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论纲目>卷首

《伤寒论纲目》卷首·

[卷首·总论] 脉症总论

鳌按。仲景自序云。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仲景原书固合伤寒杂病而为一也。迨叔和编次。始分伤寒杂病为两书。于本论削去杂病。然论中杂病。留而未去者正多。于是仲景原书。后人不得一见。叔和后。注释者不下什百家。又各以意颠倒。纷纭传会。更兼日久残阙。仲景之原文益失。仲景之书益难读矣。鳌今辑伤寒论纲目。分条析款。各循六经分次。而其论有不得分属六经者。因辑脉症总论、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六篇冠于前。以为卷首。又辑诸寒热症、阴阳易、劳复食复、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阴阳交、瘥后诸病、妇人伤寒十篇。次于六经之后。实不免剪缀割裂之讥。然仲景原书。既不复睹。而苟可以发明仲景之书之旨。将质诸冥冥。仲景当亦曲恕。而不以剪缀割裂为余首罪也。阅者其更谅之。

【纲】仲景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目】朱肱曰。太阳、阳明、少阳。皆阳症也。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治太阳伤风寒也。

大柴胡汤、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汤。治阳明伤寒也。小柴胡汤。治少阳伤寒也。其他药。

皆发汗吐下后症也。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即为阳毒。当以酸苦之药投之。令阴气复而大汗解。

如苦参、大青、葶苈、苦酒之类。皆复其阴气也。微止用苦。甚则兼用酸苦。折热复阴。若热极发厥。阳症似阴者。当以脉别之。太阴、少阴、厥阴。皆阴症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干姜甘草汤。大段重者。四逆汤。无脉者。通脉四逆汤。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复阳气而大汗解。如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苦。若阴极热躁。阴症似阳者。亦当以脉别之。

戴原礼曰。凡治伤寒。须辨阴阳二候。阳经有三。阴经亦有三。经之阴阳。以脏腑言。腑阳、脏阴也。病之阴阳。乃是外邪之阴阳。阴气阳气也。病在太阳。则热在皮肤之分。翕翕怫怫而热。便有头疼恶寒体痛。其脉浮紧。病在阳明。则热在肌肉之分。或壮热。或热。或蒸蒸热。便有头额痛。或潮热自汗。其脉长大。病在少阳。则必半表半里之热。或往来寒热。便有头角痛。口苦。

呕而胸满胁痛。其脉弦数。病在太阴。则手足渐冷。脉息渐沉。或自利腹满。呕吐不渴。病在少阴。虽发热。手足自冷。其脉沉细。病在厥阴。则手足厥冷。甚则舌卷唇青囊缩。其脉微缓。三阴症。虽肌表有热。以手按之。则不甚热。阴甚者。则冷透手也。阴阳二气。皆能犯脏腑。故阳气犯太阳。则为伤风。恶风而有汗。阴气犯太阳。则为伤寒。恶寒而无汗。在太阳未得解。转入阳明少阳二经。则纯乎阳。不如太阳之易治。若阳气未能罢。以次传入阴经。则为阴中之阳。盖缘阳经之阳气。来入阴经。虽有自利欲寐。唇青厥冷。舌卷囊缩等症。亦不可妄投热药。宜泻其阳之在阴经也。若阳病下之太过。阳气已脱。遂变为阴。所谓害热未已。寒病复起。或初得病便是阴症。此是阴中之阴。盖缘阴气攻阴经。阴自得传。非自阳经传来。只当以温药回其阳。故阳入阴者变阳以救阴。阴入阳者用阳以救阳。二者不可不辨。有伤寒正病。有伤寒杂病。伤寒杂病者。难以正病治。

如病患症状不一。有冷有热。阴阳显在目前。当就其中大节先治。其余症则徐治。然亦不可用独热独寒之剂。又如呕渴烦热。进小柴胡汤。呕渴烦热止矣。而下利不休。以小柴胡为非。则呕渴烦热不应止。以为是。则下利不应见。吐利厥逆。进姜附汤。吐利厥逆止矣。

而热渴谵语。昏不知人。以姜附汤为非。则吐利厥逆不应止。以为是。则热渴谵语不应见。此亦伤寒杂病。虽无前项冷热二症显然并见之迹。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潜伏其间。未即发见。用药一偏。此衰彼盛。医者当于有可疑之处。能反复体认。无举一废一。则尽善矣。

楼全善曰。素问云。脉从而病反。言症似阳者。脉亦从症似阳。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阴者。

脉亦从症似阴。而其病反是热也。故皆反其脉症施治。如身热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阴症似阳也。身热者。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面戴阳者。下虚故也。若不知脉。误谓实热。

反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故仲景少阴症面赤者。四逆汤加葱白治之。

李氏杲曰。寒凉之药入腹。则周身之火得水则升走。阴躁之极。故欲坐井中。是阳已先亡。医犹不悟。复认为热。重以寒药投之。其死何疑焉。或因吐。因呕。因嗽而发躁。蒸蒸身热。如坐甑中。欲得去衣。居寒处。饮寒水。则便如故。振寒复至。则气短促。胸中满闷。甚则口开目瞪。

声闻于外。而涕泪涎痰大作。其发躁须臾而已如前。六脉弦细而涩。按之而虚。此大寒症也。以辛寒甘寒。大泻南方。北方则愈。

张氏介宾曰。伤寒纲领。惟阴阳为最。有纯阳症。有纯阴症。当宜分治也。又有阴阳相半症。

如寒之即阴胜。热之即阳胜。或今日见阴。而明日见阳。或今日见阳。而明日见阴。然以阴变阳多吉。以阳变阴多凶。凡病患开目、喜明、欲见人、多谈者。属阳。闭目、喜暗、不欲见人、懒言者。

属阴。论曰。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又曰。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此阴阳乃以寒热为言也。阳盛阴虚。言内热有余而外寒不甚也。

夫邪必入腑。然后作热。热实于内。即阳盛也。故再用温热以汗之。则死矣。阳虚阴盛。言寒邪有余而郁热未深也。夫邪中于表。必因风寒。寒束于外。即阴盛也。故妄用沉寒以下之。则死矣。所以阳盛者。

用桂枝则毙。阴盛者。用承气则亡也。

鳌按。三阳病。俱有不发热者。便是发于阴。三阴病。俱有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

【纲】仲景曰。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滑、动、数。此名阳也。脉沉、弱、涩、弦、微。此名阴也。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目】张介宾曰。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此古今相传之法也。然沉脉亦有表症。此阴实阳虚。

寒胜者然也。浮脉亦有里症。此阳实阴虚。水亏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单据浮沉。只当以紧数与否为辨。盖寒邪在表。脉皆紧数。紧数甚者邪亦甚。紧数微者邪亦微。紧数浮洪有力者。邪在阳分。即阳症也。紧数浮洪无力者。邪在阴分。即阴症也。以紧数之脉而兼见表症者。

其为外感无疑。即当解散。然内伤之脉。亦有紧数者。但其来有渐。外感之紧。发于陡然。以此辨之最切当。其有似紧非紧。但较之平昔。稍见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症。此其邪之轻者。或以初感而未甚者。亦多此脉。又不可见症而不察之也。若其和缓。而全无紧疾意。则脉虽浮大。自无外邪之症。陶节庵曰。夫脉浮当汗。脉沉当下。固其宜也。然其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谓邪热入腑。

大便难也。使大便不难。岂敢下乎。脉虽沉。亦有可汗者。谓少阴病。身有热也。使身不热。岂敢汗乎。据此。可见沉有表。浮亦有里也。伤寒之邪。实无定体。或入阳经气分。则太阳为首。或入阴经精分。则少阴为先。其脉以浮紧而有力无力。可知表之虚实。沉紧而有力无力。可知里之虚实。

中按而有力无力。可知阴阳之吉凶。所当问症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合参脉症。而知缓急先后者。乃为上工。诊法曰。浮脉为在表。凡脉见浮紧而数者。即表邪也。再加头项痛腰脊强等症。此即太阳经病。当求本经轻重为解散之。脉见洪长有力。而外兼阳明症者。即阳明在经之邪也。宜求本经之寒热散之。脉见弦数。而兼少阳之症者。即少阳经半表半里之病。宜和解而散之。沉脉为在里。病属三阴。但沉数有力。是即热邪传里也。若表症深入。而内见大满大实。阳邪热结等症。当下之。沉紧无力。而外无大热。内无烦渴等症。此阴症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呕吐腹痛泻利者。此即阴寒直中。宜温中。脉大者。为病进。

大因邪气胜。病日甚也。脉渐缓者。为邪退。缓则胃气至。病将愈也。故以大为病进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当详辨。如脉体本大。而再加洪数。此病进之脉。不可当也。如脉体本小。服药后渐见滑大有力者。此自阴转阳。必将汗解。乃为吉兆。盖脉至不数者。由气虚而然。无阳岂能作汗也。

柯琴曰。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迟数是脉息。总是病脉。而非平脉。二条。寸口兼两手六部言。三条。凡字不是承接语。阳脉指胃气言。所谓二十五阳者是也。五脏之阳和发见。故生。阴脉。指真脏言。胃脘之阳。不至于手太阴。五脏之真阴发见。故死。要知上条沉涩弱弦迟。是病脉不是死脉。其见于阳病最多。若真脏脉至。如肝脉中外急。心脉坚而搏。肺脉大而浮。肾脉如弹石。脾脉如啄距。反见有余之象。岂可以阳名之。若以胃脉为迟。真阴为数。岂不误人。

【纲】仲景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目】张介宾曰。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脉纯弦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热不解者死。脉沉细。手足逆冷。谵语妄言者死。脉症俱虚。而见谵妄者死。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魏荔彤曰。和而均平。在脉则无过不及。故大小浮沉迟数本皆病脉。至于三处同等则为和脉也。

曰脉病。以病时脉为问也。今见此诊。竟可以和脉答之。即或病寒。或病热。而脉已同等。阴阳和平。即病剧。亦直决之为愈而已。此辨脉察病进退之机也。

【纲】仲景曰。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目】李曰。三阴有中有传。故三阴最不可执。有宜下者。宜温者。自三阳气分。传入三阴。

谓之传经阴症。夫传非传入脾肾肝也。乃入三阴血分。胃与大小肠之腑也。仲景谓已入于腑。可下之是也。若不是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阴自受寒也。上症加之呕吐。

少阴自受寒也。又加小便清利。厥阴自受寒也。热药温之。犹恐或迟。阴阳一差。死生立判。虽然。传经直中。先贤发之尽矣。然岂无传变者乎。假如传经之际。轻生者。或食生冷。或犯房欲。

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气衰弱。阳症变为阴症。如俗所谓阳症归阴。仍宜直中寒症法治。故内经止言传变而不言直中者。盖言变则包直中。局方言传阴传阳。则不是。当言传阳变阴。夫传经为里热。

