云:眼懒看,俗谓慈眼也,眼变为微黄,一也。月经既止,浓气上升,头有昏眩,二也。心常闷躁,三也。易生厌烦,因内浓之气昏,故不喜事物,四也。

体重懒行,五也。齿膝交疼,因胎火浓所致,六也。懒厌美好之物,反喜粗 之品,及咸酸辛辣之味,或,能吸母液以资养,则子宫既无余液之浓气,故不和嗜好之性自无矣。

验胎贵贱寿夭法

妇人怀胎,凡男抱母,女背母。或上或下,为夭胎,或左或右,为寿胎。贵者,胎动必匀,自无毒病;贱者,胎乱动,母常有病。寿者,母必泰安;夭者,母多疾苦。男胎,母气足,神常清;女胎,母气不足,神多乱。母声清,生福寿之男;母声浊,生孤苦之子。

虚里跳动

《素问》曰: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灵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遂,故宗气积于胸中,出干喉咙,以贯心膈而行呼吸焉。

《甲乙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之宗气也。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顾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动气,《经》何独言左乳下?盖指其动之甚者耳,非左动而右不动也,其动应手,脉宗气也。《素问》本无二义,马玄台因坊刻之误,而为应衣,应衣者,言病患肌肉瘦弱,其脉动甚,而应衣也,亦通。始读《素问》,则心窃疑之,至读《甲乙经》,而遂释然。

张介宾曰:虚里跳动,最为虚损病本,故凡患阴虚劳怯,则心下多有跳动,及惊悸者,人但知其心跳,而不知为虚里之动也。其动微者,病尚浅;动甚者,病则甚。凡患此者,常以纯甘壮水之剂,填补真阴,活者多矣。

诊血脉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见寒热。(血脉,即络脉,肌皮嫩薄者,视之可见。)《经》又曰: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杂见也)者,谓之寒热,臂多青脉,则曰脱血。(络中血脱,故不红而多青。)

诊毛发

发枯生穗,血少火盛。毛发堕落,卫疏有风;若还眉堕,风证难愈。头毛上逆,久病必凶。《经》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血枯,不荣如枯草,不柔顺,劲直,小儿疳病多此,亦主有虫,然此以既病为言,若无病而见此候,亦非吉兆。)

诊额

凡诊时,切左,则以右手抵其额;切右,则以左手抵其额,此眩晕也。

《脉经》曰:黑色出于额上发际下,直鼻脊两颧上者,主死在五日中。

诊日月角

《脉鉴》云:日角(在左眉上)主肝翠羽色,黑青伤冷及风寒月角(右眉上也)主胃四季看,胃气不和黄色见,黄兼赤色胃家热,紫色毒瓦斯积病缠。

胆胃(左右眉上)黑色春目疾,四季发青木旺刑。

诊眉

眉中色见青赤黑,远候还须半年期,近看三五七日内,忽然暴死更无疑,若然白色连眉目,知是皮肤肺疾微,黄色入目一年期,黑色从眉绕目悲。

诊项

项中属膀胱经督脉之会。《灵枢》曰:邪气中于项,则下太阳。《素问》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背痛。

又曰:太阳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太上而争也。强上,谓颈项禁强也。

又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强急也,太阳伤湿。李东垣曰:脊背项强,颈似折项似拔者,此足太阳经不通行,以羌活汤主之。《素问》曰:厥头痛,项先痛,不可俯仰,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又属厥阴肝经(张鸡峰肝主项背与臂膊),又属足少阴肾经。(《五脏绝歌》注曰:肾绝则天柱骨倒。)

诊爪甲

《脉经》曰:病患爪甲青者,死。

又曰:爪甲白者,不治。

又曰: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医灯续焰》云:爪甲下肉黑有瘀血,亦有下出能生者。

又曰:手足爪甲青,或脱落,呼骂不休,筋绝八日死。

诊齿

《脉经》曰:阴阳俱竭,其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死。

又曰:齿忽变黑,十三日死。《续焰》云:齿黄枯落,骨绝。

诊诈病

向壁而卧,闻医惊起而 视为诈病。(若脉和平,当言此宜针灸数次,服吐下药可愈,欲以吓其诈,使彼畏惧,不敢言病耳。)

五脏绝证

尸臭(病患臭气触人也)。《脉经》曰:尸臭者,不可治。(《续焰》云:尸臭者,肝绝也。)

《续焰》云:唇吻反青,四肢 汗出者,肝绝。(唇吻属脾,而青色属肝,木乘土,故曰反。)

《续焰》云:《难经》曰,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荣,则筋缩急。筋缩急,则引卵与舌,故舌卷囊缩,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前目部爪甲二条,宜合看。)

《续焰》云:肩息、直视、心绝,立死。《脉经》云: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按:汗乃心之液,舌乃心之苗,此心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心绝。(心脉挟咽系目,故直视者,为心绝之候。)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脉经》云:病患手掌肿,无纹者,死。(《脉诀》云:心胞绝也。)

乔岳曰:心绝,则舌不能收,及不能语。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脾绝。(水色凌土,冷汗身黄,脾真散越,足太阴气绝云云,见前唇部,病后喘泻,脾脉将绝。)

《脉经》云:病患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肤胀,泄利不觉、出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肺绝。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而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上之纹);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津液去而皮节平,毛无润养而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

声如鼾睡,肺绝。

发直遗尿,齿枯目黄,面黑,腰欲折,自汗,肾绝四日死,溲便遗矢,狂言目反,直视,肾绝。

《脉鉴》云:脊痛腰重反复难,此是骨绝五日看。(《脉经》曰:病患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复。《刊误》曰:骨绝。《脉经》曰:胃绝。但脊与腰皆属肾病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则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则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垢(齿龈肉退却,而齿则长垢也),发无润泽,无润泽者,则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

《脉鉴》云:耳目口鼻有血出,病为下厥上竭亡(少阴经病,误发汗,动其阴血,则血妄行,死),牙疳齿落并穿腮,肾水衰竭火焚死。

《中藏经》曰:肾绝,大便赤涩,下血不止,耳干、脚浮、舌肿,六日死。足肿,九日死。

《脉鉴》云:眉倾胆绝七日丧,眉发冲起亦伤残。

(《脉经》曰:病眉系倾者,七日死。

又曰:病患眉与发冲起者,死。)

《脉经》曰:病患小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也。

慎庵按:《脉经》又曰:发如干麻,善怒者,死。

又曰:发直者,十五日死。又按

《中,余,今发干如麻,不能屈伸,是血枯燥失润而使然,肝血亏,则火炎上而善怒,上皆肝症也,似与小肠无涉,以症而论,当从《中藏经》为是,然愚之庸见,亦未敢遽以为是也,再俟博雅者正之。

《脉经》曰:大肠绝,死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肌肉不滑,唇反。

《脉鉴》云:脉浮而洪,汗如油,水浆不入,喘不休,形体不仁,乍静乱,命绝,医生无好手。

《内经》云:大则病进。脉浮而洪,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肺气绝也。

仁。争则乱,安则静,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肺气脱,胃气尽,荣卫绝,邪独胜,故曰命绝也。

《脉经》云:卧遗尿,不觉者,死。一曰:膀胱绝也。

诊阴阳绝证

阳气先绝阴后竭,其人身死必青色。阴气先绝阳后竭,身赤腋温心下热。(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而身色见青,是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也三阴气俱绝,则目眩转目 。目 者,为失志;失志,则志先死,死即目 也。(六阳气俱绝,则阴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六腑气绝,足冷脚缩,五脏气绝,便利不禁,手足不仁。

《脉经》曰:病患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

毛焦面黑,直视目瞑不见,阴气绝。(阴阳俱绝,掣灰撮空,妄言者死。)

