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奇症汇>

《奇症汇》口·

夏子益《奇疾方》云∶有人病卧床,四肢不能动,只进得食,好大言说吃物,谓之失说物望病。治法∶如说食猪肉时,便云你吃猪肉一顿,病者闻之即喜。遂置肉令病患见,临要却不与食,此乃失说物望也。当自睡中涎出便愈。

〔源按〕此症为阳盛于内,故好大言,而善说吃物。且阳盛则气壅,气壅则脉络不利,故四肢不能举动。治法∶说所食之物,而即许食之,使病患心喜。即经所谓喜则气散。

然置物令见而却不与食者,所谓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但使其望见彼见所喜之物,而不得食,故便能使口中涎出。盖涎即痰也,痰即火,火即气,同物而异名。涎出则气自衰,而病自愈也。

又云∶有人患口鼻出腥臭之水,以碗盛之,状如铁色虾鱼,如粒米大,走跃不住。以手捉之,即化为水。此肉坏也,任意馔食鸡肉自愈。

〔源按〕此症因口鼻所出腥臭之水,而名肉坏。良由患毒于内膜之处,因化肉如脓若水,故所出之水腥而臭也。以碗盛之,状如铁色虾鱼,亦由患肾脏所属之分使然。盖肾属水,其色黑,得肾脏之气所化,故色如铁,而状如水族之物也然。此水何故不从内下?此乃感人气血之灵,故能走跃水中。所以得随上升之气,从口鼻而出。若捉之又即化为水,此气散故也。凡毒从肺气所化,其脓色多白。盖肺属金,其色白,得从化而为白也。此毒生于内膜,在肾脏所属之分,非肺之当令,故即随是脏之气所化,以得是脏所属之色也。鸡肉补虚温中,而又能攻毒。盖至阴之毒,非攻不可,攻之则毒散,即《内经》所谓其治宜毒药是也(俗蒸鸡汗发痘疮,其效立见,此攻毒之验也)。

又云∶有人患口中生肉球,有根如线五寸余,如钗股。吐出乃能食物,捻之则痛彻心者,麝香研末一钱,水服之,日三,自消。

〔源按〕此症口生肉球,而但云口内,此必生于舌。经云∶心脉系舌本,脾脉络舌旁,系舌下,凡舌病,皆心脾二经之所致也。故捻之痛应于心。此由脾土不利,经脉不顺,而有是患。所谓子病母亦病,而又实者当泻其子。故但用麝香入脾治肉之味,通其土气,开其经络,则怪肉消而病自愈也。

又云∶有人忽气上喘,不能言语,口中流汁,吐逆,齿皆摇动,如欲脱状。气喘转大,闷绝复苏,名曰∶伤寒并热霍乱。用大黄人参各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自安。

又云∶有人饮油至五斤方快意,不尔则病。此是发入于胃,气血裹之化为虫也。雄黄半两为末,水调服之,虫自出。

《奇病方》云∶有人患唇上生疮,久则疮口出齿牙于上唇者,乃七情忧郁,火动生齿故也。方用柴胡白芍当归、生地各三钱,黄芩一钱,天花粉二钱,白果十枚,水煎服。外用冰片一分,僵蚕一钱,黄柏炒,三钱共为末,掺之齿自消也。

张鸡峰《备急良方》云∶有人患牙齿日长,退场门难食,名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

搜神记》云∶桓宣武有一督将,因时病后虚热,便能饮馥茗一斛二斗乃饱。若减升合,便以为不足。后有客造之,更进五升,乃大吐一物,如升大有口,形质缩绉,状似牛肚。客乃令置之盆中,以斛二斗馥茗浇之,此物 之都尽而止,觉小胀。又增五升,便悉混然从口中涌出,既吐此物遂瘥。或问此何病,答曰∶此病名斛茗瘕。

东坡《物类相应志》云∶齐谐记载江夏安陆县,隆安中有人姓郭,名垣。得天行病后,遂能大餐,每日食至一斛,五年家贫,行乞于市。一日大饥,至一园,食薤一畦,大蒜一畦,便闷板卧地。须臾大吐,吐一物如笼,渐渐缩小,有人撮饭于上,即消成水,而病遂瘳也。