直中与变为里寒。临症察脉。直中三阳。传经三阳。病在于表。脉浮长弦。传经三阴。病在于里。

脉沉数实。直中三阴。病在于经。脉沉微缓。此表里虚实大小分焉。以阳为热。阴为寒也。

柯琴曰。此是阳邪自表入里之症。阴指里言。非指三阴也。或入太阳之本。而热结膀胱。或入阳明之本。胃中干燥。或入少阳之本。而胁下硬满。或入太阴。而暴烦下利。或入少阴。而口燥咽干。或入厥阴。而心中疼热。皆入阴之谓。

【纲】仲景曰。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病愈后。风邪留滞之症。十二日愈者。阴气复而自神清气爽。不须妄治也。

柯琴曰。不了了。余邪未除也。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仲景分别六经。各经各有中风伤寒脉症治法。叔和时。

太阳篇存者多而失者少。他经存者少而失者多。阳明篇尚有中风脉症二条。少阳经只症一条而不及脉。三阴俱有中风欲愈脉。俱无中风欲愈脉症。以伤寒论为全书。不亦疏乎。

鳌按。据柯氏说。知仲景当时。必六经皆有中风脉症治法。今既非完书。则此条亦不得强隶太阳矣。故特列于总论中。

[卷首·总论] 六经主症

鳌按。此篇非六经无归者。以并录六经之首。故亦列总论中。

【纲】仲景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目】李杲曰。治不可越经。假令治太阳阳明。不可遗太阳而只用阳明药。余仿此。用三阳经药解后。身反复重者。若烦。则是有阳明也。若不烦而反复轻者。知不传三阴也。不传三阴。则为解也。大抵三阴之体静重。与湿相同。伤寒五日后。发热无汗。谓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

谓内有水谷。故汗之。太阳禁忌。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是谓犯本。则邪气入里不能解。此犯之轻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动。动之是谓动血。此犯之重也。在表不可下。下之是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而恶风恶寒头痛。待表症悉罢。方可下之也。脉浮紧者。犯之必结胸。

脉浮缓者。犯之必痞气。战而汗解者。太阳也。不战有汗而解者。阳明也。不战无汗而解者。少阳也。若先瘥经。必不尔矣。太阳传阳明。其中或有下症。阳明症反退。而热兼不渴。却退显少阳症。

是知可解也。太阳知可解者。为头不痛。项不强。肢节不痛。则知表易解。阳明知可解者。为不发热恶寒。知里易解也。少阳症知可解者。寒热日不移时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时。

并气移于血。血移于气。是邪无可容之地。知可解也。病有里传表者。太阳病。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至于大实痛者。胃也。桂枝加大黄汤。己传戊所以为里传表。即名误下传也。伤寒误下。变无定体。杂病误下。变有定体。何则。伤寒自外而入。阳也。阳主动。杂病自内而出。阴也。

阴主静。动者犯之。其变无穷。静者犯之。其变止痞与腹胁痛而已。故变无穷者为重。痞与腹胁痛者为轻也。

李曰。太阳经症。头疼身热脊强。此太阳正病也。以后凡言太阳症。即头疼身热脊强也。凡言表症者。

亦即太阳症也。各经仿此。阳从下起。三阳之长曰太阳。脉尺寸俱浮。浮紧伤寒。浮缓伤风。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头者诸阳之会。气病则麻。血病则痛。身热者。寒客皮毛。郁闭其阳而后发热。虽人身正气。郁则为邪为热。热虽甚不死。盖伤寒始于寒而终成于热也。惟不发热而但恶寒者。邪发于阴也。或热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频数。或热结膀胱而溺涩。或汗多便难。或汗后不解。或汗漏不止。或过经不解。或蓄血发黄。或喘或吐。皆太阳所主。

鳌按。仲景立论。每经各举其主脉主症。以为一经之提纲。虽病有变迁。而苟未离此经。即不离此主脉主症。其大较也。

【纲】仲景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目】李杲曰。阳明症。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不恶风寒而自汗。或恶热。脉尺寸俱长。白虎汤主之。阳明禁忌。不当发汗。不当利小便。以竭其津液。致生蓄血症。惟当益津液为上。以其火就燥也。益津液者。连须葱白汤是也。汗多亡阳。下多亡阴。小便重利之。走气。三者之变虽异。亡津液一也。汗者。本所以助阳也。若阳受阴邪。寒结无形。须当发去阴邪以复阳气。所谓益阳而除风寒也。若阴邪已去而复汗之。反伤阳也。经曰。重阳必阴。故阳去自亡。汗多亡阳。此之谓也。下者。本所以助阴也。若阴受阳邪。热结有形。须当除去其败坏者以致新阴。所谓益阴而除火热也。若阳邪已去而复下之。反亡阴也。经曰。重阴必阳。故阴气自亡。下多亡阴。此之谓也。汗不嫌早。

非预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谓当午前为阳分。当发其汗。午后阴分。不当发汗。故曰。汗无太早。

汗不嫌早。是为善攻。下不嫌晚。非待久之晚。谓当巳后为阴分。当下之。巳前阳分。不当下。故曰。

下无太晚。下不嫌晚。是为善守。汗本亡阴。以其汗多。阳亦随阴而走。下本泻阳。以其下多。阴亦随阳而走。故曰。汗多亡阳。下多亡阴也。若犯发汗。多蓄血上焦。为衄。若犯利小便。多蓄血下焦。为发狂。其人如狂也。伤寒有九经。何谓也。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为六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是为三也。非九而何。阳明者。太阳少阳皆入于胃。

故曰正阳阳明也。前三经者。阳明自病。不入于里。谓之在经。不为正阳阳明矣。三阳从中治。

何谓也。太阳阳明。大承气汤。少阳阳明。小承气汤。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汤。以汗症言之。以少阳居其中。谓太阳症为表。当汗。阳明症为里。当下。少阳居其中。故不从汗下。以小柴胡汤从少阳也。以下症言之。阳明居其中。谓太阳经血多气少。阳明经气血俱多。少阳经气多血少。若从太阳下。则犯少阳。若从少阳下。则犯太阳。故止从阳明也。此三阳合病。谓之正阳阳明。不从标本。

从乎中也。缘阳明经居太少阳之中。此经气血俱多。故取居其中而不从太阳少阳也。阳明自病、调胃承气汤。三阳并病、白虎汤。是从乎中也。如何是入阴可下。答曰。阳入于阴者可下。非入太少厥阴之三阴。乃入三阳也。三阳亦非太少阳明之三阳。乃胃与大小肠之三阳也。三阳皆为腑。以其受盛水谷。传导有形。故曰。入乎阴也。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是也。仲景太阳阳明。大承气。少阳阳明。小承气。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是三阳已入于脏者。泄之也。太阴。桂枝汤。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当归四逆汤。是三阴未入于腑者。汗之也。

李曰。阳明夹于二阳之中。阳气盛极。故曰阳明。脉尺寸俱长。长而微洪。经病。长而沉数。

腑病。太阳脉静则不传。如脉数急欲吐者。此寒邪变热传于阳明。当二三日发。以其经中客邪。

故目痛鼻干。身热者。阳明主肌肉。邪甚则身前皆热。不眠者。烦盛津干。胃气不和也。太阳未罢者。发热恶寒。太阳已罢者。不恶寒而反恶热。

烦渴作呕。津干便硬。或即狂言。谓之正阳明。少阳阳明。胁满。不大便而呕。或瘀血发黄。或下血谵语。或胸烦懊。皆此经所主。然亦有里寒下利。或寒气结积而为痼瘕者。不可不知。

柯琴曰。阳明为传化之腑。当更实更虚。食入。胃实而肠虚。食下。胃虚而肠实。若但实而不虚。

斯为阳明之病根矣。胃实不是阳明病。而阳明之为病。悉从胃实上得来。故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之纲领也。阳明病外症。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纲】仲景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目】李杲曰。少阳症。胸胁痛。往来寒热而呕。或咳而耳聋。脉尺寸俱弦。小柴胡汤主之。

须各随仲景本条下加减用之。少阳忌发汗。忌利小便大便。故名三禁。汤乃和解之剂。若犯之。则各随上下前后。本变及中变与诸变不可胜数。宜详之。如何是半表半里。答曰。身后为太阳。是阳中之阳。阳分也。身前为阳明。为阳中之阴。阴分也。阳为表。阴为里。即太阳阳明二分。邪在其中矣。治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此乃治少阳之法也。太阳膀胱。水寒也。阳明胃经。燥也。邪在其中。近后膀胱寒水。则恶寒。近前阳明燥金。则发热。故往来寒热也。此为三阳之表里。非内外之表里也。俱不可认作宜下之里。故以此药作和解之剂。非汗非下也。邪在荣卫之间。谓之半表里也。太阳阳明之间。少阳居身之半表里也。五苓散分阴阳。膀胱经之半表里也。理中汤治吐泻。上下之半表里也。

李曰。少。初也。阳气初嫩。亚于阳明。故曰少阳。脉尺寸俱弦而滑数者。阳极发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阳受病。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风热上壅不利。则耳聋胁痛。寒热往来。不食。呕而口苦咽干目眩。若不呕吐而能食者。为三阴不受邪也。若身无大热躁闷者。阳去入阴无疑矣。似疟。妇人血结。皆此经所主。

柯琴曰。太阳主表。头项强痛为提纲。阳明主里。胃家实为提纲。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奇而至当也。盖口咽目三者。不可谓表。又不可谓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三者能开能阖。开之可见。阖之不可见。恰合枢机之象。故两耳为少阳经络出入之地。三症为少阳一经病机。兼风寒杂病而言。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纲】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目】李杲曰。太阴症。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时腹痛。脉尺寸俱沉细。

太阴病。可汗。可温。可下也。脉浮可汗。桂枝汤。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可温。四逆辈。此条虽不言脉。当知脉沉迟而弱。仲景理中汤丸。暨易老人参黄汤。其轻重或温或热。视人之强弱虚实所宜者选用之。太阴可下者。以本太阳症。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太阴也。桂枝芍药汤。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症。以其错下。脾传于胃。故为误下传。太阴禁忌。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则胸下结硬。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伤寒而脉浮缓。

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小便自利者。则不发黄。日久利甚。必止者。便硬。乃入腑传阳明也。

李曰。阴从天降。首曰太阴。在阳为表。在阴为里。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故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细无力。当温。太阴受病。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咽嗌。

故腹满或痛。而嗌喉下干燥。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温而渴者。为传经腑热。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为直中阴经。或因内伤饮食。冷气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阴乃三阳之终。三阴之始。阳经表气未尽。宜汗。半表里胸满多痰。宜吐。传经里热。宜下。直中阴经。宜温。