目眶陷,目系倾,汗出如珠,阳绝。

《内经》死症

《经》云: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日期。(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如肩脊腰膝,皆大骨也;尺肤臀肉,皆大肉也。肩垂、项倾、腰重,败者,大骨之枯槁也,尺肤既削,臀肉必枯,大肉之陷下也,陷下,皮肤干着肉间也。肾主骨,骨枯,则肾败矣;脾主肉,肉陷,则脾败矣;肺主气,气满喘息,则肺败矣。气不归原,形体振动,孤阳外浮,而真阴亏矣,三阴亏损,死期不出六月。六月者,一岁阴阳之更变也,若其真脏脉已见,则不在六月之例,可因克贼之日,而定其期矣。)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内痛引肩项,病及心经矣,较前已甚,期一月死。一月者,斗建移而气易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 ,真脏见,十月之内死。(破 者,卧久骨露,而筋肉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骨枯肉陷,脾肾已亏,兼之肩髓内消,必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目眶陷,真脏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六经死症

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生死之要。

太阳终者,戴眼,反折,螈 ,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绝汗,谓出汗如珠不流,复旋干也。)

目正圆,手撒,戴眼,太阳绝。

阳明终者,口目作动,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循衣摸床,谵语(阳明绝),妄语错乱,及不语失音,热病犹可生。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环(直视如惊貌),绝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补遗诸死证

《脉经》曰:足趺上肿,两膝大如斗者,十日死。

又曰:病患脐肿,反出者,死。阴囊及茎俱肿者,死。

《脉鉴》云:凡病患面之两颊腮,陷下缩入者,病虽轻,不能即愈,若迟延日久而必死也。

此法,凡伤寒及大病者,验之无不应也。凡久病腹皮甲错,着于背而成深凹者,不治,此肠胃干瘪故也。(新增。)

卷之三

附儿科望诊

病机

十岁以前,忽然面上如青纱盖定,从发际至印堂,不论病之深浅,有者六十日必死,若至鼻柱,一月须亡。更到人中,不过十日,其色盈面,即日哭伤。

额上青色。《素问》云:心热者,颜先赤,心气合火,火有炎上,指象明候,故候于颜。

毛发黄色。《素问》云: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解。左脸赤色,身热脉弦。《素问》云:肝热病者,左脸先赤,肝气合木,木应春,南面正理之则,其左脸也。

右脸青色,呕逆多痰。《素问》云:合金之气应秋,南面正理之则,右脸也。

两脸赤色,乍乘风热,肌肉焦枯,必因内蒸。

《养生方》云:气虚则发厥,谓手足冷也;血虚则发热,谓肌肉热也。

两脸青色,多啼作呕,脏腑不和矣。

非时弄色,胎风客忤,内 作痫。

鼻燥黄色,积热溺涩,或衄血气粗。

鼻燥白色,吐泻伤脾,感冷肺逆。

鼻中痒甚,肺气盛,而五疳传惊。

鼻下赤烂,肝气盛,而肺疳见证。

鼻如烟筒,火烁金,而惊中危证。

目鲜青色,扁鹊云:睛青主癖块。钱仲阳云:目鲜将发搐。(谈心揆曰:将见疮痍目睛黄色,积热骨蒸,或痢泻癖气,此即食 ,亦云食疸。俗称鹅白,非也。

眼深黑色,吐泻内吊,惊搐慢脾。

眶肿睛黄,积热久嗽,或伤脾作呕,或夜热疮痍。

赤贯瞳人,惊痫不治。

印堂青色,胎惊胎热,腹痛夜啼。

眉攒不舒,腹痛下痢,或热壅三焦,病机将作亦然。

眉目杂色,白乃霍乱绞痛,黄乃积热虚浮,赤因感风头楚,青正惊搐相乘,黑者危在旦夕。

唇中白色,呕逆作泻,口渴肠鸣,将成内吊。

唇中黄色,伤胃脾热,作胀下痢,溲短肌浮。

唇中红色,内热有惊,或见疮疹。

唇中青色,风寒相感,发惊伤脾。

唇焦赤色,口秽伤脾,大便闭塞,气粗热盛。

唇茧淡白,伤食复伤,热壅脾家,肠鸣腹鼓。

唇间紫色,蛔刺攻冲,痛逆霍乱。

舌上杂色,黄者伤脾,白苔焦渴紫浓,如荔枝壳者,热聚三焦。如青苔,如白染者,皆不治。若破裂有血,邪热攻心,小便闭结,治法用黑鱼切片,贴舌上,或百草霜和盐,研成膏耳前赤色,疳虫攻肾,必耳鸣或聋。

耳前黄色,惊入肾,或睡中戛齿。

颐下诸色,同耳前看。《素问》云:肾热病者,颐先赤。

筋露青色,现诸头面,惊啼烦躁;身体者,发热惊搐;肚腹者,五疳胀满。

鱼目定睛,筋绝不转,水不生木,肝肾俱败,死在夜。

面青唇黑,水绝于肾,木来克土,脾肝俱绝,亡在昼。

胃热黄色,遍体金黄,口秽目碧,骨蒸,疸病将至,或得久病后者。(《诚书》。)

入门审候歌

观形察色辨因由,阴弱阳强发硬柔,若是伤寒双足冷,要知有热肚皮求,鼻冷便知是疮疹,耳冷应知风热证,浑身皆热是伤寒,上热下冷伤食病。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当。若逢中指热,必定是伤寒。中指独自冷,麻痘证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细看。

观面部五色歌

面赤为风热,面青惊可详,心肝形此见,脉证辨温凉。脾怯黄疳积,虚寒白光,若逢生黑气,肾败命须亡。

审虎口三关法

小儿三岁以下有病,须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关。从第二指侧,看第一节名风关,第二节名气关,第三节名命关。辨其纹色,紫者属热,红者属寒,青者惊风,白者疳病,黑者中恶,黄者脾之困也。若现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过于命关,则难治矣。

三关脉纹主病歌

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

青色大小曲,人惊并四足;赤色大小曲,水火飞禽扑;紫色大小曲,伤米曲鱼肉;黑色大小曲,脾风微作搐。

手指脉纹八段锦

鱼刺形

鱼刺形,主惊风痰热。

悬针形

悬针形,主伤风(泄泻、积热)。

水字形

水字形,主食积(咳嗽、惊疳)。

乙字形

乙字形,主肝病惊风。

虫纹形

虫纹形,主肝虫(大肠秽积)。

环形

环形,主疳积吐逆。

乱纹

乱纹主虫。

珠形

珠形,主死。

虎口三关脉纹图

虎口三关脉纹图

风关第一节寅位,

气关第二节卯位,

命关第三节辰位,

虎口叉手处是也。

小儿死候歌

眼生赤脉贯瞳人,囟门肿起又作坑,指甲黑色鼻干燥,鸦声忽作肚青筋,虚舌出口切牙齿,目多直视不转睛,鱼口气急啼不得,蛔虫既出死形真,手足掷摇惊过节,灵丹十救无一生。

鱼目定睛夜死,面青唇黑昼亡,啼而不哭是痛,哭而不啼是惊,煎不安是烦, 不定钱氏曰:永类按:《内经》云:下极者,心也。注云:下极,谓两目之间。又云:舌者,心之官也。此云心主颧面,似未当。

钱氏曰:赤者热也,黄者积也,白者寒也,青黑者痛也,随证治之。

薛氏曰:青主惊积不散,欲发风候;红主痰积惊悸;黄主食积 伤,欲作疳癖;白主泄泻水谷,更欲作吐;黑主脏腑欲绝。

洁古曰:若肝病惊搐,而又加面白,痰涎喘急之类,此皆难治,盖谓金克木也。观此则知脾病之忌青,肺病之忌赤,心病之忌黑,俱可推矣。

印堂青,主初受惊泻。红,主大惊夜啼。黑,主客忤。

山根青,主第二次惊泻后发躁。黑黄甚者死。

两太阳青,主第三次惊。青自太阳入耳者死。

印堂青黑,主腹痛夜啼,此脾气虚寒也。脾为至阴,故夜间腹痛而啼,用钩藤饮;色淡白,主泄泻,乳食不化,属脾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

