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七。简称血膈。指血气阻膈中焦而致之经闭。多因长期忧思郁怒,肝伤气郁血滞,瘀血内结,胃脘阻膈,胃失和降所致。症见胸膈疼痛如锥刺,食入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上则呕吐如赤豆汁或
【生卒】:1856~1918【介绍】:清末医学家。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号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通医理,工诗词,兼擅书画金石。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尝入江苏巡抚
痿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三。由于燥热伤津耗血,宗筋失于营养所致。症见手足痿软,不能行动,伴有皮毛干枯,口燥唇焦等症。治宜清热润燥,滋阴养血。用知母石膏汤、滋燥养荣汤加减。《血证论·痿废》:“肺气热,
【介绍】:见冯时可条。
养生书,宋·河滨丈人著,1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八字:“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字吉老。无为(今安徽无为)人。为人解除病痛,疗效很高。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甘遂(面裹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干)、芫花(醋浸煮)各半两,黑牵牛子、大黄各一两。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临卧温水送下。
见《本草原始》。即赤小豆,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诊治伤寒,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而多用参、芪补益之剂,为当地名医。著有《脉诀》、《医学纲目》,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