调脾胜邪。正在此关。

柯琴曰。阳明。三阳之里。故提纲属里之阳症。太阴。三阴之里。故提纲属里之阴症。太阴之上。

湿气主之。腹痛吐利。从湿化也。脾为湿土。故伤于湿。脾先受之。然寒湿伤人。入于阴经。不能动脏。则还于腑也。

【纲】仲景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目】李杲曰。少阴症。口燥舌干而渴。脉尺寸俱沉疾。大承气汤。沉迟。四逆汤。

太阴邪入于里。上接于心。与火俱化而克金。恶候或上气。死。入胃。脉沉细而疾。疾则大承气汤下之。下入于本。与水俱化而为寒。厥逆。或见身冷静重。脉沉细而迟。迟则四逆汤温之。疾虽可下。若疾而无力者。亦不可下。为阳将尽也。少阴症。口燥舌干而渴。身表凉。脉沉细而虚。泻心汤。此有形无形之药也。伤寒外症。全在下症。大热而脉反细小。不可下。泻心汤。少阴受病。

身凉无汗。体沉。或体轻。脉沉。有头痛。不厥。麻黄附子泻心汤。

其人病身热而烦躁不宁。大小便自利。其脉沉洪而无力。按之全无者。附子泻心汤。其人病上吐下泻不止。当渴而反不渴。其脉微细而弱。理中汤。渴而脉沉有力而疾者。五苓散。少阴病。发热脉沉者。必当汗。若缓汗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若微汗之。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下利。色青者。当下之。色不青者。当温之。口中和者。当温之。口中不和。干燥者。当下之。少阴脉沉细数。病为在里。忌发汗。脉微者。忌发汗。尺脉微弱涩者。忌下。麻黄附子细辛汤。体沉。加防己、苍术。胜湿也。体轻。加石膏、知母。乃胜热也。

李曰。少阴次于太阴。故曰少阴。脉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微无力。当温。少阴受病。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起于足心。贯肾。络于肺系。故舌干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痛腹胀。

或大便闭硬。不欲浓衣者。皆热入里之深也。若厥逆畏寒。欲吐未吐。腹痛自利。小便自利。或干呕亡阳。咽痛。脉微欲寐者。乃阴毒入脏之深也。或下利体痛咳呕者。水气也。或饮食入口则吐。

脉弦迟。厥逆心下实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脉沉。发热者。宜汗。盖有初得病。直攻少阴。不先自太阳传次而入也。

柯琴曰。三阳以少阳为枢。三阴以少阴为枢。弦为木象。浮而弦细者。阳之少也。微为水象。

沉而微细者。阴之少也。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日行二十五度。常从足少阴之间分行脏腑。今少阴病。则入阳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患意中。非实能寐也。与少阳提纲。各臻其妙。

鳌按。仲景论。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条。

旧本俱入太阳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条。旧本俱入少阴篇。

前人因有少阴症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而反用药不同之说。窃思头疼发热。固是太阳表症。然脉沉。已为在里。则此条当是初起属太阳。及既入里。虚阳之浮于表者虽仍发热。而寒邪据里。实属真阴难解。故脉沉。而必治以四逆也。曰反者。见得初起之时。头痛发热。脉宜浮而反沉。其非专属太阳明矣。故虽治以麻黄而终不瘥。必当以四逆救其里也。夫四逆者。少阴之剂。则此条当属少阴经症。不得以初起之太阳。遂列太阳篇中。并以为太阳脉似少阴也。至少阴病始得而无头痛。宜属少阴症矣。曰反热者。以寒邪尚在于表。但皮肤腠理郁闭为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间之热。而尤必用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其所以必温之者。以寒邪尚未入里。内未作热也。若寒入里。则必内热而外不热。当见吐利厥逆等症。不曰反发热矣。

【纲】仲景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李杲曰。阳中之阳水。太阳是也。为三阳之首。能循经传。亦能越经传。阳中之阳土。

阳明是也。夫阳明为中州之土。主纳而不出。如太阳传至此。名曰循经传也。阳中之阳木。少阳是也。上传阳明。下传太阴。如太阳传至此。为越经传也。阴中之阴土。太阴是也。上传少阳为顺。

下传少阴为逆。此为上下传也。如太阴传太阳。为误下传也。阴中之阳水。少阴是也。上传太阴为顺。下传厥阴为生。如太阳传至此。乃表传里也。阴中之阴木。厥阴也。上传少阴为实。再传太阳。为自愈也。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循经传。为发汗不彻。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太阳传少阳胆木者。

名曰越经传。为元受病。脉浮无汗。当用麻黄而不用之故也。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传里。

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汗不出。所以传也。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为元受病。脉缓有汗。当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当时腹痛。四肢沉重。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三阴脉不至于首。

惟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名曰循经得度传。

李曰。厥阴。阴尽则变。而厥逆生。盖传经至此已尽。无复可传。再传则逆于首经矣。脉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迟无力。当温。浮缓。病自愈。厥阴受病。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唇青舌卷而烦满者。胸中气满急也。或囊拳者。阴囊缩也。在女子则--急痛引小腹。此传经厥阴风热毒深于内也。肝木移热克脾。脾受贼邪。五脏六腑皆困。荣卫不通。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则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谵语者。内有燥屎也。仍宜下之。

或呕而发热者。和之。或发热恶寒如疟。囊不缩。脉微浮。微缓。胃之脉。脾气既全不受贼邪。

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寒热作而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胀身疼者。当先救表。而后温里。若下利清谷。

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干呕吐沫。或气冲心痛。吐蛔发热消渴。皆厥阴寒症也。宜温之。以上正文六言。乃万病之祖。非得之内经。不能六言包括无遗如此。凡言六经所见之症。即此三阳三阴经症也。凡杂病亦然。

柯琴曰。太阴厥阴。皆以里症为提纲。太阴主寒。厥阴主热。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厥阴为阴中之阳也。

鳌按。厥者。绝也。厥阴者。阴绝阳也。阴既绝阳。则本经所发。自无热症。其或有之者。厥阴之脉络于胆。皆少阳相火所化令也。

[卷首·总论] 阴阳

【纲】仲景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目】许叔微曰。伤寒六七日。无热。脉沉紧而细。烦躁不饮水。此阴盛格阳也。当用附子霹雳散。饮水者不可服。

吴绶曰。阴症似阳。乃水极似火也。盖伤寒传变。误服凉剂。攻热太速。其人素本肾气虚寒。

遂变阴症。冷盛于内。逼其浮阳之火发于外。面赤烦躁。身微热。渴欲饮而不能饮。大便秘。小便淡黄。或呕逆气促、郑声、咽喉痛。所以状似阳症。如妄投寒凉即死。切其脉沉细微迟者。急用通脉四逆汤。倍参、附以接真阳。设或差迟。则阴盛阳衰。参、附亦不救矣。此与阴盛格阳例同。王太仆所谓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者。名阴盛格阳。非热也。阳症似阴。乃火极似水也。盖伤寒热甚。失于汗下。阳气亢极。郁伏于内。反见胜己之化于外。故身寒逆冷。神气昏昏。状若阴症也。大抵唇焦舌燥。渴饮便秘。溺赤涩。设有稀粪水利出者。此内有燥屎结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再审有失气极臭者。是也。脉虽沉。切之必滑有力。或时躁热。不欲衣被。扬手掷足。谵语。此阳症也。

轻者。人参白虎汤。或小柴胡合解毒汤。内实者。调胃承气汤。潮热者。大柴胡汤加芒硝。若大实大满。秘而不通。大承气汤。必审轻重而酌用之。此与阳盛拒阴亦同。王太仆所谓病患身寒厥冷。

其脉滑数。按之鼓击指下者。名阳盛拒阴。非寒也。

赵嗣真曰。仲景论阴虚阳盛。阳虚阴盛。理实深奥。经曰。邪气甚则实。精气脱则虚。因正气先虚以致邪气客之而为盛实。于是有阴虚阳盛阳虚阴盛之别。愚因括仲景之理而详说之。盖盛指邪气言。虚指正气言。阴阳虚盛。邪正消长之机也。且正气在人。阳主表而阴主里。邪气中人。表为阴而里为阳。若表之真阳先虚。故阴邪乘阳而盛实。表受邪者。阳虚也。脉浮紧。阴邪盛于外也。是谓阳虚阴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温剂。汗之则阴邪消。

温之则真阳长。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阴先虚。故阳邪入阴而盛实。里受邪者。阴虚也。脉沉实者。阳邪盛于内也。是谓阴虚阳盛。所以用承气峻苦之寒剂。下之则阳邪消。寒之则真阴长。邪去正安。故愈。以是知仲景主此二症。盖一指表症。一为里症。指邪正消长而言。

非兼言表和里病。里和表病。而谓之阴阳虚盛也。况和者。无病也。以和训虚。恐碍理。

李梃曰。概言之。三阳经病。即阳症。手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疼身热云云。三阴经病。即阴症。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阴阳俱有表里二症。阳症表里同归于热而已。阴症表郁似阳。入里则有传经直中之殊。大抵阳症之表。发热恶寒。清便自调。面光声亮。鼻息如常。手足温。阳症之里。

唇焦舌燥。爪甲红活。身轻易转。烦渴。掀衣。扬手掷足。大便硬闭。小便赤涩。脉浮洪数。用汗吐下和四法以治之。阴症之表。无热恶寒。面惨声短。鼻息气冷。手足厥逆。阴症之里。唇紫舌卷。

爪甲青黑。身重难转。不渴。引衣。卧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脉细沉微。每与阳症相反。

盖阳症自上而下。故初起有头疼。阴症则无也。阳症自外传入。故郁而为热。阴症则无热而反厥冷也。阳症扬手掷足。阴症则卧多蜷足。阳症内热而渴。阴症则不渴。阳症二便闭。阴症则二便清且利也。惟腹痛与呕。阴阳二症俱有。然阴脉沉微。凡言阳症。多得之风寒暑湿。邪生于太阳也。

凡言阴症。多得之起居饮食喜怒。邪生于少阴也。故云。伤寒挟内伤者。十居八九。此阴阳正病也。

阳邪不深。不能至于厥逆。阴邪不甚。不能至于烦躁。此水极似火。火极似水。谓之反化。亢极则害之义也。阳症潮汗秘赤满渴狂谵。甚则斑血喘急。然热极忽然热伏于内。故身寒四肢厥逆。状若阴症。但身虽冷而不欲近衣。神虽昏而气色光润。脉必沉滑而有力。此阳极似阴也。宜大柴胡下之。或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阴症厥冷吐利不渴静蜷。甚则咽痛郑声。然寒极忽然火浮于外。

发躁扰乱。状若阳症。然身虽烦躁。而引衣自盖。口虽燥渴而饮水不下。脉必沉细无力。此阴极似阳也。宜通脉四逆汤。从治者。反攻也。热药冷冻饮料。冷药热饮。或热药为君。而佐以凉药。或冷药为君。而佐以热药。亦非判然如庸医之差误也。借有热病服热药而愈者。必先服寒药过多。寒病服寒药而愈者。必先服热药过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乎。