八段锦歌

(《医学源流》)

先望孩儿眼色青,次看背上冷如冰。阳男搐左无妨事,搐右教人甚可惊;女搐右边犹可治,若逢搐左疾非轻。歪斜口眼终为害,纵有仙丹也莫平。

忽见眉间带紫青,看来立便见风生,青红碎杂风将起,必见疳 气满形。

紫少红多六畜惊,紫红相等即疳成,紫点有形如米粒,伤寒夹食证堪评。

黑轻可治死还生,红紫伤寒痰积停,赤青脾受风邪症,青黑脾风作慢惊。

山根若见脉横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困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

青脉生于左太阳,惊非一度细推详,赤是伤寒微燥热,黑青知是乳多伤。

右边青脉不须多,有则频惊怎奈何,红赤为风抽眼目,黑青三日见阎罗。

指甲青兼黑暗多,唇青恶逆病多瘥,忽作鸦声心气急,此时端的命难过。

辨虎口纹十三形

(《全幼心鉴》)

第一、流珠形。只一点红色见风关,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

第二、环珠形。其点差大,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健脾消食;后用六君子,调中养气。

第三、长珠形。其点圆长,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积滞;次以异功散,健其脾气。(以上风关。)

第四、来蛇形。是长散出气关,一头大,一头尖,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作。先用四味肥儿丸治疳,后用四君子补脾。

第五、去蛇形。是大头向气关,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气短喘急,不食困睡。凡用六君子汤,加枳实,健脾消积;次以七味白朮散,调补胃气。

第六、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冷,小便赤,咳嗽呕涎。先用惺惺散,助胃气,祛外邪;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茯苓、当归,养心血,助胃气。若外邪既解,而惊悸指冷,脾气受伤也,宜七味白朮散补之;若闷乱气粗,喘促者难治,脾虚甚故也。

第七、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先以天麻防风丸,祛外邪;又用五味异功散,调补中气。

又曰:纹弯向里为顺,向外为逆。

第八、枪形直上。主风热,生痰发搐。先用抱龙丸,如未效,用牛黄清心丸;若传于脾肺,或过用风痰之药,而见诸证者,专调补脾胃。

第九、鱼骨形。纹分歧支,主惊痰发热。先用抱龙丸,未应,属肝火实热,少用抑青丸以清土,制肝木。

第十、水字形。三脉并行,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而木克土也。先用大安丸,消导饮食;次以六君子汤,加钩藤,补中清肝。

若已服消食化痰等药而未愈,用四君子汤,加升、柴、钩藤,升补脾气,平降肝木。

(以上气关。)

第十一、长针形。过命关一二米许,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困倦,痰盛搐搦。先用抱龙丸,祛风化痰;次用六君子东加钩藤,平肝实脾。

第十二、透关射指形。命脉曲里,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亏损,痰邪乘聚。先用牛黄清心丸,清脾肺,化痰涎;次用六君子汤,加桔梗、山药,补脾土,益肺金,可救。

第十三、透关射甲形。命脉向外,主惊风,肝木克脾土之败症。急用六君子汤,加木香、钩藤、官桂,温补脾土;未应,加附子以回阳气,多得生者。(以上命关)

尝闻古人云:小儿为芽儿,如草木之芽,水之沤,盖因脏腑脆嫩,口不能言,最难投剂。

当首察面色,而知其所属;次验虎口,以辨其所因。实为治法之简要也。

按:虎口纹,其始止见于风关,先见于左,为伤风寒;先见于右,为伤乳食。得惊夹之,则上出于气关矣,此虽予无本之言,然亦有所试也,乃《水镜》有云: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夫曲里弯外,则其纹已长,将透气关矣。其初起岂有之乎,将何以辨也?若夫色则以红淡为轻,深紫为重,亦有吐泻重困,而虎口无纹者,乃大虚也,不可以无纹,而易之也。

心鉴按眉端法

小儿半岁者,以名、中、食三指,按于发际额前眉端之间,儿头在左,举右手;头在右,举左手。食指为上,中指为中,名指为下。三指俱热,主伤风邪、鼻塞、气粗、发热、咳嗽;三指俱冷,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之候;食指热,指胸中气满,乳食不消。

薛立斋曰:小儿气血未实,惊则气散,气散则脉乱,必当参三部五脉。三部者,面上气色,虎口脉纹,寸口一指之脉;五脉者,上按额前,下诊太冲,并前三部也。

审小儿六症

(《活幼指南》)

凡见小儿头疼发热,鼻塞声重,咳嗽,手背热,恶风寒,皆属外感。无汗,脉浮紧,伤寒;自汗,脉浮缓,伤风;暑月吐泻作渴,齿燥脉虚,伤暑;浮肿,泄泻,身重,小便不利,脉濡细,伤湿;舌干口燥,唇焦面赤,或声哑脉数,伤热。

凡见小儿嗳气饱闷,作酸腹膨,不思食,及恶闻食气,下泄尸臭,恶心,乍吐乍泻,或寒热,或腹中硬块作痛,手心热,脉弦滑,俱属内伤饮食。(以上二症最多。)

凡见小儿发热无汗,表实;大便闭,里实。心胸满闷,腹中膨胀,恶心嗳气,吐出酸水,手足有力,腹痛,手不可按,脉洪实有力。(俱属实症。)

凡见小儿面恍白无神,懒言气短,不思食,腹膨不痛,二便不常,喜卧,眼喜闭,手足无力,慢惊;久吐胃虚;久泻脱肛脾虚;自汗,表虚;自利里虚;脉来微细无力,及行迟、发迟、齿迟、解颅、鹤节,俱属肾气未成,元精不足。(以上俱属虚症。)

凡见小儿发热,手足心热,面红唇干,舌干口渴,口上生疮,口中热臭,大便闭,小便赤黄,或痢下黄赤,肛门焦痛,喜饮冷水,喜就凉处,腹中热痛,脉来洪数。(俱属热症。)

凡见小儿面白唇青,手足冷,口中冷气,或泄利,清白无热,不渴,腹痛悠悠无增减,或恶心,呕吐,喜就暖处,脉来沉迟无力。(俱属寒症。)

以上诸症,每症不必悉具,凡见一二便作主张治之。若二症三症兼见者,须照本条斟酌尽善,自能中病也。

面部形色诸证之图

面部形色诸证之图

下颏属肾水 北

左腮属肝木 东

额上属心火 南

鼻准属脾土 中

右腮属肺金 西

玉枕穴之图

玉枕 穴之图

肢节见于面部之图

肢节见于面部之图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

此二图有诀见前一卷察五官下条大人望诊同准此

经证考

经证,因望而得者居多,间亦有因问而得者,义难分列,姑存其旧。学人自为领

足太阳膀胱经

小便不通,腹痛,谓盘肠痛,葱白煎汤熨脐,小便利,痛止。其不痛而寒热者,在上腹为索泽,在下腹为颓疝。卒然淋闭作楚者,湿热;泻痢频而溲闭者,湿火。病后溲短者,气虚;渴频溺短者,精不足。便后即结白翳者,五疳。溺血者,血虚;屎深黄色,久则尿血,脐反出,下体肿。

足阳明胃经

口吐涎沫而叫者,虫痛。吐水不心痛者,胃冷。吐泻昏睡而不露睛者,实热。身热不饮水,表热,亦属虚热。吐沫及痰白、绿水,虚寒。频食善饥者,实火。善饥少餐者,虚火。狂厥气逆者,宿垢未清。咳噫噎气,积热,口秽唇肿者,热盛宜下。天,心胃有恶气,气上蒸结毒,喉中常有涎饮,心胃伤客风。

