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罗氏会约医镜》卷七:“冰片破毒散,治急性喉痹。”多由肺胃积热,邪毒内蕴,风痰上涌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迅速,胸闷气促,吞咽不利,痰涎壅盛,声如拽锯。《喉科种福》卷四:“喉痹之为病,颈项肿痛,面赤口
即肛门。详该条。
【介绍】:晋代外科医生。履贯欠详,善治疽症。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6卷,已佚。
见《本草纲目》。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又“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景岳全书·伤寒典
即文武膏,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