张介宾曰。凡治伤寒。须先辨阴阳二症。若病自三阳。不能解散。而传入三阴。则寒郁为热。因成阳症。盖其初病。

必发热头痛。脉浮紧。无汗。以渐而深。乃入阴经。此邪自阳分传来。愈深则愈入。虽则阴经。亦阳症也。脉必沉实有力。其症必烦热炽盛。此当攻里。或清或下。随宜而用。若内不热。安得谓阳症乎。若初起本无发热头疼等症。原不由阳经所传而竟入阴分者。其症或厥冷。或呕吐。或腹痛泻利。或畏寒不渴。或脉来沉弱无力。此皆元阳元气不足。乃为真正阴症。经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此以传经不传经而论阴阳也。阴阳之治。又当察其虚实如下。治伤寒。凡阳症宜凉宜泻。阴症宜补宜温。此大法也。但以经脏言阴阳。则阴中本有阳症。此传经之热邪也。以脉症言阴阳。则阳中最多阴症。此似阳之虚邪也。惟阴中之阳易辨。而阳中之阴难知。如发热狂躁。口渴。心烦喜冷。饮水无度。

大便硬。小便赤。喉痛口疮。身粗气急。脉滑实有力者。此真正阳症也。其有身虽热。而脉来微弱无力者。此虽外症似阳。实非阳症。陶节庵云。凡发热面赤。烦躁揭衣。唇口赤裂。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虚狂假斑。脉大者。人皆误认阳症。殊不知阴症。不分热与不热。须凭脉下药。至为切当。不问脉之浮沉大小。(亦是切脉要诀)但指下无力。重按则无。

便是阴脉。不可与凉药。服之必死。急与五积散通解表里之寒。甚者必加姜、附。又曰。病自阳分传入三阴者。俱是脉沉。须以指下有力无力为辨。(切脉要诀)有力者为阳为热为实。无力者为阴为虚为寒。此节庵出人之见也。然以余观之。

似阳非阳之症。不必谓其外热烦躁。微渴戴阳之类。即皆为阴症也。但见其元阳不足。而气虚于中。虽有外热。亦假热耳。设用清凉消耗。则中气愈散。中气既败。则邪气愈强。其能生乎。

[卷首·总论\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楼英曰。治中风自汗。用桂枝汤。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汤。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

元气暴亏。以参、与桂枝、麻黄等药表散。此丹溪补仲景之法。亦万世不易者也。至韩祗和戒桂枝。以中风伤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当时之权变。非百世之常行也。伤寒病有可汗者。仲景但统言其可汗症。及汗脉。或云脉浮而数。或云脉浮紧。或云脉浮无汗而喘。或云脉浮为在表。今略举数条。后人但凭其脉之大概。并不分脉浮有阴阳虚实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症。误投发表药。

多成阳毒之症。今举病患有汗恶风无汗恶寒分二等。及据立春以后。立秋以前。气候轻重。各立方治之。庶学人易为开悟耳。病患二三月以前。两手脉浮数。或缓或紧。按之差软。寸关尺若力齐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药。此见里症。未见表脉也。宜候寸脉力小于关尺。即可投解表药。大抵治伤寒。见症不见脉。未可投药。见脉不见症。虽少投药亦无害。凡治杂病。以症为先。脉为后。治伤寒。以脉为先。症为后。病患两手脉浮数而紧。名曰伤寒。若关前寸脉力小。

关后尺脉力大。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也。若不投药和之。必恶风自汗出。

若立春后至清明前。宜调脉汤。清明后至芒种前。葛根柴胡汤。芒种后至立秋前。人参桔梗汤。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缓。名曰中风。若寸脉力小。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若不投药和之。必恶风自汗出。若立春后清明前。薄荷汤。清明后芒种前。防风汤。芒种后立秋前。香芎汤。病患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寸脉短。反力小于关者。此名阴盛阳虚也。若汗出恶风。是邪气在表。阴气有余也。素问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阴助阳表剂以治之。立春后清明前。六物麻黄汤。清明后芒种前。七物柴胡汤。芒种后立秋前。发表汤。病患脉浮数。或紧或缓。其脉上出鱼际。寸脉大于关尺者。此名阳盛阴虚也。若发热冒闷。口燥咽干者。乃是邪气在表。阳气独有余也。可投消阳助阴药以解表。立春后清明前。人参汤。清明后芒种前。前胡汤。芒种后立秋前。石膏汤。病患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者。此是阴阳气俱有余。可用药平之。立春后清明前。解肌汤。清明后芒种前。芍药汤。芒种后立秋前。知母汤。仲景云。伤寒为病。脉缓者名中风。脉紧者名伤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天寒毒之气中人。其内伏之阳。沉潜于骨髓之内。每至春夏发时。或因外伤寒而引内邪。或因外伤风而引内邪。既出而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后人疑其脉紧与缓治别也。若中风伤寒脉异。何故仲景无别法治之。此乃后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患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邪及表症。亦可根据脉症投药。

凡投解表及发表药。每一日可饮三服。病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顿服药也。如症未解。次日再投。如症仍未解。可作热粥助之。粥内加葱白亦可。如汗出。勿浓衣盖覆。恐汗多作亡阳症也。海藏云。

韩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时法。言伤寒之脉。头小尾大。伤风之脉。头大尾小。李思训保命新书。亦分尺寸。与仲景同。非若前人总言尺寸脉俱浮而紧。俱浮而缓。紧则为伤寒无汗。缓则为伤风自汗。又有伤寒有汗者。伤风无汗者。脉亦互参。与症不同。前人已尽之矣。惟韩李所言头小尾大即为伤寒。尾小头大即为伤风。又间有脉症未显于尺寸者。故韩子述为和解因时法也。又恐后人疑其不与前圣合。遂于本方内又立加减法数条。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当哉。

又寸口脉小。饮冷。与雾露所伤。同作中焦治。今韩李云。伤寒寸小者。勿认饮冷与雾露同伤一体也。饮冷雾露所伤。寸口举按全无。是阴气在胃不和。阳气不能升越也。伤寒寸口小者。只于关部下至膀胱本部见之。寸口虽小。只是举之微小。沉按之有也。若果寸口举按全无。即不可解表。

只宜温中。不可不知。夫浅学人。只云病在表可发汗。病在里可下。或云不可汗下。未尝有温中之说。仲景伤寒例云。尺寸俱沉细。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厥阴受病也。又辨太阴症云。太阴病。脉浮可发汗。桂枝汤。手足温。自利。不渴者。四逆汤。腹满时痛。

桂枝加芍药汤。辨少阴症云。少阴病。始得之。

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病。手足寒。身体痛。

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又厥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又少阴病。脉沉。

急温之。四逆汤。今举仲景论中数条。最是三阴病之良法。近今每夏至前。有病伤寒人。十中七八。

两手脉俱沉细数。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气塞。肠鸣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理同而症不同。因不敢妄投仲景三阴病药。若以脉沉。及胸膈满。便数。下药往往不救。常斟酌仲景理中丸与服之。其病轻者。胸中便快。重者。半日许。满闷依然。或有病患脉迟细。投仲景四逆汤温之。以药力大热。

后必发烦躁。因校量此形症。别立方以治之。药多对症。不可不传焉。如病患但两手脉沉细数。

或有力。或无力。或关脉短及小。胸膈塞满。气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随脉症投温中药以治之。病患两手脉沉迟。或紧。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脉短。及力小于关尺。此阴盛阳虚也。或胸膈满闷。腹中胀满。身体拘急。手足逆冷。急温之。立春后清明前。温中汤。清明后芒种前。陈皮汤。芒种后立秋前。七物理中丸。病患脉沉细无力。虽三部脉力停等。亦是阴气盛也。更不须候寸脉短治之。或胸胁满闷。身体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温中药和之。立春后清明前。浓朴丸。清明后芒种前。白术汤。芒种后立秋前。橘皮汤。病患胸膈满闷。时时呕逆。肢节痛。两胁下痛。腹中鸣。此是停饮。二苓汤。

病患服前药。胸膈不满闷者。此上焦有阳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腹满虚鸣。时时疼痛。

此被汤药消逐得上焦阴气并入下焦也。虽是下焦积寒宿冷。奈上焦阳盛。反难用温下焦药也。病患三部脉沉。寸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宜用温中药以消阴气。浓朴丸。神术汤亦治阴躁不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已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食养者。只可温服。

[卷首·总论\阴阳] 附录李氏大法

李曰。阴阳病者为虚。不病者为实。表病里和。则邪出于外而为阳虚阴盛。故发表不远热。

而用辛甘之剂。所以扶阳也。里病表和。则邪入于内而为阴虚阳盛。故攻里不远寒。而用辛苦之药。

所以扶阴也。若阴经自受寒邪。则为脏病。设阴阳气将脱。急宜辛热回阳抑阴。故曰。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医杀之耳。此汗下之枢机。

汗、吐、下、温、解五法。各有不同。汗。有大汗发表。微汗解肌。以别重轻。下。有急下。

少与微和。渗利以厘清浊。吐。有宣涌探引。或只宽利而不敢吐者。温。有兼补者。和解。则一而已。或曰。传寒无补法。热气得补复盛。更复下之。是重困也。惟虚烦里寒阴症。不在此例。得中者立法动中肯綮。太过者粗工猛进。不及者中工从缓从轻。凡伤寒汗下药。一服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与杂病不同。伤寒不过汗吐下三症。若用之得当。有何传变。全在医者精以审处之耳。有暂补法。凡尺寸迟弱。血少也。不问风寒初症杂症。俱忌汗吐下。宜先以小建中汤。或黄建中汤救之。脉如素实者。小柴胡汤亦可。俟脉不迟。方可施用。伤寒题目未定之时。不知有无风湿劳役痰食等项相兼。似是而非。最宜详辨。故不知者宁可不治。班固有言曰。有病不治得中医。倘一药之误。悔将何及。有不可吐者。膈上寒饮干呕。少阴病也。四肢冷。胃亏也。脉微。下虚也。误吐内烦。损伤元气。遂致不救者有之。若应吐而反温之。则毒瓦斯郁结于胃而为发狂等症。

鳌按。楼氏温法。李氏补法。必精审详确。如果病属三阴。为必当温。且果初病脉弱。为有可补者方可根据法治之。不然。误温误补。为害不浅。故特表出。阅者宜致思焉。毋徒一例视之。遂昧焉以为成法而用之也。

[卷首·总论\表里] 表症

【纲】仲景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鳌按。通部中。凡言太阳病。及有表症。或表未罢。皆统表症中。举此二十条。详其正款耳。

