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郑三山

郑三山

【介绍】:

明代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行医五十年。强调医生除应精于技术之外,还要有“仁”心,否则足以杀人。曾把秦汉以来的医家事迹编成《医家炯戒》一书,已佚。

猜你喜欢

  • 石膏葱白汤

    《伤寒总病论》卷五方。豆豉半升,葱白(连须)二两,石膏、生姜各四两,栀子仁、升麻、大青、芒硝(烊化)各一两五钱。为粗末,水煎,日分三至四次服。治阳毒所损,体热生斑,气喘引饮。

  • 弓反里形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胎前暑泻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 太素脉法

    书名。《读书敏求记》称:“唐末有樵者,于其石室石函中得此书。”《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太素脉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其书以诊脉辨人贵贱吉凶,……其说荒诞,盖术者所依托。”并认为太素脉“兴于北宋”,故

  • 眉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 目中昏

    病证名。谓于正午目视昏矇,“乃痰之所作也。在巳午时,真阳之气火胜,心胜肺,肺壅痰灾,时复浑浑而昏也”(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治宜涤痰为主,用局方辰砂化痰丸或局方玉壶丸加减。

  • 药总诀

    书名。见《通志·艺文略》。1卷(《嘉祐本草》作2卷)。梁·陶弘景撰。掌禹锡谓:“《药总诀》……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凡二卷。一本题云《药象口诀》,不著撰人名氏,文字并相类。”

  • 产后风痿

    病证名。亦称产痿。多由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宜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服。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

  • 发际发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指生于颈后天柱穴处的痈或有头疽。因邪热结毒上攻而发。证见寒热疼痛,四畔焮赤肿硬,连于耳项。宜急托里,以防热毒入脑。参见有头疽条。

  • 两脚麻木

    证名。指两脚部肌肉麻木不适感。见《医学入门·痹风》。《张氏医通·麻木》:“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参见手足麻木、半身麻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