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干

鼻干

证名。见《素问·热论》。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由风热所致者,症见头痛发热,鼻内干燥,脉浮。治宜辛凉解表,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由肺燥所致者,症见鼻燥、鼻咽干、无涕,唇口干渴;或伴有干咳咯血舌红,苔干而白等症。治宜养阴清肺,用清燥救肺汤加减。由肾阴亏损所致者,症见鼻干,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宜养阴润燥,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玄参阴虚肺燥所致者,症见口燥鼻干,呼吸不利,咽痛口糜五心烦热耳鸣目花,宜养阴清肺,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猜你喜欢

  • 筋燥

    病证名。指筋脉干燥,屈伸不能自如之证。《圣济总录纂要》卷二:“天癸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外证当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多由肝经燥热,血液衰少,或肾虚髓少,筋

  • 暴病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急而重的病症,亦可指急性病、新发病。

  • 始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 根脚喉风

    病名。即脚根喉风。详该条。

  • 葛条花

    见《中药志》。即葛花,详该条。

  • 中搭手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龙疽、青龙疽。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盲穴(第四、五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三寸)处,手由中部搭着者。证治同有头疽。

  • 胀病

    指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的疾患。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五。简称胀。《灵枢·胀论》载有五脏六腑胀病症状。《东医宝鉴·胀满》论胀病有七,即指寒胀、热胀、谷胀、水胀、气胀、血胀、蛊胀等。胀病有虚实之分。其病多由七情

  • 医学要则

    书名。4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为医学门径书的一种。但内

  • 热夜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 藕杆

    见《随息居饮食谱》。为荷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