非谓表症止于此也。其他各款。亦俱从此例。

【目】朱肱曰。发热恶寒。身体痛而脉浮者。表症也。表症者。恶寒是也。恶寒者。属太阳。

宜汗之。

刘完素曰。伤风表症。头痛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疼肌热。干呕鼻塞。手足温。自汗出。恶风寒。其脉阳浮而缓。阴浮而弱。此为邪热在表。皆宜桂枝汤。或汗出憎风而加项背强痛。宜桂枝加葛根汤。伤风及无汗者。虽已服桂枝。反烦不解而无里症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葛根汤服之。

不若通用双解散。免致有麻黄桂枝之误。

伤寒表症。头项痛。腰脊强。身体拘急。发热恶寒。不烦躁。无汗。或头面目痛。肌热鼻干。

或胸满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脉浮数而紧者。邪热在表。皆宜麻黄汤。或天水散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而益加害也。风寒俱中。头项痛。肢体疼。手足温。为中风也。反无汗。恶风。脉浮紧者。

为阴寒也。或头项痛。腰脊强。身体拘急。肢末微厥。不自汗。为伤寒也。反烦躁而脉缓者。为伤风也。风则伤卫。而寒则伤荣。

陈士铎曰。邪入皮毛腠理。将入荣卫。急宜发散。方用白术三钱。柴胡、荆芥、半夏、苏叶、甘草、苍术、丹皮各一钱。水煎服。此方平和之中有妙理。盖木气之郁。最宜平散。今所用俱是直入肝经之圣药。自然肝木疏通。枝叶条达也。

柯琴曰。六经皆有表症。惟太阳主表。故表症表脉。独得其全。如浮脉为在表。太阳首三阳。

其脉气浮而有力。与阳明之兼长大。少阳之兼弦细。三阴之微浮者。不侔矣。头项主一身之表。太阳经络营于头。会于项。故头连项而强。与阳明头额痛。少阳头角痛者。少间矣。恶寒为病在表。六经虽各恶寒。而太阳应寒水之化。故恶寒特甚。与阳明二日自止。少阳往来寒热。三阴之内恶寒者。悬殊矣。太阳只重在表症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

【纲】仲景曰。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汗。宜桂枝汤。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与麻黄汤。

【目】朱肱曰。脉浮。表阳也。素问云。寸口脉浮而盛。病在外。则知脉浮者。表症也。

张元素曰。伤寒之法。先言表里。及有缓急。三阳表宜急。里宜缓。三阴表宜缓。里宜急。又曰。脉浮当汗。脉沉当下。脉浮汗急而下缓。谓三阳表也。脉沉下急而汗缓。谓三阴里也。麻黄汤谓之急。麻黄附子细辛汤谓之缓。内经云。有渍形以为汗。谓汗之缓。里之表。又云。在皮者汗而发之。谓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阳。缓汗者少阴。是脏腑之输应也。假令麻黄附子细辛汤。

是少阴始得。发热脉沉。里和无汗。故渍形无汗。今麻黄汤。是太阳症。头项痛。腰脊强。脉浮无汗。里和是也。在皮者汗而发之可也。经曰。治主以缓。治客以急。此之谓也。

李曰。表病属太阳。凡见头疼发热恶寒。清便自调。腰项脊强。脉浮紧者。即是表症。不拘日数多少。便宜解表。不宜下渗。有汗为表虚。宜解肌。(解肌是轻剂)无汗为表实。宜发汗。(发汗是重剂)但发汗亦有轻重。古谓春夏宜汗者。借天时而喻阳邪在外也。其实春月阳气尚微。秋月阳气欲敛。俱不可大汗。夏月天气热。元府开。不必大汗。冬月阳气伏藏。感冒轻者。尤不宜汗。惟伤寒重者。时令严密。皮毛坚致。非大汗无由得散。不得已而从权也。至于阴症。但厥无汗者。妄汗动经则死。或有表邪。辛热微汗以散之可也。

鳌按。首条但言脉浮而不言迟弱。可见其浮而有力矣。然必审其热果在表。乃可用麻黄汤。此篇所举仲景论。

亦非六经无归者。特以伤寒病。宜首辨表里。故不得不列此款以冠于首耳。

【纲】仲景曰。太阳病。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目】王好古曰。治伤寒须分表里。若表里不分。汗下差误。岂为上工。且如均是发热。

身热不渴。为表有热。小柴胡加桂枝。厥而脉滑。为里有热。白虎加人参汤。均是水气。干呕微利。

发热而咳。为表有水。小青龙加芫花。体凉。表症罢。咳而胁下痛。为里有水。十枣汤。均是恶寒。

有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麻黄、桂枝、小柴胡。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附子四逆。均是身体痛。脉浮发热头痛身体痛者。为表未解。麻黄汤。脉沉自利身体痛者。为里不和。四逆汤。以此观之。仲景表里之法甚详。学人宜究心焉。

【纲】仲景曰。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目】朱震亨曰。矩新书。谓有杂合邪者。当以杂合法治之。譬如恶寒发热。得之感冒。明是外合之邪。已得浮数之脉。而气口又紧盛。明为食所伤。病者又倦怠。脉重按俱有空豁意。而胸膈痞满。间引两胁。其脉轻取又似乎弦。此平昔多怒肝邪之所为也。细取左尺。大而沉弱。此又平时房劳之过也。治法。宜以感冒一节且放后。先视其形色强弱浓薄。且以补中化食行滞。清凉胃火。

而以姜辣行之。则中气稍回。伤滞稍行。津液得和。通体得汗。外感之邪自解。医者不知详审求之。

只顾表散外邪。又不推究兼见之邪脉。亦不穷问所得之病因。如性情之着执。巧施杂合治法。将见正日虚。邪日固。皆拙工之过也。

鳌按。杂合病以亦有表症。故附此。

楼全善曰。凡外伤风寒者。皆先因动作烦劳不已。致内伤体虚。然后外邪得入。故一家之中。

有病者。有不病者。由体虚则邪入。而体不虚则邪无隙可入而不病也。故伤寒为病。属内伤者十居八九。后人泥于伤寒无补法一语。但见寒热。不分虚实。一例汗下。必致夭伤者多矣。

[卷首·总论\表里] 里症

【纲】仲景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目】朱肱曰。不恶寒。反恶热。手掌心并胁下汗出。胃中干燥结聚。潮热。大便闭。

小便如常。腹满而喘。或谵语。脉浮而滑者。里症也。里症者。内热也。内热属阳明。下之。

李曰。里症。始焉脉浮而大。今则沉而数。始焉惺而静。今则躁而动。始焉头疼发热恶寒。

今则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倍加。胸连脐腹满痛。胁下掌心自汗。以致胃干。屎燥秘结。小便赤涩。口干。发狂谵语。掀衣揭被。扬手掷足。六脉有力。即是传经热症。又谓阳盛误汗即死。或有初病即见此症者。不拘日数多少。便宜通利。失下。则血气不通而发厥矣。抑又有说。纯乎表而里无一毫病者。当解表时勿攻里。纯乎里而表无一毫病者。当攻里时勿解表。如表里俱见。或表多里少。表急里缓。则先治表。后攻里。或里多表少。里急表缓。则先攻里。后救表。又表虚里实。药宜辛凉。里虚表实。药宜辛热。皆以里为主。内气正而后可以治表。虽莫急于内。表亦不可缓也。

表里虚实。而医之大分明矣。

鳌按。阳明虽亦有表病。其根总在胃家实。提纲是揭其根。非意不在表也。

【纲】仲景曰。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不可下。于寒湿中求之。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

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目】朱肱曰。伤寒始发热恶寒。今汗后不恶寒。但倍发热而躁。始脉浮大。今洪实。或沉细数。始惺静。今狂语。此为胃实阳盛。再汗即死。须下之愈。

发汗后不敢再表者。为脉沉实耳。脉若浮者。须再汗也。发汗后不恶寒。只发热。脉沉实。或狂语。此为胃实阳盛。即不可再汗。须下之。设令下后又不解。表里邪亦衰矣。阳明病。头疼。不恶寒。反恶热。胃实故也。阳明气实。故攻头也。调胃承气汤。病患无表里症。发热。八九日。脉虽浮数。宜大柴胡汤下之。大便秘。加大黄。

亦有始得病。便变阳盛之症。便须下。勿拘日数。

更有心胸连脐腹大段疰闷。腹中疼。坐卧不安。冒闷喘急极者。亦不候他症。便下之。凡大便秘。妨闷。尚有表症者。亦须少少饮小承气汤解之。不可过多。令大泄也。失下。则气血不通。

四肢便厥。医人不知。反认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不可不察也。

刘完素曰。凡里症。脉实而不浮。不恶风寒。身不疼。自汗谵语。不大便。或咽干腹满者。可下不可汗也。宜三承气汤选用。又不问风寒暑湿。或表里症俱不见。但无表症而有可下者。三一承气汤。此药虽峻攻。使无表热入里。而无结胸或痞之象也。或热结极深。而诸药数下。毕竟不能通利以致将死者。宜大承气加甘遂一钱下之。病在里。脉沉细者。不问风寒暑湿。或表里症俱不见。

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满。谵妄烦躁。蓄热内盛。但是脉沉者。皆宜三一承气汤合解毒汤下之。解毒调胃汤及承气汤。皆能泻大热。

魏荔彤曰。脉滑而疾。滑虽热盛于里之兆。而疾则热未成实之征。盖热初传入腑。或由浮而变沉大。兼迟滞。方可攻下。今脉滑疾。是犹带数。热变而传入。尚未坚凝结聚。小承气汤消热调津。

足以已病矣。以下尤斟酌尽善之处。

鳌按。里症。有虚、有实、有寒、有湿、有热。其邪之入里者。皆为里症。不专指邪实阳盛一边说也。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滑者。此表有热。里有邪。白虎汤主之。

【目】张介宾曰。阳邪在表则表热。阴邪在表则表寒。阳邪在里则里热。阴邪在里则里寒。邪在半表半里间而无定处。则寒热往来。邪在表。则心腹不满。邪在里。则心腹胀痛。邪在表。则呻吟不安。邪在里。则躁烦闷乱。邪在表。则能食。邪在里。则不食。邪在半表里。则不欲食。未至于不能食也。邪在表。则不烦不呕。邪在里。则烦满而呕。凡初见心烦喜呕。及胸膈渐生痞闷者。

邪自表方传里也。不可攻下。凡病本在表。外症悉具。脉反沉微者。以元阳不足不能外达也。但当救里。以助阳散阴为上策。

柯琴曰。此论脉而不及症。因有白虎汤症而推及其脉。只据脉而不审其症。虽表里并言。而重在里热。所谓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也。

鳌按。发热无汗。口燥渴。心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大便秘。皆白虎汤症也。皆应得此脉。

【纲】仲景曰。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目】鳌按。脉滑而厥者。阳厥也。所谓阳极似阴也。然必烦渴引饮。能食而大便难。乃为里有热。