酉阳杂俎》云∶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傍县,食兼数人,尤能食 。尝 味,未尝果腹。邑客乃网鱼百余斤,会于野处观其下箸。刘初食 数盘,忽似小哽,因咯出一骨珠子,大如豆,乃置于茶瓯中,以盘覆之。食未半,怪覆瓯盘倾,侧举视之,骨珠子已长数寸如人状,座客共观之,随视而长,顷刻长及人。遂摔刘,因相殴流血,良久各散走。一循厅之右,一转厅之左,俱及后门相触翕成一人乃刘也,神已痴矣,半日方能语。访其所以,皆不省之,刘自是恶 。

广异记》云∶句容县佐吏,能啖 至数十斤,恒食不饱。县令闻其善啖,乃出百斤,吏快食至尽,因觉气闷,久之吐一物,状如麻鞋。令命洗出安 所, 悉成水,医莫能名。令命小吏持扬州卖之,冀有识者试之,若有买者,当高举其价,看还几钱。有胡求买,增价至三百贯文,胡辄还之。初无酬酢,人谓胡曰∶是县令句容家物,问此是何物。胡云∶是销鱼之精,亦能消腹中块病。患者以一片如指端,绳系之置病所,其块即消。我本国太子,少患此病,父求愈病者赏之千金。君若见卖,当获大利,令竟卖半与之。

宣室志》云∶永徽中徐爽有,每食生鱼三斗乃足。一日饥,作 未成,忍饥不禁,遂吐一物如虾蟆,自此不复能食矣。

《名医录》云∶虞侍郎,苏州人,平生喜食生鱼 。中年病腹坚,倒身不得,每发病疼痛几死,累治不效。一善医切脉曰∶侍郎右关脉伏,伏为积聚,有生冷之积,成瘕在腹,则疼不可忍,可以药取之,令用橄榄汁,吞丸子药数粒,晚下利一盆许,是鱼 娄,前一截皆成鱼矣,从此遂安。

《说渊》云∶陆 吴郡人,自幼嗜面食,食愈多而质愈弱,胡人以药吐一虫,长二寸许,色青状如蛙,此名消面虫,实天下之奇宝也。其说甚异,不具述。

玉田隐者云∶一女子忽嗜河中污泥,每日食数碗方快。有一医用壁间败土,调水饮之遂愈。丹溪云∶吃泥,胃气热也。用黄芩白术茯苓、软石膏煎服。

《杨氏经验方》云∶益昌伶人刘清啸一娼,名曰花翠,年及逾笄,好食生米。惠民局监赵尹,用苍术,米泔水浸一宿,锉焙为末,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汤下,日二服,两旬而愈。此症因食生熟物留滞肠胃,遂至生虫。久则好食生米,否则终日不乐,至憔悴萎黄,不思饮食,以害其生。

医说》云∶昔慎恭道,肌瘦如劳,唯好食米。缺之则口出清水,食之顿便如常,众医莫辨,有蜀僧道广,以鸡矢同白米合炒为末。以水一钟调服,良久吐出如米形,即瘥。

又云∶汪丞相徽之,祁门人,平日好食动风物,性尤嗜蟹,或作蟹 、蟹签,恣啖之。一日得风热之疾,齿间壅出一肉,渐大胀塞,口不能闭,水浆不入,痛楚待尽。已而有一道人言能治此疾,丞相命医之,不日而愈。其法用生地黄汁一碗,猪牙皂角数挺,火上炙令热,蘸生地汁令尽,末之。

敷壅肉上,随即消缩。

《圣济录》云∶有人患时复呕吐,腹中有水声者,此酒癖也。川芎三棱炮,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葱白汤下。

镇阳有士人嗜酒,日当数斗,至午夜饮兴一发,则不可遏,一夕大醉,呕出一物如舌,视无痕窍,至欲饮时,眼偏其上,矗然而起,家人沃之以酒立尽,至常日所饮之数而止,士人由是恶酒。

一人自幼好酒,片时无酒,叫呼不绝,全不饮食,日渐羸瘦。或执其手缚柱上,将酒与看而不与饮,即吐一物如猪肝,入酒内,其人自此遂恶酒。

异苑》云∶宋元嘉中,有人食鸭成 瘕,以秫米研粉调水服之,须臾烦躁,吐出一鸭雏而愈。孙真人云∶如食鸭肉成病,必胸满面赤,不食,以秫米泔水一盏饮之。

《疮疡经验》云∶有人病冷痰,医用大蒜一枚煮服,吐一物如升大,外痰包裹,开视之,乃鸡雏也。再服,吐十三雏而愈,病名鸡瘕。此因食白沦鸡过多故也。

泊宅编》云∶洛阳李敏求赴言东吴。其妻牙疼,每发呻吟,不堪忍。用钗股按置牙间,少顷银色辄变黑,此毒瓦斯所致。沿路屡医,殊无一效。嘉禾僧会海,为制一物,服之半年,所苦良已。后因食热面又作,坐间作汤,以进一服而愈。其神速若此。视药之标题初不着明,但云活血凉血而已。敏徐扣之,知是四物汤,盖血活则凉,何由致壅滞以生疾。