足少阳胆经

怔忡者,血虚。目直而青,身反折,生惊。多怒而癫属阴,伤肝。多喜而狂属阳,伤脾。口苦,体无膏泽,摇头,反张,目撺,肝有余。

足太阴脾经

泻黄红赤黑。属火,呵欠面黄。脾虚惊。泻青白,完谷不化,伤极宜下;小便不通,久则胀满,足太阳传足太阴,稍导利后,即扶脾。昼相安,夜频起,成洞泻注下,交寅时,每泻一二次,为肾泻。恒泻不渴,色青善餐者,肝火,木来克土,土益虚矣;时渴时泻者,胃火。弄舌者,脾热。雀目,脾积聚。白日多睡,积热成痔。虚黄浮肿,食。啖能兼人,体瘦黧黑,食疳。四肢多疮,脾家湿火。水肿面白,脾虚。体重,脾痹。唇肿硬者,脾肿若水,脾痿。心下若痞,脾伤。出胎拭脐不干,风入成疮,撮口,脐风发搐,脾经受虚。

足少阴肾经

耳,肾中风毒攻上。走马牙疳,肾中风热。切牙甚者发惊,心肾并见。小便下血,肾闭。牙根出血,名宣露肾疳。小便白涩作楚,湿火。牙根腐坏,名腐根肾疳。面黑咳血,肾火。四肢不能收举,肾痿。下肿足 ,寒而逆肾。

足厥阴肝经

痫厥, 螈筋挛,心脉满大,肝脉小急。怒视者,肝气有余。撺视者,伏痰。目直声锯者,发搐。呵欠面赤,多筋,肝火。呵欠面青,惊悸,心肝并见。眼赤多泪,积热。

头眩不能俯视,肝火。血枯发竖者,肝虚。羞明怕日,肝肾并见。泻频青白,肝气有余。颊肿痛,胁下痛,面青,足逆冷,眩瞀,呕厥,转筋,筋挛,遗沥,淋,善恐,胸中喘,骂詈,俱肝火。

手太阴肺经

肩背痛,多嚏受寒。小便数,溏泻气虚。吐稠涎,咯血,实热。呵欠,气热作咳,受风。龟胸龟背,风热。气疳,干嗽无痰,客热兼肾火。嗽多子时前者,食积。嗽多子时后者,肾火。嗽多午时前者,风邪。嗽多午时后者,虚火。鼻流清涕者,伤寒。痰拥顿嗽面赤,伤热。气逆喘急,肺胀。声哑气粗,肺 。哮喘发即吐稠痰,盐哮。交秋发哮,多清水,属寒;哮发不时,顿嗽抱首,属热。

手少阴心经

昏睡,善嚏,惊怔,将发疮疹,足太阴证传手少阴。身热频渴,实热。吐浓涎及血,乘虚火泛。淋漓,小肠伏热,卧要竖抱,胸有恶积。昏沉似睡,血虚露睛,伏痰。目陷无神,元气败。弄舌烦躁,实热。妄语癫狂,邪热归心。挖舌咬人者,心气绝。

经证为审病之原,业幼科者,不可不知,否则若工师失其斧锯,从何下手?前哲钱仲阳真诀,只列五脏经证,而六腑不与焉,后贤如万密斋、薛新甫、王肯堂辈,医籍中咸宗之。本朝谈心揆诚书,复增列胆胃膀胱三腑,十二经证,而缺其四,如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不复列焉。未详其故,原其意。若以为脏病多而腑病少,六腑泻而不藏,不能留着为病,即有病,治而易散;小儿以大小便通利为无病,即有病亦轻;三焦另为一腑,包罗五脏,六腑之外证,治有上、中、下之分,可各经参考;心包络代心受邪之脏,即心脏也,可参心经之症同治。是耶非耶,予非专科,不敢拟补,宁缺疑以俟后之君子正之。

闻诊

听音论

万物有窍则鸣,中虚则鸣。肺叶中空,而有二十四空;肺梗硬直,而有十二重楼。故《内经》以肺属金而主声音。十二重楼之上为会厌(喉间薄膜),会厌为声音之户,舌为声音之机,唇为声音之扇,三者相须,则能出五音而宣达远近。音者杂比也,声者单出也,鼻能声而不能音者,以无唇之开阖,舌之启闭,其气则走顽颡之窍,达畜门,出鼻孔而为声。声音之道。分之则二。故得天地之和,五脏安畅,则气藏于心肺,声音能彰。五脏者,中之守也,各有正声,中盛则气腾,中衰则气弱。脾应宫,其声漫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征,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五脏之正音,得五脏之守者也。(空孔同。)

《脉鉴》云:金声响,土声浊,木声长,水声清,火声燥。

声审阴阳清浊新久

审察阴阳,《中藏经》云:阳候多语,阴证无声。多语易清,无声难荣。声浊气急,痰壅胸膈;声清而缓,内元有寒。新病小病,其声不变;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及声变,病机呈显,喑哑声嘶,莫逃大限。音声之道,岂独审病,死生亦关。《内经》有曰:弦绝音嘶,病深声哕,明讲深察,不可违悖。外感风寒,大荤不戒,浓味恣啖,声哑而咳。喉痛而干,病属初起,不同于前,速疗易治,不可不辨。

失守变动五脏之应

(变动,谓迁改其常志也。)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在志为意,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在志为恐,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

六腑之应

声长者,大肠病;声短者,小肠病;声速者,胃病;声清者,胆病;声微者,膀胱病;声呼漫者,肝胆二脏相克病也;声速微者,胃与膀胱相克病也。(此五脏六

声审寒热虚实

(新增)

喘粗气热为有余,喘急气寒为不足。息高者,心肺之气有余;吸弱者,肝肾之气不足。怒骂粗厉者,邪实内热也;怒骂微苦者,肝逆气虚也。鼻塞声重喷嚏,风寒未解也。

言语轻迟气短,中气虚也。呻吟者,必有痛也。噫气者,脾乃困也。嗳气者,胃中不宽也(胃虚亦发嗳,然实嗳声长而紧,得嗳则快;虚嗳声短而促,得嗳虽松,不觉其快)。嗳逆冷气者,胃之寒也。呕吐酸苦者,肝之火也。自言死者,元必虚也。喜言食者,胃有火也。言家私者,心必虑而少睡也。言负德者,肝必郁而多怒也。干咳无痰者,胃中伏火也。嗽痰作而清白,寒也;稠黄,火也。谵语收财帛者,元已竭也。狂言多与人者

脏诊

大笑不止(《经》云:心有余则笑。扁鹊云:其人唇口赤色者可治,青黑者声,谓之肺鸣。咳逆上气,如木鸡声,火来乘金。不得其平,形羸声哑,咽中有疮,肺被火囚(肺主声故耳)。声音暴哑,风痰伏火,曾系喊伤,不可断病,声嘶色败。久病不治,气促喉声,痰火哮喘,中年声浊,痰火之殃,乃为肺病。怒而骂詈,乃为肝病。气不足息,乃为脾病。欲言不言,语轻多畏,乃为肾病。

诊内外

前轻后重,壮厉有力,乃为外感;先重后轻,沉困无力,倦不欲言,声怯而低,内伤不足。

诊诸痛

攒眉呻吟,必苦头痛。叫喊呻吟,以手扪心,为中脘痛。呻吟身重,转即作楚,乃为腰痛。呻吟摇头,攒眉扪腮,乃为齿痛。呻吟不起,为腰脚痛。诊时吁气,为属郁结(凡人吁,则气郁得以少伸也)。摇头而言,乃为里痛。

诊坏症

伤寒坏症,哑为狐惑。上唇有疮,虫食其脏;下唇有疮,虫食其肛。

诊诸风

风滞于气,机关不利。出言蹇涩,乃为风病。鼻鸣声粗,风中于卫。

诊神志

衣被不敛,骂詈亲疏,神明之乱。风狂之类,若在热病,又不必论。

诊形体上下诸证

欲言复寂,忽又惊呼,病深入骨。啾然细长,头中之病。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

诊息

气短不续,言止复言,乃为夺气。气来短促,不足以息,呼吸难应,乃为虚甚。

素无寒热,短气难续,知其为实。吸而微数,病在中焦,下之则愈。实则可生,虚则不治。上焦吸促,下焦吸远。上下暌违,何以施疗。

问诊

《灵枢?师传篇》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患问所便,使其受病本末,胸中洞然,而后或攻或补,何愁不中乎?