[卷首·总论\表里] 半表半里症

【纲】仲景曰。伤寒五六日。头痛。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症。悉入在里矣。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目】成无己曰。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寒矣。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矣。邪在半表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是以往来寒热。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半在表半在里。则寒热亦半矣。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取利。其余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又非发汗所宜。又非吐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是也。

戴原礼曰。论中有曰太阳经病者。太阴经病者。有曰伤寒者。中风者。有但曰厥者。下利者。

有但曰病者。有但曰某经者。盖以邪中其经。故以经名之。非特谓伤寒之候。谓兼有杂病也。凡云伤寒而不云经者。故非杂病也。谓六经俱有之症。难以一经拘之。中风亦然。凡云下利及厥。与夫称病患等名症者。谓六经、伤寒、中风、杂病等候。俱有是症也。善治病者。须要详辨。太阳传经之邪。各经直中之邪。曾无汗吐下之症。火逆、水喷之症。结胸、发黄、血滞、痞利、厥逆之症。如中风、伤寒、杂病之候。一切之疾。不拘六经。但分表里。盖六经俱有表里二症。但有表症。即发汗。但有里症。即攻下。或表里症俱见。则宜以攻里发汗之药。分表里病症多少用之。病在半表里。

和解之。此传经之治也。杂病寒症在表者。辛温汗之。寒中里者。大热救之。亦在明其表里而已。

李曰。凡病或渴或不渴。或胸中烦不烦。或呕不呕。或腹胁痛不痛。或咳。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少阳所主也。或烦或呕者。邪在表。方传里也。若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胸胁紧满。

脉弦数。即是半表半里。脉大胸满。多痰。或挟宿食。可吐。百问云。气浮上部。填塞心胸。头痛多涎。此吐症也。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脉虽大。无甚痰者。不可吐。只宜和解。

[卷首·总论\表里] 表里俱见症

【纲】仲景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目】朱肱曰。伤寒表症当汗。里症当下。不易之法也。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桂枝承气。安可并进。然使病患脉浮而大。是表症当汗。其人发热烦渴。小便赤。即当下。此是表里俱见。五苓散主之。若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是里症。当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此是两症俱见。即未可下。宜与桂枝汤。若心下满。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是里症当下。

其人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即当汗。此两症俱见。仲景所谓半在表半在里也。小柴胡主之。

若太阳病。表症未除。医数下之。遂挟热而利不止。心下痞硬。仲景谓之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用桂枝芍药汤。痛甚者。桂枝加大黄。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汤。烦躁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此阳明症也。则脉反浮而紧。是表里俱见。不可汗下。宜栀子豉汤吐之。此仲景治伤寒有表复有里之法也。

王好古曰。大柴胡汤。治表里内外俱热之症。治有表者。或脉浮。或头痛。或恶风。或恶寒。

四症中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治有里者。或谵语。或妄见。或掷手扬视。此皆里之急者也。若欲汗。则里症已急。欲下。则表症尚在。通用大柴胡汤。

[卷首·总论\表里] 无表里症

【纲】仲景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症。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目】朱肱曰。伤寒四五日后。以至过经。无表症。又无里症。未可下者。皆可用小柴胡随症加减治之。以至十余日亦可用。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症可下。则用大柴胡下之。

以过经。其人稍虚。当下者。用大柴胡则稳。恐承气太紧。病患不禁也。如病患无表里症。发热。

七八日。脉虽浮数。可用大柴胡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属抵当汤。

柯琴曰。伤寒七日不愈。阳邪入阴矣。目不了了。晴不和。何以故。身微热。是表症已罢。不烦躁。是里症未见。无表里症也。惟不大便而内实。斯必浊邪上升。阳气闭塞。下之而浊阴出下窍。

清阳走上窍矣。

[卷首·总论] 传变

【纲】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症不见者。为不传也。

【目】鳌按。一日。约辞。非定指一日也。脉静者。太阳伤寒脉浮紧。仍是浮紧之脉。未尝他变也。故病仍在太阳。而亦未他传。此据脉知之。而太阳诸症自在可见。若更验之于症。胸中之阳为在表之寒所郁。因而欲吐躁烦。脉又不静。而浮紧变为数急。太阳之邪。势必入里而传阳明。盖欲吐躁烦。皆阳明胃症也。此又兼审脉症而知之。阳明少阳二经之症。至二三日不见。可知其脉仍浮紧而亦不变。此又但据症而知之也。可见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以次相传之日数。未可泥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再作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

【目】鳌按。上条是就太阳伤寒之传经不传经辨之。此条是就太阳伤风之传经不传经言之。其举头痛。包太阳诸症在内。太阳经尽。不再传阳明。故愈。又言再作经云云者。必有实欲再传之势。

方可用针。不然。勿妄施也。

【纲】仲景曰。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目】鳌按。此二条。申明少阳病传不传。并愈不愈之故。盖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迨三日后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三阴必先太阴脾。脾与胃表里。今能食不呕。皆胃之握固有力。能以卫脾。故虽脾当受邪而邪不能犯。并邪之在少阳者。亦得藉中州之力。以为驱逐三阳之邪。

且由少阳而已矣。故审其脉。少阳本弦。又邪在而更助其弦长。今变为小。故知其不传阴。而即从少阳解也。不得以脉之小。误认为正虚脉微。

【纲】仲景曰。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目】鳌按。六七日者。由少阳误治。延至日久也。外无大热。似宜安静。忽内生烦躁。其三阴之受邪必矣。盖三阳之热作于表。三阴之热甚于里。躁烦者。里热盛也。阳去入阴。以少阳处于半表里。由阳入阴。其机至速。医者不可不急图于早也。

戴原礼曰。凡人伤寒。先犯太阳。以次而传。此特言其概耳。然其中变症不一。有发于阳即少阴受之者。有夹食伤寒。食动脾。脾太阴之经。一得病即腹满痛者。亦有不循经而入。如初得病。

径犯阳明之类。不皆始于太阳也。亦有首尾止在一经。不传他经。亦有止传一二经而止者。不必尽传诸经也。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于次第。当随症施治。所以伤寒得外症为多。仲景云。日数虽多。

有表症者。尤宜汗。日数虽少。有里症者。即宜下。

吴绶曰。阳邪以日数次第而传者。由一日至七日。六经传尽。当汗出而解。七日不解。为之再经。二七日不解。为之过经。过经不解。则为坏病。寒之伤人。初无定体。或中于阴。或中于阳。

经言。一二日发热脉沉者。少阴病也。又。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少阴病也。此皆直中阴经之寒。

非常而为变也。活人书。凡寒邪自背而入者。或中太阳。或中少阴。自面而入者。则中阳明之类。

亦不专主于太阳也。又曰。寒邪首尾只在一经而不传者有之。有间传一二经者。有传过一经而不再传者。亦有足经冤热而传入手经者。有误服药而致传变者多矣。故论曰。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脉数躁急烦欲吐者。传也。盖太阳为诸经之首。传变居多。且热邪乘虚之经则传也。

若经实则不受邪而不传也。且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皆妻传夫。为微邪。少阳传太阴。太阴传少阴。皆夫传妻。为贼邪。少阴传厥阴。太阳传少阳。皆母传子。为虚邪。太阳越经传太阴。乃误下传。亦虚邪。太阳传少阴。乃阴阳双传。即属两感。太阳传厥阴。亦母传子。亦为虚邪。又为首尾传。夫伤寒传至厥阴。为尾。厥者尽也。正将复而邪将解。水升火降。寒热作而大汗解也。若正不复。邪无从解。阴气胜极。则四肢厥冷。舌卷耳聋囊缩。不知人而死矣。

陶氏云。伤寒传足不传手者。俗医之谬论也。夫人之气。自平旦会于膻中。朝行手太阴肺。以次分布诸经。所以一脉愆和。则百脉皆病。彼云传足不传手。何据乎。盖伤寒者。冬时感寒即病之名也。冬时则足太阳少阴正司其令。触冒之则二经受病。次则少阳厥阴。继冬而司春令。而亦受伤。何也。盖风木之令。起于大寒。正当十二月至春分后。方行温令。故风寒亦能伤之。足阳明太阴。中土也。土寄旺四季。则四时寒热温凉之气。皆能伤之。况表邪传里。必归脾胃而成燥屎。用承气以除去之。胃气和矣。手之六经。主于夏秋。故不伤之。足之六经。乃受伤之方分境界也。若言伤足不伤手。则可。谓传足不传手。不可也。况风寒中人。先入荣卫。昼夜循环。无所不到。岂间断于手经哉。仲景云。无奇经。则无伤寒。缘奇经皆附足六经。不附手经。是以寒邪只伤足经也。

伤寒传至五六日。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水。与稀粥则咽。不与则不思。六脉细数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十日以来。形如醉人。医见神昏不已。多用承气。误矣。不知此热传手少阴心经也。然又未知自何经来。答曰。本太阳伤风。

风为阳邪。阳邪伤卫。阴血自燥。热结膀胱。壬病逆传于丙。丙丁兄妹。由是传心。心火上迫而熏肺。所以神昏也。谓肺为清虚之脏。内有火邪。致令神昏。宜栀子黄芩黄连汤。若脉在内者。导赤散。脉在心者。泻心汤。若误用凉膈散。乃气中之血药也。如左寸沉潜有力者。则可用之。或犀角地黄汤亦可。若脉浮沉俱有力者。是丙丁俱有热也。以导赤泻心各半服。此症膀胱传丙。

足传手经也。下传上也。丙传丁也。表传里也。壬传丁者。坎传离也。越经传也。又谓腑传脏也。

活人书。伤寒传足不传手。此言不尽意也。有从足经而传手经者。经云。伤寒或止传一经。或间传一二经。不可拘以始太阳终厥阴也。但凭外症治之。此活法也。与食则咽者。邪不在胃也。不与不思者。神昏故也。热邪既不在胃。误用承气。必死。

只是邪蕴日久。因足经实。手经虚。故冤热耳。有因汗下差误而传。有因七情或劳倦等而传。大抵传于手经。必有所因。所以古人有救逆复脉等法。岂但切中病情。实启后人义例。

李曰。表多里少为在经。宜清肌解表。里多表少为在腑。宜和肌通里。盖阳明标虽主肌。而其本则胃也。(各经络为标各脏腑为本)然岂独阳明为十二经之长。而有经腑之异乎。仲景曰。三阳受病。未入于腑。可汗而已。三阴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则三阴有在经者。仍宜微汗之。盖荣卫太阳主皮毛。胃腑主皮肤之下。肌肉之上。及肠胃也。胸胁属少阳。主血。荣百节。流行三部。

脏属三阴。主筋骨。并两足。故太阳为阳之表。阳明为阳之里。若但以脏腑分表里。则腑为表。

脏为里。若合荣卫脏腑分表里。则表者荣卫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脏则又深于里。但病入胃。