儒门事亲》云∶一男子病口疮数年,上至口,中至咽,下至胃脘皆痛。不敢食热物,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黄连解毒汤,不十余日皆释。

《纲目》云∶有人患口唇紧小,不能开合饮食,不治杀人。以白布作大炷安刀斧上,烧令汗出,拭涂之,日三五度,再以青布烧灰酒调服。

〔源按〕经云∶肝督冲任四脉,皆络唇者也。一有受邪,则唇亦为之病,风则动,寒则紧,燥则干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涩而无血色。治法内理脾胃,外敷以药,无不愈。乃前案所治,外用铁物取汗,制肝经之毒,内服青布烧灰,解毒而兼去风。此不独为寒所害,而更有风毒为患,治宜审症,不可执治。

《名医录》云∶隋有患者,尝肌而吞食,则下至胸,便即吐出。医作噎疾、膈气、翻胃三候治之无验。有老医任度视之曰∶非三疾,盖因食蛇肉不消所致,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疾者曰∶素有大风,尝求蛇肉食,风稍愈,复患此疾矣。遂以芒硝大黄合而服之,微泄利而愈。

丹溪治一妇,孕三月,吐痰水并饮食。每日寅卯时作,作时觉小腹有气冲上,然后膈痛而吐。面赤微燥,头眩卧不能起,肢疼微渴,盖肝火挟冲脉之火冲上也。一日甚,二日轻,脉和,右手寸高,药不效者,将二月余。用沉香磨水,化抱龙丸一服,膈宽气不上冲,二三服吐止,眩减而安。

一人患气上冲,口出如烟雾,耳内常鸣,此冲脉逆上。与八物汤,加炒黄连二分,黄柏三分,数剂而愈。

张子和治一人,年二十余岁,病患口中气出如登厕,虽亲戚莫肯对语。戴人曰∶肺金本主腥,金为火所乘,火主臭,应便如是。久则成腐,腐者肾也,此亢极反兼水化。病在上,宜涌之。以茶调散涌去其七,夜以舟车丸、浚川丸五七行,比旦而臭断。

罗谦甫治韩子王父,年愈六旬,病消渴,至冬反添燥热,须裸袒,以冰水喷胸腋乃快。日食肉面数回,顷时即饥,如此月余。罗诊得脉沉细而疾,以死决之。子玉泣曰∶病固危笃,君尽心救之,则死而无恨。罗曰∶夫消之为病,其名不一,曰食 、曰消中、曰宣疾。此高粱之所致也。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自汗小便数,故饮一溲二,胃热则消谷善饥,能食而瘦。王叔和云∶多食亦饥,虚是也。此病仲景所谓春夏剧,秋冬瘥,时制故也。令尊今当瘥之时反剧,乃肾水干涸,不能制其心,而独旺于不胜之时,名曰真强,乃孤阳绝阴者也。且人之身为主,天令为客,此天令大寒,尚不能制其热,何药能及。《内经》云∶主胜逆,客胜从,正以此也。设从君治疗,徒劳而已。固辞而归,后易医与灸,数日而卒。

薛己治四明屠寿卿,孟夏,当门齿如有所击,痛不可忍。脉洪大而弦。薛曰∶洪弦相搏,欲发疮毒也。先用清胃散加白芷、银花、连翘,痛即止。至晚鼻上发一疮,面肿黯痛,更用前药加犀角十剂。肿至两额,口出秽气,脉益大,恶寒内热,此毒炽血瘀,药力不能骤敌。乃数砭患处与唇上,并刺口内赤肉,各出毒血,再服前药至数剂而愈。若泥尻神不行砭刺,或全仗药力,鲜不误矣。

吴江史生之内,每产后齿根皆动,必逾日乃止。复怀妊临月,时薛偶至,言及此症,留十全大补汤二剂,令产后煎服,齿不复动矣。

一妇年三十余,忽不进食,日饮清茶、水果,三年余矣。薛为脾气郁结,用归脾汤加吴茱萸四剂,遂饮食如常。

若人脾胃虚而不饮食,当以四神丸治之。

孙东宿治叶润斋,年四十,心膈嘈杂,好啖肉,一日不能缺,缺即身浮力倦,神魂无措,必急得肉乃已,见则大嚼,及入腹,腹又大痛,痛极则吐酸水稠涎,然后定。稍定,又思肉啖也。其痛苦之态,叫喊之厉难状,见之酸鼻。或有谕之曰∶与其好肉而受痛,孰若绝肉以无楚也。久病脾虚,肉入难化,故使作痛,此妇人女子且知之,汝丈夫独不慎何哉?

