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灸
即长蛇灸。见该条。
即长蛇灸。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拗哭,详该条。
医案著作。2卷。清·李冠仙撰于1835年。作者盛赞《寓意草》,并仿其格式,故名。所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五官科等验案。案中议病、析因颇详,主张“药不执方,相宜而用”,同症异治,异症同治。立法处方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即痧药丸,见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弓箭步,前臂交于胸前,掌心朝上,斜向外上方弹出,旋即收至胸前,手掌翻转向两侧伸出,再迅速收至胸前。左右同姿,上下交替。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