人品起居

凡诊病者,先问何人,或男或女(男女有阴阳之殊,脉色有逆顺之别,故必辨男女,而察其所合也),或老或幼(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脏),或为仆外家。在人下者,一动一静,不能自由。寡妇僧尼,遭逢不偶,情多郁滞。形之肥瘦,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男人可望而得,此指女人故问)。次问得病,起于何日,病新可攻,病久可补。饮食胃气,肝病好酸,心病好苦,脾病好甘,肾病好咸,肺病好辛。内热好冷,内寒好温。安谷者昌,绝谷者亡。

梦寐有无,阴盛之梦,大水恐惧;阳盛之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相杀毁伤;上盛梦飞,下盛梦堕;甚饱梦与,甚饥梦取;肝盛梦怒,肺盛梦哭;短虫若多,则梦聚众;长虫若多,自击毁伤。

嗜欲苦乐

问其苦乐,以知其病。好食某味,病在某脏,当分逆顺,以辨吉凶。心喜热者,知其为寒;心喜冷者,知其为热。好静恶动,知其为虚;烦躁不宁,知其为实。伤食恶食,伤风恶风,伤寒恶寒,或常纵酒。(纵酒者,不惟内有湿热,而且防其乘醉入房。)

或久斋素(清虚固保寿之道,然亦有太枯槁而致病者,或斋素而偏嗜一物,如面筋熟栗之类,最为难化,故须详察),始终境遇,须辨三常。封君败伤,及欲侯王,常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亦寻败乐,病生于肉,治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咽嗌,调以甘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不仁,按摩胶药。起居何似(起居,凡一切房室之燥湿,坐卧之动静,所包者广,如肺病好曲,脾病好歌,肾病好吟,肝病好叫,心病好多言之类,当一一审之),曾问损伤(或饮食不当,或劳役不时,或为庸医攻补失宜之属),便利何如(热则小便黄赤,大便硬塞,寒则小便澄白,下利清谷之类),曾服何药(如服寒不验,服热不灵,察症与脉,思当变计),有无胀闷(胸腹胀闷,或气或血或食,或虚或实,皆当以脉参之),性情常变,一一详明。

十问篇

(张景岳先生着)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上十问者,乃延医之要领,临症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物形情,俱在吾目中矣。医者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施误治耳。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德无穷。学人欲明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又何误焉?有能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问寒热者,问内外之寒热,欲以辨其在表在里也。人伤以寒,则病为热,故凡身热脉紧,头疼体痛,拘急无汗,而且得以暂者,必外感也。盖寒邪在经,所以头痛身疼,邪闭皮毛,所以拘急发热。若素日无疾,而忽见脉症若是者,多因外感。盖寒邪非素所有,而突然见此,此表症也。若无表症,而身热不解,多属内伤,然必有内症相应,合而察之,自得其真欤。

一、凡身热经旬,或至月余不解,亦有仍属表症者。盖因初感寒邪,身热头痛,医不能辨,误认为火,辄用寒凉,以致邪不能散。或虽经解散,而药未及病,以致留蓄在经,其病必外症多而里症少,此非里也,仍当解散。

一、凡内症发热者,多属阴虚,或因积热,然必有内症相应,而其来也渐。盖阴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故其在上而连肺者,必为喘急咳嗽,在中而连脾者,或妨饮食,或生懊,或为躁烦焦渴;在下而连肾者,或精血遗淋,或二便失节,然必倏然往来,时作时止,或气怯声微,是皆阴虚证也。

一、凡怒气七情,伤肝伤脏而为热者,总属真阴不足,所以邪火易炽,亦阴虚也。

一、凡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

一、凡内伤积热者,在 痞必有形证,在血气必有明征。或九窍热于上下,或脏腑热于三焦而察者,此当以实火治之。

一、凡寒症尤属显然,或外寒者,阳亏于表;或内寒者,火衰于中。诸如前证,但热者多实,而虚热者最不可误,寒者多虚,而实寒者间亦有之,此寒热之在表在里,不可不辨也。

问汗者,亦以察表里也。凡表邪盛者,必无汗。而有汗者,邪从汗去,已无表邪,此理之自然也。故有邪尽而汗者,身凉热退,此邪去也。有邪在经,而汗在皮毛者,此非真汗也。有得汗后,邪虽稍减,而未得尽去者,犹有余邪。又不可因汗,而必谓其无表邪也,须用脉症而详察之。

一、凡温暑等症,有因邪而作汗者,有虽汗而邪未去者,皆表症也。总之表邪未除者,在外则连经,故头身或有疼痛;在内则连脏,故胸膈或生躁烦。在表在里,有症可凭;脉紧脉数,有脉可辨。须察其真假虚实,孰微孰甚,而治之。

一、凡全非表症,则或有阳虚而汗者,须实其气;阴虚而汗者,须益其精。火盛而汗者,凉之自愈;过饮而汗者,清之可宁。此汗症之有阴阳表里,不可不察也。

问其头,可察上下;问其身,可察表里。头痛者,邪居阳分;身痛者,邪在诸经。前后左右,阴阳可辨;有热无热,内外可分。但属表邪,可散之而愈也。

一、凡火盛于内,而为头痛者,必有内应之症。或在喉舌,或在耳目,别无身热恶寒,在表等候者,此热盛于上,病在里也。察在何经,宜清宜降,高者抑之,此之谓也。若用轻扬散剂,则火必上升,而痛愈甚矣。

一、凡阴虚头痛者,举发无时,是因酒色过度,或遇劳苦,或逢情欲,其发则甚,此为里症,或精或气,非补不可也。

一、凡头痛属里者,多因于火,此其常也。然亦有阴寒在上,阳虚不能上达,而痛甚者,其症则恶寒呕恶,六脉沉微,或兼弦细,诸治不效,余以桂附参熟之类而愈之,是头痛之有阳虚也。

一、凡云头风者,此世俗之混名,然必有所因,须求其本,辨而治之。

一、凡眩晕者,或头重者,可因之以辨虚实。凡病中眩晕,多因清阳不升,上虚而然。如丹溪云:无痰不作晕。殊非真确之论,但当兼形气,分久暂以察之。观《内经》曰: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其义可知。至于头重,尤属上虚。《经》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此之谓也。

一、凡身痛之甚者,亦当察其表里,以分寒热。其若感寒作痛者,或上或下,原无定所,随散而愈,此表邪也。若有定处,而别无表症,乃痛痹之属,邪气虽亦在经,此当以里症视之,但有寒热之异耳。若因火盛者,或肌肤灼热,或红肿不消,或内生烦渴,必有热症相应,治宜以清以凉。若并无热候,而疼痛不止,多属阴寒,以致血气凝滞而然。《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必温其经,使血气流通,其邪自去矣。

一、凡劳损病剧,而忽加身痛之甚者,此阴虚之极,不能滋养筋骨而然,营气惫矣,无能为也。

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盖前阴通膀胱之道,而其利与不利,热与不热,可察气化之强弱。凡患伤寒而小水利者,以太阳之气未剧,即吉兆也。后阴开大肠之门,而其通与不通,结与不结,可察阳明之虚实。凡大便热结,而腹中坚满者,方属有余,通之可也。若新近得解,而不甚干结,或旬日不解,而全无胀意者,便非阳明实邪。观仲景曰:大便先硬后溏者,不可攻。可见后溏者,虽有先硬,已非实热,色夫纯溏而连日得后者,又可知也。若非真有坚燥痞满等症,则原非实邪,其不可攻也,明矣。

