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慈幼便览>伤湿

《慈幼便览》伤湿·

有出于天气者,雨露是也;出于地气者,泥水是也;由饮食者,酒浆生冷是也;由人事者,汗衣卧湿,如小儿澡浴便溺衣褓不干是也。然所因虽异,总由脾气之虚。治法有二,一曰湿热、一曰寒湿尽之矣。病而发热者,为湿热,宜清宜利;病而多寒者,为寒湿,宜燥宜温。

柴苓汤 治发热身重,多烦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脉见洪滑,是湿热。柴胡(钱半)人参黄芩半夏白术猪苓泽泻茯苓(各一钱) 青化桂 炙草(各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水煎热服。

若大小便秘,兼用外治法,见后“二便不通”。茵陈五苓饮 治中湿发黄作热,小便赤涩。茵陈(二钱) 漂白术(一钱) 赤苓(钱半)猪苓泽泻(各一钱) 青化桂甘草(各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水煎服。

以上皆治湿热。

胃苓汤 治寒湿头重体重,往来寒热,胀满泄泻。并可和水土,调脾胃。

苍术浓朴(姜炒) 广皮白术(土炒) 云苓猪苓泽泻(各一钱) 青化桂 炙草(各五分)生姜(三片)

水煎食前服。如兼吐呕,加藿香砂仁各八分。

五皮饮 此方合胃苓汤,专治中湿浮肿,神效。

姜皮大腹皮茯苓皮 桑白皮五加皮(各二钱) 灯芯(十根)大枣(三枚) 水煎,空心服。

若合胃苓汤,服数剂不效,必用温补,如理中汤、八味丸,宜择用之。

八味丸

熟地(八两)山药(炒) 云苓(各四两) 山茱 丹皮(酒炒)泽泻(各二两)附子(熟,两半)肉桂(去粗,一两)

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开水下。

理中汤 见上“非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