则亦不更传。

王氏肯堂曰。风寒客于人。使人皮肤闭而为热。故伤寒为病热也。针经曰。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故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表里俱病者。必死。经云。三阳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三阴受病。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若两感于寒者死。若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必死。但按三阳受邪。为病在表。法当汗解。然三阳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即宜下。故云。

未入腑可汗。素问腑字作脏字。理胜。盖腑阳而脏阴。且传阳明。即入腑也。三阴受邪。为病为里。

法当下。然三阴亦有在经者。在经则宜汗。故云。已入腑。可下。

经又云。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根据坏症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为病最重也。温毒必发斑。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冬伤于寒。发为温病。

闵芝庆曰。伤寒传经。邪热渐入。而六经以次受之。六经传尽。无出而再传之理。欲知其传始末。先别人身六经。足太阳为三阳。最在外。阳明为二阳。在太阳内。少阳为一阳。在阳明内。此三阳为表也。太阴为三阴。在少阳内。少阴为二阴。在太阴内。厥阴为一阴。在少阴内。此三阴为里也。

皆由内以数至外。故一二三之次第如此。伤寒由表入里。邪气以渐深传。故一二日始于太阳。二三日传于阳明。三四日少阳。四五日太阴。五六日少阴。六七日厥阴也。此论其常耳。变则不可拘以日数。其传至厥阴。为传经尽。不复再传。成氏曰。六日厥阴。六日为传经尽。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再自太阳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言再过太阳经。亦以次为传也。谬矣。马仲化云。自太阳以至厥阴。犹人由户升堂入室。厥阴复出传于太阳。奈有少阴太阴少阳阳明以隔之。岂有遽出而传太阳之理。此斥再传之非。诚千载断案。惜乎释七日病衰。犹有未明。使后人于传经。不能绝无障蔽耳。辨见六经七日病愈篇。(在愈解门)然则邪气之入。果无自里而出于表者乎。无欲传之出。有欲愈之出也。太阳篇曰。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此以脉浮为邪气还表。知是向安之兆。不待更用汤药。邪自外散者。散则复何传焉。须知里邪不出则已。出则欲愈。非复欲传也。或曰。太阳篇云。太阳病头痛。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经。使经不传则愈。

此非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至七日当愈。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者欤。曰。伤寒始于太阳受病。以次而终于厥阴。为传经尽。诸经受病。凡七日自愈者。为行其经尽。太阳病至七日头痛自愈者。以行太阳经尽故也。邪气行来。始终只在太阳一经。而尽其七日当愈之数也。论云。

发于阳者七日愈。以阳数七也。若七日以上不自愈。欲过太阳一经。再传一经。

当针足阳明迎而夺之。使不传阳明经则愈。细玩行其经尽之句。不曰传经尽。则仲景之意昭然矣。成氏谬以行其经尽为递传六经。乃有自太阳再传之说耳。若果传遍六经。厥阴之邪。再传太阳。太阳再传阳明。则宜厥阴未传太阳之前。预针太阳矣。何必待欲传阳明而后针阳明哉。或曰。霍乱篇有曰。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此非伤寒六日。传遍三阳三阴。后六日再传经尽。十三日当愈者欤。太阳篇有曰。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此非十二日再传经尽。

十三日不愈。谓之过经者欤。曰。经尽者。如太阳行其经尽之谓也。由太阳受病于一日。至七日为行太阳经尽之例推之。则诸经皆可屈指而期矣。阳明受病于二日。至八日自愈者。为行阳明经尽。

推之少阳及三阴经。次第至十二日自愈者。为行厥阴尽。十三日当大气皆去。精神爽慧之期也。故曰。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其曰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止以当解之期不解。乃过于经而入于里。谵语者。此为内实而结于里也。当以汤下之。此泛言过经。不专指何经者也。何尝有再传经尽。谓之过经之旨哉。详考所谓过经者。或有言过太阳经成里症。或有专言过太阳经者。

或有泛言过经者。敢引而证之。阳明篇云。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过经乃可下之。盖谓燥屎在胃中而谵语。其风邪在表而汗出。其燥屎在胃则当下。过太阳。无表症。而结于里。乃可下之。此言过太阳经而结于胃。成里症者也。果如成氏十三日再传经尽谓之过经。则燥屎在胃。必待十三日乃可下乎。于此则注曰。须过太阳经无表症。乃可下之。则与再传经尽谓之过经。自相矛盾矣。太阳篇曰。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盖谓过太阳经。无太阳表症。然里症未具。本未可下。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尚有少阳之柴胡症者。亦须与小柴胡汤。此专言过太阳经者也。霍乱篇曰。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此承上文而言。霍乱下利后。亡津液而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属阳明胃气和也。今反不能食。传入后一经中。颇能食。

是复过一经能食矣。如属阳明气和。则其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暴热使之能食。非阳明气和也。

此泛言过经者也。何尝有再传经谓之过经之旨哉。况邪传六经。岂有三度之理哉。成氏释仲景书。

阐明奥旨。惠及后世多矣。独于传经少达。乃致穿凿之甚。蕴要祖成氏之注。其过经不解例曰。

经言伤寒十三日不解。谓之过经。仲景焉有此语。是以成注为经矣。其六经传变论又曰。过经不解。则为坏病矣。夫仲景所谓坏病者。言为犯逆所坏也。蕴要之说。讹上之讹矣。陶尚文曰。伤寒汗不愈而过经。其症尚在而不除者。亦温病也。此说更不可晓。

魏荔彤曰。闵氏传经之说。亦能独发微旨。其六经尽传不再传之说。实本于内经。病邪递传一脏不两伤。两伤则死之理。其切要之语。谓伤寒病传经。凡言日者。概不可以日数拘也。尤为破的。但亦有应申明者。经云。一日太阳受之。不过云太阳病始于此一日耳。在太阳数十日不罢。皆可谓之在太阳一日分内也。故有始终生死于太阳者矣。此伤寒论仲师设有过经不解专篇。乃为伤寒论不传经言也。二日阳明受之者。亦以太阳传阳明之始为二日。在太阳者暂。即曰传阳明。固阳明之二日也。在太阳者久。七八日始传阳明。亦为阳明之二日也。其余各经递言三四五六日。概如是矣。必言七日者。自太阳始受病。计至七日太阳愈。藉日以明其递传之次耳。如人自此起行至某处。

七日之程。其行之迟速。至之先后。则不可计也。此七日太阳病当愈之义也。闵氏以为七少阳之数。仍似执论。余谓太阳病愈之日。即为七日。更觉明爽耳。是凡阳明受邪之日。皆为二日也。不过太阳始传于阳明之次耳。然则在阳明为久为暂。得愈之日。皆八日也。亦不必谓七日合少阳之数也。诸经得愈之日。亦皆如此。似不合经文。而深合于经旨也。何也。经文示天下万世以成宪。或不得不藉日以明其次第。使人知六经受病及愈日之纪也。其实病邪变迁。倏忽无常。加甚得愈。且无定时。

诸病皆然。伤寒尤甚。何可以日计乎。所以仲师又设合病专篇。是两三经同感。则一日已满三阳之分。又乌从计日乎。即直中阴经之寒邪。亦尝初起即遍三阴。何必一日中太阴。二日方及少阴。三日方及厥阴耶。寒邪常易中少阴。以阴起于下。肾经在下体也。直中少阴。常并及三阴。少阴厥阴并中者更多。岂以日可计乎。(鳌按。不但直中少阴厥阴者为更多。即传经至少阴者。亦往往即传厥阴。

而此二经之症。一半日间即已俱见。以肝肾同部。故易相连而及也。)知计日以言经。却不计日以察病。斯可与言遵经治病矣。及病邪已入厥阴。重言复传太阳。则合内经灵素搜求。再考仲师之论。并无此说。稍知医理者。可明其妄。盖人身内而腑脏。外而经络。邪无自厥阴得入太阳之道路也。如邪已透表。则升散矣。焉有自里透表复从表入里者哉。试问古今来自厥阴复入太阳者。何人曾治此伤寒病乎。以余观之。今人患伤寒病。在三阳经。或生或死即决矣。直中阴经者反有之。传经至阴经者已少。况六经遍传乎。以今人气禀虚弱者多。世医操术不明者更多。不俟传遍已死矣。

所以见治六经传遍之伤寒病者。竟无有也。(鳌按。此论更精更快。可以提醒世医。)况伤寒病虽如是分别六经。而病此者。未必尽分疆画界。如此井井。初得之时。两经皆病者。三经皆病者甚多。

此未病。而彼已传者。亦复不少。阳经未尽。亦有入于阴经者。至阴经矣。又尝见太少两经俱病也。又尝见三阴经俱病也。所以仲景未尝不设合病篇以论病。并病篇以论治也。合病并病。虽独有三阳。乃举一隅也。宁不可推之三隅乎。若不能推。则虽有书充栋。亦无用矣。如能神明。必于斯言有会耳。

鳌按。自仲景论著传经之说。后来聚讼纷纷。终不合经旨。以总皆拘于日数。故说来往往支碍也。

自有闵氏辨其理于前。复有魏氏畅其说于后。合二篇观之。而传经一款。千古遂有定案。诚伤寒科之秘笈也。

[卷首·总论] 愈解

【纲】仲景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目】柯琴曰。巳午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至未上者。阳过其度也。申酉为阳明之时。即日晡也。凡称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阳头痛自止。恶寒自罢。阳明则身不热。不恶寒也。寅卯主木。少阳始生。即少阳主时也。主气旺则邪自解矣。辰上者。卯之尽。辰之初也。经曰。合夜至鸡鸣。

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主亥子丑时。天以一生而开于子。故少阴主于子。木克丑旺于寅时。故厥阴主丑寅卯三时。

【纲】仲景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目】柯琴曰。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是论日期合阴阳之数而愈。此论愈时于阴阳反盛时解。何也。阴盛极而阳生。阳盛极而阴生。阴阳之相生。正阴阳之相得。即阴阳之自和也。然此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则六经各以主时解。是又阳主昼而阴主夜矣。

【纲】仲景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为阴阳和平。虽剧。当愈。

【目】王肯堂曰。针经云。寸口人迎。两者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者。名曰平人。言手之寸口脉。

与喉旁之人迎脉等齐。为平人。他条云。六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者是也。

鳌按。脉三处同等。只是纯阴纯阳偏胜之脉。是仍为病脉。是寒热不解。病犹未愈之脉。故阴阳和平四字。并非阴阳调和之义。曰和者。言或纯阴。或纯阳。无乖戾之象。曰平者。言纯于阴。纯于阳。无驳杂之形也。然曰纯阴。究竟偏于阴矣。曰纯阳。究竟偏于阳矣。故非调和之义也。虽剧当愈者。偏阴则阴剧。治其阴之剧。则阴之病当愈。偏阳则阳剧。治其阳之剧。则阳之病当愈。正欲医者知此为阴阳偏之脉。而急早治之也。

