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病

膀胱病

六腑病候之一。膀胱主贮存津液化气行水,与肾相为表里。其病有虚寒实热之分。多因湿热蕴结或肾阳不足气虚客寒,气化失司所致。临床表现以小便失常为主。《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其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濇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之气实也,则宜泻之,膀胱气不足,则寒气客之,胞滑小便数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之虚也,则宜补之。”《太平圣惠方》卷七:“虚则生寒,寒则脬滑,小便不禁,尿多白色,面黑胫酸,两胁胀满,则是膀胱虚冷之候也。”“实则生热,热则膀胱急,口舌燥,咽肿痛,小便不通,尿黄赤色,举体沉重,四肢气满,面肿目黄少腹偏痛者,则是膀胱实热之候也。”《本草经疏》:“膀胱实一证。癃闭,属膀胱实热。”“膀胱虚三证。小便不禁,属气血虚遗尿,属本经气虚。……膀胱气。”《杂病源流犀烛·膀胱源流》:“膀胱病者,热结下焦,小腹苦满胞转小便不利,令人发狂。冷则湿痰上溢,而为多唾,小便淋沥,故遗尿。鳌按,小便不禁,由膀胱气虚,……小便不通,由膀胱邪热。”治宜宣通气化,渗湿利水,温肾固脬等法。参见膀胱病各条。

猜你喜欢

  • 滋阴疏肝

    即和肝。详该条。

  • 导引行气

    养生术语。始见于《灵枢·病传篇》:“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参见导引及行气条。

  • 脾虚腹胀

    病证名。指脾虚运化不健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腹胀之症,食少身倦,脾虚不运,二便清利,言语轻微,心腹时胀时退,朝宽暮急。”因脾气素虚,饮食难化,凝积肠胃所致。治宜健脾消食为主。脾气不实者,

  • 内有久寒

    即沉寒痼冷。见痼冷条。

  • 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

  • 赤色老母菌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 十问

    问诊的十项重点内容。①《景岳全书·传忠录》:“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②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 十四焦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十四焦,即第二、三腰柱棘突间。《灵枢·背腧》:“肾腧在十四焦之间。”

  • 麦冬汤

    ①《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石膏、知母、白芍药、茯苓、栀子、竹茹、麦门冬、白术、扁豆、人参、陈皮、乌梅、莲子肉、甘草。治中暑燥渴者。②《马培之外科医案》方。沙参、栝蒌皮、薏苡仁、枇杷叶(去毛)

  • 郁火积滞呕吐

    证名。指呕吐因火郁气滞所致者。清·罗应章《经验医库·郁火积滞呕吐症》:“郁火积滞,呕吐,五心烦热,咽干口渴,有汗,神强气壮,面赤红活,脉沉滑数疾。”治宜泄火散郁,宜栀连二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