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荜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二。由心脾积热熏蒸,或妊娠胎火上冲所致者,症见舌上生疮,舌裂舌肿,或时流鲜血,口臭便秘,脉实有力。治宜清热泻火解毒。用黄连解毒汤、导赤散或甘露饮等加减。气虚,舌疮久治不愈者,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是由艾火条灼而伤的一种小面积烧伤。即灸疱,详该条。
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出《素问·阴阳别论》。指经闭,或指月经不按月来潮。参见经闭条。
穴位分类名。即阿是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参见阿是穴条。
病证名。指脐中出血。若其血不多,夹水流出者,乃大小肠火旺,以致肾经干燥无水滋润所致。须以治肾为主,方用两止汤或障脐汤(《辨证录》:大黄、当归、生地、地榆)。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介绍】:见虞抟条。
即豉饼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