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跷脉病

阴跷脉病

病证名。由阴跷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热病》:“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难经·二十九经》:“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奇经八脉考》:“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癎,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窌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杂病源流犀烛·阳跷阴跷脉病源流》:“阴跷病,阳缓而阴急。阴急则阴厥,足胫直,五络不通。洁古云:表和里病,为阳不病而阴病。阴病则热,甘草干姜汤。”

猜你喜欢

  • 野菜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 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之简称,详该条。

  • 阳台

    名词。出《洞玄子》。指阴道。

  • 子午拳势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手握拳置于腰际,一拳翻转用力向前击前,瞬时开掌抢拿后,收回原处,两手交替进行。

  • 松元

    见《重庆草药》。为松塔之别名,详该条。

  • 脊背五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

  • 救阴理痨汤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 罗天益

    【介绍】:元代医学家。字谦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的学生,医学造诣很深。他继承李杲学说,集录诸家之说,结合自己的经验良方,并附列验案,撰成《卫生宝鉴》一书。还有《内经类编》等著作

  • 子痫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子冒、胎风。指妊娠期间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四肢抽搐,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的病症。多因平素肝肾阴虚,孕后阴血益虚,阴

  • 剪刀

    眼科手术器械。钢铁制作(见图120)。剪除胬肉、血筋、皮、膜等。图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