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痫疯
痫的俗称。详该条。
痫的俗称。详该条。
证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又称泄脓血、圊脓血、清脓血。指大便下脓血,常为痢疾症候之一。有实热虚寒之分。如兼见口渴、脉数者,多属实热,治宜清热、调气、和营,可选用白头翁汤、香连丸、洁古芍药汤等方。如
见《江西草药》。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难经·五十八难》。①指好发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医门棒喝·湿温》:“湿温者,以夏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多湿,而感四时杂气,遂成湿温。虽四时皆有,而夏秋为多。湿热二气胶粘,淹缠难愈。如从下受
宛转俯伏。《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则宛伏。”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眼科临症笔记》。即今之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中。其功能为分泌泪液。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因忧思劳伤心脾,心脾虚损则肺阴失养,阴虚生热,灼伤肺阴所致。症见经闭后饮食减少,日渐消瘦,久咳不止,四肢干痿,发热或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清热,养血调经。方用四物
病名。指疔之生于唇棱偏里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反唇疔发唇里棱。”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坚硬。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甚则令唇外翻。详唇疔条。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见《顾氏医镜》。指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如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的虚证,病甚则见胀满不食,气郁不舒,二便不利等盛候。参见真虚假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