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阳交

阴阳交

①病证名。出《素问·评热病论》。指热性病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症见出汗后仍发热狂言不能食,脉躁疾,多属重证。临床可根据患者有无阳明实证,而分别采用清法下法。②运气学说术语。见《素问·五运行大论》:“阴阳交者死。”指脉当应于左手者,反见于右手;当应于右手者,反见于左手。《类经图翼》:“如其年少阴在左,当左脉不应(指),而反见于右;阳脉本在右,而反移于左,是少阴所易之位,非少阳则太阳脉也,故曰阴阳交。交者死,惟辰戍丑未寅申巳亥八年有之。”如巳亥年,少阴脉本应见于左寸,左寸不见沉细之象而反见浮大,右寸本应见浮大而反见少阴沉细之象,是为阴脉与阳脉交易其位,故为阴阳交。关于阴阳交的主病意义,与“尺寸反”同,可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烊化

    煎药法之一。胶质、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饴糖、蜂蜜等,容易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影响药物有效成份溶解。故应在其他药煎好后,才放入去渣的药汁中微煮或趁热搅拌溶解。

  • 獭肝散

    《肘后备急方》卷一方。獭肝一具。阴干,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开水送服,日三次。治肺痨。

  • 腓腨

    小腿肚,相当于腓肠肌部分。《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发于腓腨,即小腿肚也。”

  • 骨热

    病证名。骨蒸的前驱症状。《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阳气偏盛,水不足,脏腑积热,熏灼肌体,盛则消烁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不已,变成骨蒸。”症见低热长期不退,或潮热,或发热不规则,烦渴,盗汗等。治宜清热养

  • 肤证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培土

    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见健脾条。

  • 胸俞十二穴

    出《素问·气穴论》。即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病证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人有昼视通明,夜视罔见,虽有火光月色终不能睹物者何也?答曰:此阳衰不能抗阴之病,谚所谓雀盲者也。”由于白昼阳盛,虽阳衰亦能明视,夜则阴盛,故阳气虚衰不能抗阴而夜视罔见

  • 焠脐风

    灯火治疗脐风的方法。出《厘正按摩要术》。脐风初发,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等处、各一燋,脐旁四围六燋,脐带未落,于带口一燋,如既落,则于落处一燋,共十三燋。可收熄风镇痉之效。

  • 萎油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的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滴耳治耳痛;涂敷刀伤,痈疔,杨梅毒疮,痔漏。成分见蒟酱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