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瘖

舌瘖

病名。又名舌缓。“瘖,不能言也”(《说文》)。指发音器官可出声,但不能形成语言者。《证治准绳,幼科》:“若咽喉声音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语言,则为舌瘖。”又《医学纲目》卷十:“舌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但舌本不能转运语言,而咽喉声音则如故也。”包括暴病热病后的失音、中风后失音及部分先天性发音困难者。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如属中风失音者,治宜祛风豁痰。可选用小续命汤温胆汤等加胆星僵蚕全蝎石菖蒲等。久病多血虚风动。症见舌强不能言、形体消瘦。治宜补益气血。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猜你喜欢

  • 脚拳

    病证名。即脚趾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未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之剂。

  • 郁嗽

    病名。一名火嗽。指水亏而邪火犯肺的咳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病源流》:“郁嗽,即火嗽也。其脉数,必兼面赤,或肺胀喘急,睡不安,痰少,甚者干咳而无痰。乃肾水枯涸,邪火独炎所致。宜清化丸、清金降火汤。

  • 肌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①指寒湿侵袭肌肤所致的痹症。又名着痹、湿痹。《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圣济总录》卷十九:“肌痹,其状皮肤弗营,肌肉瘾(同顽)厚而不仁是也

  • 北刘寄奴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 墨鱼盖

    见《中药志》。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 退法

    ①刺法名。指退针的方法。《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针灸问对》又掺以呼吸,分别补泻,提出:“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写三吸,写时出针宜补三呼,

  • 白花鬼灯笼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 哺露疳

    病证名。指小儿哺露而变生的疳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载其病因为:“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血气减损,不荣肌肉”所致。症见骨瘦如柴,呕逆,吐虫,心烦,口渴,傍晚蒸热等。宜先用集圣丸

  • 癍疮入眼

    病名。癍疮,即痘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宜用红花散,清热散瘀。”详痘疮入眼条。

  • 洞痢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九。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多由寒湿之邪,内迫肠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