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悬解>大承气证九 阳明二十八

《伤寒悬解》大承气证九 阳明二十八·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与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得病二三日,脉弱而无太阳、少阳表证,乃烦躁而心下硬满,是非少阳之证,而实阳明之证也。盖胆胃之经,自头走足,悉由胃口下行,少阳病则以甲木而迫戊土,阳明病则以戊土而遏甲木,经气不降,痞结胃口,皆有心下硬满之证。而此则无少阳表证,而见烦躁,故定属阳明,而不关少阳也。至四五日,虽犹能食,然腑邪已成,可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和之,令其烦躁少安。至六日,邪实之时,与承气汤一升以利之,则腑热泄矣。若不大便六七日,计期可下,而小便少者,则大便必不硬。便硬肠结,胃热不得下泄,浊气熏冲,必不能食。此证虽不能食,然胃非干燥,其大便初头结硬,阻浊气下泄之路,故不能食,其后必是稀溏,未至结硬,而遽攻之,必成溏泄。须小便利后,津亡土燥,屎定全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