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螽(zhōng 终)斯丸

螽(zhōng 终)斯丸

①《古今医鉴》卷十一引王同知方。生地黄(酒洗)、熟地黄(酒蒸)、当归(酒洗)各四两,茯苓川芎赤芍药枳壳(麸炒)、黄芩(酒炒)、延胡索(酒炒)、青皮各二两,陈皮苏木红花五灵脂各一两,炒干姜五钱,甘草二钱,香附(童便浸,春三、夏二、秋四、冬五日)一斤。为末,用艾煎汤,入醋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空腹酒或白开水送下。治妇人赤白带下经候不调,或前或后,或行时小腹作痛,腿膝麻痹,腰腹痛子宫不能摄养。②见《产育宝庆集》卷下。即秦椒丸,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易虚易实

    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小儿在生理上既阳气兴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又稚阳稚阴,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感邪以后,邪气容易蕴积泛滥,病势嚣张,出现实证热证。如急惊风证,往往发病急暴,迅即壮热,抽搐,邪热盛实,

  • 铁脚犁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 风热喉

    病名。多由风热外袭,致邪热壅塞肺系而成。《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风热而起,满口发细红点,根常淡白,舌下两边三四块,六脉洪紧。”治宜疏风清热、利咽。用六味汤加玄参、黄芩、栀子、花粉等。

  • 卫沈

    【介绍】:见卫汛条。

  • 疳后天柱倒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久患疳疾,颈椎骨软弱,以致头不能抬起的症状,为精气大亏之候。

  • 表寒里热证

    证名。指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多由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详见表寒证、里热证条。

  • 哮吼

    病名。见《万病回春·哮吼》。即哮证。《医宗金鉴》卷四十一:“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古今医鉴》卷四:“夫哮吼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此寒包热也。治法必用

  • 经脉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长桑君

    【介绍】:战国时代医家。名医扁鹊的老师,将自己一生所收集到的医方和个人的医疗经验尽传给扁鹊。

  • 清热解暑

    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常用药如鲜荷叶、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银花、连翘、芦根、黄连等代表方如黄连香薷饮、新加香薷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