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实证

脾实证

证名。指脾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等所致。《脉经》卷二:“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又:“脾实,……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实论曰:脾藏盛实,则生热,热气熏蒸,则令人舌本肿胀,语言謇涩,腹胁坚硬,四肢不举,身体沉重,面目焦黄,不得安卧,而唇口干燥也。”《本草经疏》:“脾实,即湿热邪胜六证:蛊胀,由于脾家湿热积滞内伤瘀血停积而成;易饥,属脾家郁火口唇生疮,口糜中消,属脾家实火湿热腹痛,按之愈甚。”方用泻热汤,泻脾升麻汤等。参见脾病脾实热条。

猜你喜欢

  • 张怀瓘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

  • 白头翁草

    见《圣济总录》。即白头翁茎叶,详该条。

  • 标而本之

    辨证论治术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在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下,先治其续发病(标),后治其先发病(本)。王冰注:“标而本之,谓先发轻微缓者,后发重大急者。以其不足,故先治其标,后治

  • 外科发挥

    书名。八卷。明·薛己撰。刊于1528年。书中主要记述了作者治疗肿疡、溃疡、发背、脑疽、肺痈、肺痿、瘰疬、咽喉、杨梅疮等31类外科疾患的验案。于每类验案前简述该病的治疗原则,后附治疗方剂,文字简明,切于

  • 炎烁

    指火热之气过甚,使万物焦烁枯槁。《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令郁蒸,其变炎烁。”

  • 转脬

    病名。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转胞条。

  • 臭鼠

    出《素女经》。亦名俞鼠。指阴蒂。

  • 顶门痈

    病名。指位于上星穴处的痈。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顶门疽、佛头疽。由脏腑阴阳不调,热毒上壅而致。患处起核,色紫坚硬肿痛,脉洪大而数者为实,脉微细而数者为虚。治法:实证见外痈条,虚证见无头疽条。

  • 中膂

    见中膂俞条。

  • 吴绍轩

    【介绍】:见吴文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