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虚带下

肾虚带下

病证名。多因早婚,分娩过多,损伤肾气,以致肾阳不足寒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症见带下量多,淋沥不断,清稀如水,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觉凉,大便稀薄,尿液清长。治宜温阳补肾。方用内补丸。如日久不止,势有滑脱现象者,于前方加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金樱子以加强固涩止带;若年老体衰,带下如注者,可酌加人参升麻,以补气升提固摄

猜你喜欢

  • 巴岩香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 千里香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血胀

    鼓胀之一。《世医得效方·胀满》:“烦躁嗽水,迷忽惊狂,痛闷喘息,虚汗厥逆,小便多、大便黑,名血胀。”《医钞类编·胀病门》:“血胀,瘀蓄死血作胀。”《张氏医通·鼓胀》:“蓄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见,或手足有

  • 即孙络。《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详孙络条。

  • 毒根

    证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指疮口有恶肉突起,名曰毒根。治宜平安饼外贴,再以阳和解凝膏盖之,一日一换。或用铜绿,煅研极细末,掺之,外用膏盖之。

  • 脱肛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包括痔脱出及肛肠脱垂。多因患痔日久,复感湿热外邪,气虚失摄所致。症见大便时肛肠努出,疼痛下血或滋流黄水等。治宜清化湿热,益气升陷。用提肛散化裁,外用五倍子、明矾各一两,水

  • 盐肤丁

    ①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治见疔疮条。②见《本草纲目》。即盐麸子,详该条。

  • 圊(qīng 清)

    ①又作清。厕所。《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②大便。《景岳全书》卷二十一:“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不圊。”③排泄、泄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必圊脓血。”

  • 月潮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详该条。

  • 黑胡椒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胡椒药材之一种,详胡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