【纲】仲景曰。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此与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一条。教人于愈期愈时之际。当明辨其是传经尽。不复再传否也。于何辨其传不传。解则不传。于何辨其解不解。汗则解。于何辨其汗不汗。先烦则汗。于何辨其欲汗之先烦。脉浮则先烦。为欲汗之烦。而非入里之烦。伤寒原无汗。犹可以知其汗而解。伤寒原有汗。何以知其汗为必解之汗乎。故当于脉浮二字求之。而忽浮之脉。必非入里。

伤风原脉浮有汗之症。忽添一烦。又不见入里之脉。则为欲解。然则入里之脉。数急是也。此烦与烦躁之烦不同。脉静者为不传也。脉数急者为传也。

【纲】仲景曰。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明太阳中风病愈后。风邪留滞之症。当听其自愈。不必妄治也。十二日愈者。六七日推之也。七日愈者。太阳中风也。连病愈之日计之。更得六日。其实五日。除此病愈之后。阴气复于六。而神清气爽矣。

【纲】仲景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胁下硬满。较胸胁满少甚。且不大便而呕而舌苔。是阳明病胃已成实。而邪复转传少阳也。诸症中。惟不大便为正阳阳明。余皆少阳阳明病。是病在正阳阳明。较前已甚。即病入少阳阳明。较前更深。但俱属未全成少阳也。仍与小柴胡和解。使正阳之邪。由少阳出。胃不成实。阳明得罢。总无异也。上焦得通四语。又言邪之结于有形者。随津液下而由肠以泄。邪之溷于无形者。随汗而由表以透。此所以正阳阳明之邪。由少阳阳明半表半里以和解为其出路。一同于尽传少阳治之之法也。又何必俟传少阳而后施治哉。

鳌按。喻嘉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关系病机最切。诚哉言也。其意以风寒聚膈中。必挟津液而成喘逆呕痞诸症。故上焦风寒不解。则津液必不得下。惟和之于中。而上焦通矣。上焦通而津液亦和而下矣。喻又推言杂病。如痰火哮喘咳嗽瘰等症。皆火势熏蒸日久。顽痰胶结经隧。所以火不内熄。

则津液必不能下灌灵根。而清华尽化为腐浊。此旨更精。盖人之生。全赖得水谷之气以化。津液流贯肢体。若结则病。竭则死矣。凡治病者。可不以救人之津液为急急哉。

【纲】仲景曰。凡柴胡汤病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罢者。复与柴胡。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目】魏荔彤曰。首条。言少阳误下而症不罢。是下之误未及于病也。复与柴胡何疑焉。特以误下伤正。故见蒸蒸而振之虚象。然阳升表透。阴降里和。少阳之病亦解矣。二条。少阳为病。必自太阳阳明递传而来。积日必久。治不合宜。顺逆之故已明之。然有治虽逆而病不为逆。则必秉质浓。血气充。故药邪不能使病邪浸加。正气且能驱病邪渐去。故虽误于汗吐下亡津液。其人阴阳之脉和平。必当自愈。

而毋庸好事妄治也。曰凡病者。虽言少阳。实统三阳。并六经。且及百病言之。故不专曰少阳。

曰伤寒也。三条。脉不弦大而小。邪微欲解之先兆也。

【纲】仲景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目】魏荔彤曰。四肢烦疼。阳微发热。阴涩汗出。纯乎太阳中风矣。然腹满时痛。下利。吐不能食。如故。是非太阳中风宜表散者。乃太阴病而类于太阳之中风。有阴症欲还复于阳症之机也。

若脉并见长。则邪自太阴欲还少阳必矣。经邪内陷。因有腹满等症。若经邪欲出。则症见四末。

而不久于内陷可知矣。于是阳微阴涩。邪已有渐透营卫之势。兼以弦长脉见少阳之门户辟而生发之气已动矣。更得四末之间。蠢然烦疼。汗出发热。邪纯回太阳矣。曰。为欲愈。亦见太阴之邪。必由少阳越太阳而出也。至脉见长。在阳明篇屡言之。曰。脉弦者生。长即弦也。在阳明以少阳为出路者。见弦长为生机。岂太阴亦以少阳为出路者。见弦长有异哉。此余言长脉之据也。

【纲】仲景曰。少阴中风。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阴病。不外直中传经寒热二邪。然于其入也。分寒热必清。于其外也。则不必分寒热。竟言出而得愈而已。然其症脉。亦必明辨之。本少阴病也。何忽类太阳之中风。少阴有直中之寒。无直中之风。如有直中之风。则自为风中肾脏之症。与伤寒中之传经热邪。固不相涉。

即与直中寒邪。亦不相干。今曰少阴中风。乃少阴症忽变为似乎太阳之中风也。何以见之。以其热自发而汗自出也。少阴病。反发热。反汗出。乃内真寒。外假热。直中寒邪内所有之症。此条未言发热汗出。而余言之。非杜撰也。乃原文中所有也。何言之。以脉见阳微阴浮。而知必发热汗出也。在少阴直中寒邪之脉见沉紧。是阳紧而阴沉也。在少阴传经热邪之脉见沉数。是阳沉而阴数也。

今阳见微。是不紧也。原为直中之寒邪将散。故变紧为微。且不沉也。原为传经之热邪将散。故变沉为微也。且阴见浮。是不沉也。原为直中之寒邪将散。故变沉为浮。且不数也。原为传经之热邪将散。故变紧为浮也。此足见少阴病不论寒邪热邪。见此阳微阴浮。俱为欲愈之机矣。又何以知其发热汗出也。太阳论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少阴见阳微。即太阳之浮脉也。再阴脉浮而不沉。非弱之义乎。发热则阴寒已微。况脉不见沉紧。则非内阴逼阳于外之反发热也。汗出则里病已除。脉又不见沉细。则非阴盛逼阳出亡之汗自出也。于此知其阴病转阳。里邪透表。必发热汗出。见欲愈之神理也。

【纲】仲景曰。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目】魏荔彤曰。此言厥阴病得愈之脉。本厥阴病。脉应沉中见紧。或见数。俱非微脉。亦有阳微而脉微者。则浮沉取之皆微。今沉取不见紧数。知阴分之邪已杂。浮取见微。知阳分之表欲透。

此微即太阳中风之阳浮而阴弱也。本厥阴病。若真中风。自有口眼歪斜等症。今脉微浮。既非无根之阳外脱。亦非厥阴之阳内陷。是厥阴之邪随阳。气由少阳达太阳。欲愈之机也。故可以厥阴中风名其病。见阳升邪脱。可识经尽得解之候也。

是全于浮之一诊决之。浮则愈。不浮则未全愈。邪透表则愈。邪未全透表则病未全已。桂枝汤。

正吃紧法矣。

【纲】仲景曰。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目】柯琴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禀气之虚实。紧者。急也。与数同而有别。盖有虚实之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虚实之真伪毕见。

【纲】仲景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

以内无津液。待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目】王好古曰。战而后解者。太阳也。不战有汗而解者。阳明也。不战无汗而解者。少阳也。

【纲】仲景曰。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目】鳌按。太阳脉本浮数。三日转微。即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为欲愈之义也。盖此条微字。

与上其脉自微不同。以上是妄治后亡阳之微。此则未经妄治。故必不汗而三日自解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

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凡病。反能饮水者。为欲愈。

【目】王好古曰。太阳传阳明。其中或有下症。阳明症反退。而无热与不渴。却显少阳症。是知可解也。太阳症知可解者。为头不疼。项不强。肢节不痛。则知表易解也。阳明症知可解者。为无发热恶热。则知里易解也。少阳症知可解者。寒热日不移时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早晚得移其时。是邪无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可解之脉。浮而虚。不可解之脉。浮而实。浮而虚者只在表。浮而实者知已在里也。汗多不解者。转属阳明也。

闵芝庆曰。七日病愈论曰。夫六经以渐受病。其愈皆以七日为期。阳数七故也。伤寒例曰。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可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可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思饮食也。十一日。少阴病衰。

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此论六经七日病愈。本之素问热病篇。奈彼此注释者。皆不能无误。旨未明也。敢重释之。曰。其者。指伤寒也。不两感于寒者。非日传二经之症也。更不传经者。邪在此经。更不传彼经也。不加异气者。伤寒病热。不重感寒、感风、感温、感热、感湿。而变为他病也。夫如是。则可期六经愈日矣。太阳篇曰。发于阳者七日愈。以是数计之。乃知六经之病。自一日受者。七日当衰。二日受者。至八日亦是七日而当衰。故七日邪在太阳。幸而更不传阳明。更无变症。则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如或二日。邪传阳明。更不传变。至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又或三日。邪传少阳。更不传变。至九日。少阳病衰。

耳聋微闻。又如四日。邪传太阴。更不传变。至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思饮食。又或五日。

邪传少阴。更不传变。至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又或六日。邪传厥阴。经尽。

更不传变。大气皆去。精神爽慧。此二句总承六经而言。如在太阳。更不传变。当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渐而大气皆去。头痛悉除。精神爽慧也。余经不传之例同。成氏注曰。六经传遍。则与更不传经之句背矣。素问注证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止以初时所感之邪太甚。既于二日传之阳明矣。

而其未尽传者。尚在太阳。则至此而比之一日之际。少愈焉。果如传之阳明云云。则由此而六日传至厥阴。为传经尽。将曰七日传何经。其未尽传者。尚在厥阴。至十二日比之六日之际。

少愈焉。又思果如传之阳明云云。则由此而传之厥阴。当六日之时。前之邪气未尽传者。俱如太阳之尚在。自头痛以至囊缩。诸症纷纷。甚于两感。七日之际。岂得不死。反曰病衰乎。况太阳受病。若必传遍六经。

则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本经固有头痛者。至四日传太阴。太阴经不至头。当腹满嗌干之时。不得有头痛矣。何必至七日而头痛少愈也。或曰。太阳传阳明。其未尽传者。尚在太阳。岂无是症欤。

曰。有之。是太阳阳明并病之症也。若释七日太阳病衰。而曰传之阳明。如此则非矣。由岐伯无更不传经不加异气二句。而马氏注素问。失合仲景注耳。或曰。所谓更不传经者。谓六经传遍。七日当再传太阳而不传也。噫。此因成氏注释之谬。后世有是说耳。已辨之详矣。或曰。子谓更不传经。

如曰。太阳更不传经者。有据乎。曰。太阳篇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阴少阳症不见者。调不传也。少阳篇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是皆当传不传者也。要知仲景之论。本诸素问。举其大体而已。

即六经病衰之期。宁无先之者乎。后之者乎。伤寒原不可以日数拘也。况传经六日。至于囊缩。危且急矣。得至十二日病衰囊纵者。不可为常也。学人当以圆通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