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的别称。《素问·汤液醪醴论》:“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胃经而成的脚气。症见寒热,呻欠,口鼻干,腹胀,髀膝膑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皆痛。若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踡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
【介绍】:见吴其浚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将蛊毒分为蛊毒候、蛊吐血候、蛊下血候等。症状复杂,变化不一,病情一般较重。蛊毒可见于一些危急病证、恙虫病、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等病
见《四川中药志》。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其色显而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脏生成》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始”、“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出现,显示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例如黄色,若面目全身
阴阳互相依存,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学说多以互根的观点说明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在生理上或病理上的联系
见《江西草药》。为黄花远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