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见肝阴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生于尾骨上端的外痈。因其为坐马着力之处而得名。鹳口疽大多由此转化而成。参见该条。
五软之一。头为诸阳之会。小儿先天胎禀不足,肾之阳虚髓弱,后天营养不良,脾之清阳不升,故头软不能抬举。治宜温肾补脾,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兼服补肾地黄丸。
【介绍】:见吴亦鼎条。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见该条。
在金针拨障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的白内障手术方法。其拨障手术与金针拨障术大体相同,但因用特制器械将拨下的晶状体从切口套出,就避免了由于脱落的晶状体存积于眼内可能引起的后患。
见《江西草药》。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