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罐法

药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气管炎,早期乳腺炎等症。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灵活改变,一般多选用性味辛温,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罐法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煮药罐与贮药罐二类。前者归属于“水罐法”的范围;后者由于事先要将药液贮存在罐内,且采用抽气法吸拔,则属于抽气罐法范畴。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经络感传现象

    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症。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

  • 臂少阴脉

    经脉名。即手少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少阴脉:循筋兼(廉),出臑内下兼(兼),出夜(腋),奏(凑)胁。其病:肋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阴脉。”又:“臂少阴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一,出

  • 肺痹

    病名。由皮痹发展而成,也有称为皮痹者。《素问·痹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圣济总录·肺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是为肺痹。其候胸背痛甚,上气,烦满,喘而呕是也。”《症因脉治·肺痹》:

  • 推板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紧紧按住肌肉,进行与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向前推压或向后扳动,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牵伸而放松。常用以治疗软组织劳损、痉挛、粘连等引起的痠痛等症。

  • 金石中毒

    病名。因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而产生中毒症状者。《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金石毒的药物,如甘草、大青、麦门冬、人参、荠苨汁、莼心、冬葵子、瞿麦、金星草、葳蕤汁、萱根、蕉根汁、绿豆、胡豆、白扁豆、黑大豆、余

  • 俞茂鲲

    【介绍】:清代医家。字天池。句曲(今江苏句容)人。撰有《痘科金镜赋集解》(1727年刻行),为我国较早详记人痘接种术的文献。主张选用“熟苗”,并认为痘苗递传愈久愈好,反对采用“败苗”(即天行痘痂苗)。

  • 腹募穴

    与背俞穴对举,即募穴。王冰曰:“胸腹曰募,背脊曰俞。”因募穴都在胸腹,故名。参见募穴条。

  • 米仁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室女经闭浮肿

    病证名。见《萧山竹林寺女科》。指未婚女子经闭兼有浮肿的病症。多因外邪客于胞脉,血壅经隧,经脉不利,血化为水,流溢四肢,导致经闭及遍身浮肿,面色青黄。治宜通经为主,经通则肿自消。方用通经丸。

  • 吐清水

    证名。指呕吐清水而无食物者。《古今医统·吞酸叙论》:“吐清水证有五因,有因湿、因痰饮、因寒、因宿食、因虫。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也;胸膈间漉漉有声者,痰饮也;饮食后而吐清水者,宿食也;但犯寒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