一、凡小便,人但见其黄,便谓是火,而不知人逢劳倦,小水即黄;焦思多虑,小水亦黄。

泻利不期,小水亦黄;酒矧伤阴,小水亦黄。使非有或淋或痛,热症相兼,不可因黄,便谓之火。余见逼枯汁而毙人者多矣。《经》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义可知也。若小水清利者,知里邪之未甚,而病亦不在气分,以津液由于气化,气病则小水不利也。小水渐利,则气化可知,最为吉兆。

一、大便通水谷之海,肠胃之门户也;小便通血气之海,冲任水道之门户也。二便皆主于肾,本为元气之关,必真见实邪,方可议通议下,否则最宜详慎,不可误攻。使非真实,而妄逐之,导去元气,则邪之在表者,反乘虚而深陷;病因内困者,必因泄而愈亏。所以凡病不秘结旬余,何虑之有?若滑泄不守,乃非虚弱者所宜,当首先为之防也。

问饮食者,一可察胃口之清浊,二可察脏腑之阴阳。病由外感,而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不恶食者可知,病因内伤。而饮食变常者,辨其味有喜恶,而爱冷爱热者可知。素欲温热者,知阴脏之宜暖;素好寒冷者,知阳脏之可清,或口腹之失节,以致误伤,而一时之权变,可因以辨。故饮食之性情,所当详察;而药饵之宜否,可以因推也。

一、凡诸病得食稍安者,必是虚症;得食更甚者,或虚或实皆有之。当辨而治之。

胸即膻中,上连心肺,下通脏腑。胸腹之病极多,难以尽悉。而临症必当问者,为欲辨其有邪无邪,及宜补宜泻也。夫胸腹胀满,则不可用补;而不胀不满,则不可用攻,此不知饥饱,似胀非胀,中空无物,乃痞气耳,非真满也。此或以邪陷胸中者有之,或脾虚不运者有之,病者不知其辨,但见胃气不开,饮食不进,问之亦曰饱闷,而实非真有胀满,此在疑虚疑实之间,若不察其真确,未必不补泻倒施,必多致误,则为害不小。

一、凡今人病虚症者极多,非补不可。但用补之法,不宜造次。欲察其可补不可补之机,则全在察胸腹之宽否如何,然后以渐而进,如未及病,再为放胆用之,庶无所碍,此用补之大法也。

一、凡势在危急,难容少缓,亦必先问其胸宽者,乃可骤进。若元气真虚,而胸腹又胀,是必虚不受补之症。若强进补剂,非惟无益,适足以招谤耳。此胸腹之不可不察也。

耳虽少阳之经,而实为肾脏之官,又为宗脉之所聚,问之非惟可辨虚实,亦且可知生死。凡人之久聋者,此一经之闭,无足为怪,惟是因病而聋者,不可不辨。其在《热论篇》则曰:伤寒三日,少阳受之,故为耳聋。此以寒邪在经,气闭而然。然以余所验,则未有不凡病是症,其属气虚者什九,气闭者什一耳。

一、聋有轻重。轻者病轻,重者病重。若随治渐轻,可察其病之渐退也,进则病亦进矣;若病至聋极,甚至绝然无闻者,此诚精脱之症。余经历者数人矣,皆至不治。

问渴与不渴,可以察里症之寒热,而虚实之辨,亦从而见。凡内热之甚,则大渴,喜饮冰水不绝,而腹坚便结,脉实气壮者,此阳证也。

一、凡口虽渴,而喜热不喜冷者,此非火证,中寒可知。既非火证,何以作渴?则水亏故耳。

一、凡病患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饮汤水否,则曰不欲。盖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饮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不可以干作渴治。

一、凡阳邪虽盛,而真阴又虚者,不可因其火盛喜冷,便云实热。盖其内水不足,欲得外水以济,水涸精亏,真阴枯也,必兼脉证细察之,此而略差,死生立判。余尝治垂危最重伤寒有如此者,每以峻补之剂,浸冷而服,或以冰水、参附之剂,相间迭进,活人多矣。常人见之,咸以为奇,不知理当如是,何奇之有?然必其干渴燥结之甚者,乃可以参附、凉水并进,若无实结,不可与水。

脉色者,血气之影也,形正则影正,形邪则影邪,病生于内,则脉色必见于外。

故凡察病者,须先明脉色。但脉色之道,非数言可尽,故得其要,则在乎阴阳虚实四者而已,四者无差,尽其善矣。第脉法之辨,以洪滑者,为实为阳;微弱者,为虚为阴,无待言也。然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陶节庵曰:不论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阴症。《内经》以脉大四倍以上为关,皆属真虚,此滑大之未必为阳也。形色之辨,以红黄者为实热,青黑为阴寒,而面赤戴阳者,为阴不足,此红赤之未必为实也。总之,求脉之道,当以有力无力辨阴阳,有神无神察虚实。和缓者,乃元气之来;强峻者,乃邪气之至。

病值危险之际,但以此察元气之盛衰,邪正之进退,则死生关系,全在乎此,此理极微,谈非容易,姑道其要,以见凡欲诊病者,既得病因,又必须察脉色,辨声音,参合求之,则虚实阴阳,方有真据,否则得此失彼,以非为是。医家之病,莫此为甚,不可忽也。

凡制方用药,乃医家开手作用第一要着。而胸中神见,必须发泄于此。使不知气味之用,必其药性未精,不能取效,何神之有?此中最有玄妙,勿谓其浅识易知,而勿加之意也。余少年时,每将用药,必逐件细尝,既得其理,所益无限。

一、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阴者怯,阳者勇;阴主精,阳主气;其于善恶喜恶,皆有妙用,不可不察。

一、气味之升降。升者浮而散,降者沉而利。宜升者勿降,宜降者勿升。

一、气味之动静。静者守,而动者走,走者可行,守者可安。

一、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躁而急,纯者可和,躁者可劫。而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

一、气味之勇怯。勇者直达病所,可赖出奇;怯者用以周全,藉其平安。

一、气味之主气者。有能为精之母,主精者,有能为气之根。或阴中之阳者,能动血中之气;或阳中之阴者,能顾气中之精。

一、气味有善恶。善者赋性驯良,尽堪择用;恶者气味残狠,何必近之?一、气味有喜恶。有素性之喜恶,有一时之喜恶。喜者相宜,取效尤易;恶者见忌,不必强投。

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明哲二字,为见机自保也。夫医患不明,明则治病何难哉?而所患者,在人情耳。

人事之变,莫可名状,如我有独见,岂彼所知,使彼果知,当自为矣,何藉于我?而每有病临危剧,尚执浅见,从旁指示曰,某可用,某不可用,重之云太过,轻之言不及,倘一不而渠不知觉,忽惑人言,舍此慕彼,凡后至者,欲显己长,必谈前短,及其致败,反以嫁谗,是当见机之二也。有病入膏肓,势必难疗,而怜其苦求,勉为举手,当此之际,使非破格出奇,何以济急?倘出奇无功,徒骇人目,事后亦招浮议,是当见机之三也。其或有是非之场,争竞之所,幸灾乐祸,利害所居者,近之恐涉其害,是当见机之四也。有轻医重巫,可无可有,徒用医名,以尽人事,及尚有村鄙之夫,不以彼病为恳,反云为我作兴,吁,诚可哂也,此其相轻孰甚,是当见机之五也。有议论繁杂者,有亲识要功者,有内情不协者,有任性反复者,皆医中最忌,是当见机之六也。凡此六者,皆当默识,而惟缙绅之间,尤当加意,盖恐其不以为功,而反以为罪,何从辨哉?此虽曰吾尽吾心,非不好生,然势不我由者,不得不见机进止,此明哲自治,所必不可少也。

