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藏医药选编

藏医药选编

藏医学著作。清·蒙古族医家罗桑却佩著。全书121章。首先叙述风胆痰(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的生理及病理。次述脉诊及尿诊,随后较详细地逐病叙述临床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末叙药物、方剂剂型以及吐、泻、敷、涂、洗、放血、利尿等特殊治疗。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一部藏医学的入门著作,影响较大。青海民族出版社于1977年和1982年分别出版了藏文原著排印本及李多美的汉译本。

猜你喜欢

  • 舌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哑门,见该条。

  • 阳刚

    经外奇穴名。出《古今医统》。近代《中国针灸学》等名肠风。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主治小儿饮水不歇,黄疸,肠风下血,痔疮,腰痛,遗尿,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

  • 鼻茸

    病名。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

  • 高风雀目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作高风雀目、高风内障、高风障症。多系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所致。眼外观正常,初起仅于黑夜或暗处视物不清,日久则白昼视力减退,视野缩窄,甚者可成青盲,或“经年

  • 石苇瞿麦散

    见《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即石苇散第一方,见石苇散条。

  • 血崩心痛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 眼白

    眼的部位。白睛之俗称。详该条。

  • 三叶藨

    见《四川中药志》。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 针刺感应

    简称针感,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

  • 骈胁

    胁部肌肉丰满、外观不见肋骨条痕。《史记·商君列传》:“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一说骈胁指肋骨连合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