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医学纲目>舌纵涎下多唾

《医学纲目》舌纵涎下多唾·

〔萧〕治口角流涎不止,口目 邪,手足痿软,方如下。(流涎者,自然流出也。)

神龟滋阴丸治足痿。

龟板(炙,四两)知母(酒炒,二两)锁阳(酒洗,一两)黄柏(炒赤,二两)枸杞子五味子(各一两)干姜(炮,半两)

上为末,清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通天愈风汤人参(一钱)威灵仙(去芦,半钱) 南星(汤泡) 贝母(去心。各一钱)连翘防风(去芦。各五分)栝蒌仁(十五粒)白术(一钱半)桔梗(三钱)甘草荆芥穗(各五分)生姜(三片)

上水一钟半,煎七分去渣,入荆沥一呷,姜汁些少,半饥时服。吞下清心导痰丸五十粒,日一服。

清心导痰丸

白附(一两) 南星(姜汁,二两)半夏(姜汁,二两)黄连(炒,七钱半)天花粉(一两)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川乌(盐制,二钱)郁金(七钱半)天麻羌活(各半两)

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通天愈风汤吞下。

清心牛黄胆星(一两)牛黄(二钱)黄连(一两) 归身甘草辰砂(各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时唾津咽下。

尝治宣文炳,口流涎不止,喜笑舌喑,脉洪大。用连、芩、柏、栀、白术苍术半夏竹沥、姜汁,服之五日,涎止笑息。

〔仲〕云∶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东垣云∶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药中加益智仁。(此多唾者,用力吐方出也。)

〔《灵》〕舌纵涎下,烦 ,取足少阴。(寒热病篇)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口问篇)

〔《甲》〕 舌纵涎下,烦闷,阴谷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