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足少阴经病证

肾足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因足少阴肾经经气异常所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脉经·肾足少阴经病证》除上述“是动,所生”病外,尚列举了少气、两耳苦聋、腰痛失精、饮食减少、厥逆腹胀、腹大脐肿、不得溺、阴下湿、喘等症。参见肾病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神藏

    经穴名。代号KI2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二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二肋间神经;并有第二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以及肋间神经痛

  • 杨元直

    【介绍】:元代大学士。字大方。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继承父亲医业,兼太医院掌医卿。

  • 刘元宾

    【生卒】:约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字子仪,自号通真子。精通方脉,著有《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通真子续注脉赋》、《脉诀机要》、《脉要新括》、《诊脉须知》、《通真子伤寒诀》、《伤寒括要》、《神巧

  • 砭针

    即砭石。出《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注“砭针者,砭石是也。”

  • 芸薹散

    ①《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芸薹子、生地黄各等分。为细末,加生姜七片、童便少许,水酒煎服。治产后血气冲心,不省人事。②《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引《产乳》方。芸薹子(隔纸炒)、当归、桂心、赤芍药各等分。为细

  • 女子赤淫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

  • 留求子

    见《南方草木状》。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 停耳

    病名。又名聤耳。见《脉因证治》卷下。①系指耳内肿起,色赤疼痛,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此有气郁生痰,内火攻冲,肿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谓之停耳

  • 嘎齿

    即齿,详该条。

  • 鸟不踏

    见《江西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