卷之四

切诊

原脉体用

(见后附余)

脉取寸口之义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

《营卫生会篇》云:人食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难经》云: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慎庵按:人之脏腑、气血、经脉、骨髓,皆有所会,名曰八会,而脉之大会,在于太渊,即手太阴动脉,在掌后陷中。

吴草庐曰:寸关尺,辄云心脉、肺脉、肝脉、脾脉、肾脉者,非也。此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分其部以候他脏之气耳(李时珍曰: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气所出入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释寸口气口脉口

张景岳曰:愚按寸口、气口、脉口之义,历考经文,乃统两手而言,非独指两寸为寸口,右手为气口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脉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手太阴肺经一脉也。王叔和未详经旨,突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气口以前等说,以致后人,俱指两寸为寸口,右关为气口,而不复知统两手而言矣。自晋及今,以讹传讹,莫可解救也。

慎庵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言寸口,皆统三部而言,亦未尝专指寸脉而言也。张说为是。

析寸关尺

《二难》曰: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然则关之前曰寸,关之后曰尺,而所谓关者,乃间于尺寸之间,而为阴阳之界限,正当掌后高骨处是也。

滑伯仁曰: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后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寸,曰尺;而关在其中矣。其所以云尺寸者,以内外本末,对待为言,而分其名也。

蔡氏云:自肘中至鱼际,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自肘前一尺,为阴之位,鱼际后一寸,为阳之位。太阴动脉,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后不及肘中横纹九寸,故古人于寸内,取九分为寸;尺内,取一寸为尺,以契阳九阴十之数。《脉经》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论》云: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 之分,手少阳脉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后寸口动脉,经渠之次,肺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地,手阳明也(手大指次指后锐骨下动脉,神门之次,心经脉气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阴也(气冲下三寸动脉,五里之分,肝经脉气所行也,卧而取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是也);下部地,足少阴也(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之分,肾经脉气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阴也(鱼际上越筋间动脉,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乃得,脾经脉气所行也,若胃气欲候者,当取足跗上之冲阳)。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神脏五,以五脏藏神故曰神脏;形脏四,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共为九脏。)

按:此上古三部九候诊法,以人身上中下三停分三部,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也。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法而应乎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按:此越人专以寸口寸关尺为三部,三部俱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合成九也。今人之所遵守者,以其简捷不复知有古法矣。

附十二经动脉

手太阴肺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

手阳明大肠脉,动合谷、阳溪。

足阳明胃脉,动冲阳。(在足大趾次趾陷中,为内庭,上内庭五寸,是即仲景所谓足太阴脾脉,动箕门、冲门。(在期门下尺五寸。)

手少阴心脉,动极泉。(臂内腋下筋间。)

手太阳小肠脉,动天窗。(在颈侧大筋间,曲颊下。)

足太阳膀胱脉,动委中。(在膝后。)

足少阴肾脉,动太溪。(在踝后跟骨上。)

手厥阴心包络,动劳宫。(在掌中屈中指尽处。)

手少阳三焦脉,动禾 。(在耳前。)

足少阳胆脉,动听会。(在耳前陷中。)

足厥阴肝脉,动太冲、五里、阴廉。

六部脏腑分属定位

《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中者,即关脉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即寸脉也),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即心包络);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李士材曰:《内经》出胸腹膈三字,配寸关尺,腑不及胆者,寄于肝也;不及大肠小肠膀胱者,统于腹中也。

张路玉曰:寸关分左右,尺独不分者,一皆主乎肾也,肾为先天一气之始,故首言也。

徐春甫曰:内外每部,有前后半部之分也,脉之上至,应前半部为外;脉之下至,应后半部为内(一指前后分内外)。概而言之,脏腑近背之阳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阴位者,以后半部候之。

张景岳曰:观易卦六爻,凡画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则其上下内外之义明矣。又有以浮取为外,沉取为内,于义亦通。

滑伯仁曰: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

《灵枢》曰:宗气出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上焦在于膻中,中焦在于中脘,下焦在于脐下阴交。故寸主上焦,以候胸中;关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

此定诊也。(此三焦分诊于寸关尺也。)

慎庵按:以上诊法,五脏定位,出于《素问》。三焦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是一大腑,故《经》名孤腑,当依上中下,分诊于寸关尺,是从《灵枢》也。膻中即心包络。《经》云:诸邪之命门在十四椎之下,下至上,在七椎之上,介乎两肾之中,正当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极,名为丹田,是先天真阳之窟宅,而为肾经之 穴,故候右尺之元阳,即所以候命门也。至于六腑经文,首揭胃腑,余俱略而不言,但以胸膈腹三字该之者,以胃为十二经脉之化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顾胃腑于诸经,岂不重而且大乎?此皆本之于《内经》,为诊家之定法,历万世而不移易者也。余大小肠、胆与膀胱四经部位,未经《内经》指明,致启后世之疑,议者纷纷不一。以胆属木,而附于肝,分属左关同诊。膀胱与肾俱属水,分诊于左尺。至大小肠二腑,或从两寸,或从两尺,未有定诊。余着《存疑》一则,附见于后,就有道者正焉。

存疑

(见后附余)

下指法

卢子由曰:诊法多端,全凭指法捷取。盖人之中指,上两节长;无名食指,上两节短,参差不齐。若按尺,排指疏,则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关尺之界分。齐截三指,斯中指翘出,而节节相对,节无不转,转无不活,此别左右,分表里,推内外,悉五层,候浮中沉,此三指法也。以中指并齐食指,去无名指;以中指并齐无名指,去食指,亦节无不转,此衡寸口,权尺中,齐上下,推下上,推上下,均前后,两指法也。至若左人迎,右气口,候十二脏腑定位,如以右食指,切左寸脏心,腑小肠;右中指,切左关脏肝,腑胆;右无名指,切左尺脏肾,腑膀胱;如以左食指,切右寸脏肺,腑大肠;左中指,切右关脏脾,腑胃;左无名指,切右尺脏命门,腑三焦,(此遵古诊,惟此右尺不可依此,当遵前条经文。)咸用指端举按,别脏别腑,此单指法也。虽可三指并齐,及其定位,专指举按,固得其真,不若独指之无牵带,别有低昂也。第惟食指肉薄而灵,中指则浓,无名指更浓且木,是必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中之脊,无论洪大弦革,即小细丝微,咸有脊焉,真如目之视物,妍丑毕具,故古人称诊脉,曰看脉,可想见其取用矣。每见惜指甲之修长,用指浓肉分,或指节之下,以凭诊视者,真不啻目生颈腋胸胁间矣。

下指有轻重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豆也)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滑伯仁曰:取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按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附于肉下,近于筋骨间,阴也,脏也,亦肾肝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候之,其脉得于肌肉间者,阴阳相通,中和之象,脾胃之应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所谓寻也。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一云:举必先按之,按则必先举之,

诊视大法

《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脉不得中,而有过失也。)

凡诊先以三指齐按,所以察其大纲,如阴阳表里(统体而言),上下来去,长短溢脉覆脉之类是也。后以逐指单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经脉频率,以审胃气,分表里寒热虚实,辨气分血分,阴阳盛衰,脏腑所属。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断病,何部异于众脉,便属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极者,以决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平人气象论》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以脉之理微,非静心神,忘外虑,均呼吸,不能得也。故人之息未定,不可以诊;己之息未定,亦不可以诊。夫意逐物移,念随事乱,谓能察认隐微,有是理乎?故必虚其心,静其志,纤微无间,而诊道斯为全矣,保不失也。

七诊

《三部九候论》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张注云:谓其或在上,或在下,或在表,或在里之不同也),独陷下者病。(沉伏不起也。)

