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侣山堂类辩>咳嗽论

《侣山堂类辩》咳嗽论·

咳者,肺证也。有邪在皮毛而为肺咳者,有五脏受邪,各传与之肺而为咳者。此外因之咳也。有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而咳者;有脏腑之郁热,上蒸于肺而为咳者。此内因之咳也。盖肺者,五脏之长也,轻清而华盖于上,是以脏腑之病,皆能上传于肺而为咳。然其标见于肺,而其本在于脏腑之间,故当以标本之法兼而行之,治无不应矣。《咳论》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胆咳之状,咳呕苦汁。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