润曰∶何吾岂不知绝肉之为愈也?盖痛虽苦尚能熬,若嘈杂则遍身淫淫苏苏,左右无可奈何,手足无所把捉,顷刻不能自存,有近于死不能熬,急需食肉少苏。吾岂纵口求痛哉?不得已也。孙诊其脉,大小不等,观其色,唇红脸黄。孙曰∶据色脉,乃虫症,非祟也。予能殛之,先与雄黄丸一服,不瘳。改用腻粉五分,使君子一钱,为末,用鸡子打饼,五更空心饲之。辰刻下长虫十条,内有二大者,长尺有咫,自首贯尾皆红。下午又下小虫百余,自此再不喜肉,而嘈杂良愈。

崇祯时,武林姚应凤,有一人患左唇生一红痣,别无他苦,姚视之曰∶此齿荩也,三年必死。其人怒不应。三年齿溃,诣求救,谢曰∶君天谴也,不能过期矣。

当湖江希生内政,中年时,每食猪肉即身体战栗,屡易不效。后因他病,服逍遥散数剂,旧患亦愈。汪时在燕京蒋相国家,予过之,言及此症,并问其故。予曰∶《素问》云∶诸禁鼓栗,皆属于火。症由食猪肉战栗,此肝胆素有郁热故也。因食发风动气之味,徒引动其病,而不能力开其郁,故每食即发。逍遥散乃开郁散火之剂,所以偶服得愈。

或问前症,每因食物动其内火,而何以内火动,即战栗乎?予曰∶素注云,火性就燥,内热即甚,卫外之阳,皆凑入内,故外反鼓栗。此症因食物引动其火,至内火益炽,乃卫外之阳,以就火性之燥,皆凑入内,其重虚其外,故即战栗。移时火伏气静,而卫阳复回,病愈如故。

一妇不月,发热嗽痰如墨,疏表转甚。脉之而尺倍数。症由经水逆上,痰血相混。因火极似水,故色黑,而治表反剧。经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盖汗即血之液,病失血,后发其汗,血汗两伤,此即两死,无两生也。兹当四物汤加知、柏、牛膝服四剂,经至而愈。

乙酉春,有绍兴杨石林云漕白一人,忽患腹大痛,约二日许,糖粕悉从口出,医无措剂。适有医云∶此阴阳错乱,肾气逆上,用茯苓五钱数服而愈。后又有患者,服之亦随愈。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分水煎服。

抱龙丸胆星(一两)天竺黄雄黄辰砂(二钱)麝香(少许)

上为末,煮甘草汁,丸弹子大,阴干。每服一丸,气喘有痰加枯矾。

八物汤

生地当归(各三钱) 芍药(二钱)川芎(一钱五分)木香(五分)槟榔枯楝延胡索(各一钱)

水煎。

茶调散瓜蒂茶叶为末,每服二钱,齑汁调服,取吐。

舟车丸黑牵牛(四两,炒)大黄(一两,酒浸)甘遂(面裹煨)大戟(面裹煨)芫花(醋炒)青皮(炒)橘红(各一两)木香(五分)轻粉(一钱)

水丸。

浚川丸黑牵牛(二两)芒硝(一两)郁李仁(一两五钱)大黄(一两)甘遂(五钱)轻粉(五分)

水丸姜汤下。

清胃散升麻(五分) 生地黄丹皮黄连当归(各三分)

水煎服。

逍遥散(此方加熟地名黑逍遥散)柴胡薄荷当归白芍陈皮甘草茯苓白术加姜煎。

归脾汤人参白术(土炒)茯神枣仁(炒)龙眼肉(各二钱) 黄 (炙,一钱五分)当归远志(各一钱)木香甘草(炙,五分)

姜枣煎。

四神丸

破故纸(四两,酒浸、炒)五味子(一两,炒) 肉豆蔻(二两,面裹炒)吴茱萸(一两,盐汤泡)

大枣百枚,生姜八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捣丸每服二钱,盐汤下。

四物汤(见头门)

十全大补汤(见手足门)

六君子汤(见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