《举要》云: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中以候胃气。上下,即寸与尺,此概两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一说上下左右,即

《脉要精微论》所云,左外以候心,右外以候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节与前诊视大法参看。)

脉审上下来去

《脉要精微论》云:上盛(寸部)则气高(邪壅于上为厥巅疾(厥阳巅顶之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去声)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上下皆指寸尺而言,恶字入声。)

张仲景曰:初持法,来疾去迟,此由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滑伯仁曰:脉有上下来去至止,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

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吴鹤皋曰:脉有上下,是阴阳相生,病虽重不死;脉有来去,是表里交泰,病虽重必起;脉无上下来去,死无日矣。汪子良曰:来以候外,去以候内。来实去虚,主病在外;来小去大,主病在内。

推求上下内外察病法

《脉要精微论》云: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

张注云:推音吹,诸释作推展之推者,非也。此言察病之法,当推求于脉,以决其疑似也。

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于外矣,然脉则沉迟不浮,是在内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积也。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张云:凡病若在里,而欲推求于内矣。然脉则浮数不沉,是在外而非内矣,故知其身之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张云:凡推求于上部,然脉止见于上,而下部则弱,此以有升无降,上实下虚,故腰足为之清冷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张云:凡推求于下部,然脉止见于下,而上部则亏,此以有降无升,清扬不能上达,故为头项痛也。或以阳虚而阴凑之,亦为头项痛。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张云:按之至骨,沉,阴胜也。脉气少者,气血衰也。阳气衰而阴气盛,故为是病。

因形气以定诊

《汇辨》云:人之形体,各有不同,则脉之来去,因之亦异,不可执一说,以概病情也。何则?肥盛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瘦小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之人,五至方为平脉;性缓之人,四至便作热医。(此句未妥,亦须合症而诊。)

身长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见实强;南方之人,恒多软弱。

少壮之人,脉多大;老年之人,脉多虚。醉后之脉常数,饮后之脉常洪。室女尼姑多濡滞,婴儿之脉常七至。故《经》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死。更有说焉,肥盛人虽曰浮洪是其常,使肌肉过于坚浓,则其脉来,势不能直达于皮肤,反欲重按乃见,徒守浮洪之说,以轻手取之,则模糊细小,竟不能测;瘦小之人,虽曰沉数是其常,使肌肉过于浅薄,则其脉来,即呈于皮肤,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脉数是其常,当从容无事,亦近舒徐;性缓之人,脉迟是其常,值倥偬多冗,亦随急数。北人脉强是其常,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产,亦未必无软弱之形;南人脉弱是其常,或先天禀足,或习耐劳苦,亦间有实强之状,少壮脉大是其常,夭促者多见虚细;老年脉虚是其常,期颐者更为沉实。室女尼姑,濡弱者是其常,或境遇优游,襟怀恬淡,脉来亦定冲和。婴儿气禀纯阳,急数者是其常;或质弱带寒,脉来亦多迟慢。以此类推,则人固有一定之形气,形气之中,又必随地转移,方能尽言外之妙也。

脉审阴阳顺逆

《平人气象论》有云: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约注云:春夏洪大为顺,沉细为逆;秋冬沉细为顺,洪大为逆。男子左大为顺,女子右大为顺。凡外感症,阳病见阳脉为顺,阳病见阴脉为逆,阴病见阳脉亦为顺。内伤症,阳病见阳脉为顺,阳病见阴脉为逆,阴病见阴脉为顺,阴病见阳脉为逆也。

《灵枢?动输篇》云: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约注云:阳症脉宜浮大,小为阳症见阴脉;阴症脉宜沉细,大为阴症见阳脉。

张路玉曰:阴阳,死生之大端,不出浮大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之总纲。仲景言伤寒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可以推卒病之逆顺,亦可广诸病之死生。

孙对薇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表属阳,以活动为性体,而有静顺之阴在内;里属阴,以静顺为性体,而有活动之阳在中,乃相依倚也。若表脉惟散尖洪大,里脉惟蹇迟细小,乃阴阳不相和。各盛于本位,当收敛表阳,使根于内;温和里阴,使根于外。有表涩下,而里冲上者,在外为阳气不升,在内为阴火冲发;有表蹇涩,而里洪数者,此阴乘阳,阳乘阴也。又云:尖数在下,而不见平阔之体,此阳极也,当下之;平阔在上,而不见尖数之体,此阴胜也,当升之。

脉有五逆

《灵枢?玉版篇》云:诸病皆有逆顺。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冷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皆为阴症见阳脉)。咳且溲(小便)血,脱形,其脉小劲(小不宜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小不宜疾),是谓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上溲血(下),形肉脱(外),脉抟(内),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虚而火盛),是四逆也。咳呕,上腹胀(中),且餐泄(下),其脉绝,

《灵枢?五禁篇》曰:何谓五逆?热病脉静(阳症见阴脉),汗已出,脉盛躁(病不为汗衰),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凝血),血

四塞脉

《至真要大论》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

吴注云:言脉虽待时而至,若春至而全无冬脉,夏至而全无春脉,己虽专王,而早绝其母气,是五脏不相贯通也。

又曰: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吴注云:一部而参见诸部,此乘侮交至也。既见于本部,复见于他部,此淫气太过也。未去而去,为本气不足,来气有余;去而不去,为本气有余,来气不足。王注:复见,谓再见已衰、已死之气也。

脉贵有神

李东垣曰:脉之不病,其神不言,当自有也;脉既病,当求其中神之有与无焉。

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热而有神,当泄其热,则神在焉;寒而有神,当去其寒,则神在矣。寒热之脉,无力无神,将何恃而泄热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将何依以生,所以十亡八九。故经曰:脉者血气之先,血气者人之神,可以不谨养乎?可不察其有无乎?按东垣此论,深达至理,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恐不足尽有神之妙。王执中曰:有神者,有力中带光泽润滑也,于解进矣。萧子 歌云:轻清稳浓肌肉里,不离中部象自然,则又有进焉。

脉贵有根

《难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胸腹有物填塞,故吐之则愈,若无物可吐,则阴绝于下也)。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草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木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言其能建中立本,育气固形,使诸邪不能伤其身,守其内而卫其外者也,故云)。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

脉无根有二说

《汇辨》云:一以尺中为根。叔和云: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盖因其有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安望其发生乎?一以沉候为根。《经》曰,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为有表无里,孤阳不生,盖阴阳互为其根,使阴既绝矣,孤阳岂能独存乎?尺为肾部,而沉候之六脉,皆肾也(滑氏曰:沉候亦肾肝之应,见前)。要知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属肾水涸绝,而无资始之原,宜乎病之重困矣。

浮中沉候五脏说

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则与叔和之守寸关尺,寄位以候五脏六腑之脉者,不大相径庭乎?岂知宗正亦从经文诸浮脉无根者皆死之句悟入,遂谓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心肺居于至高之分,故应乎浮;肝肾处乎至阴之位,故应乎沉;脾胃在中,故以中候候之。然能与叔和之法,参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冲阳、太溪、太冲三脉)

《汇辨》云:凡伤寒危迫,手脉难明,须察足脉。不知者竞相哗矣,予请陈其说焉。

《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而本有先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而太溪一穴,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此足少阴所注为 地也;后天之本在脾,而冲阳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此足阳明所过,为原之地也。诊太溪以察肾气肝,在足指本节后二寸陷中。盖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又妇人主血,而肝为血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

脉以胃气为本

《玉机真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终始篇》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是皆胃气之谓。)

张景岳曰:大都脉代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便是胃气之脉。

《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秋病至秋而病,以胃尚存;今病,即病也,无胃气故也,余仿此。)

《玉机真藏论》云:胃者五脏之本。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无胃者,非无胃也,邪夺之也,邪夺之,则胃不至,而真脏反至也)

凡脉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此真胃气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