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穴腧都数

猜你喜欢

  • 地茄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菍之别名,详该条。

  • 风漏

    病名,鼻漏证之因风邪而发者。《外科启玄》卷七:“二曰风漏,其孔内痒甚是也。”

  • 面色黧黑

    黧,黑色。面色黧黑即指面部呈现黑色。多因饮邪久滞胸膈,或少阴气绝、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难经·二十四难》:“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此血先死。”《金匮要略

  • 吓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赫痈。指生于脐上三寸建里穴之腹皮痈。证治见腹皮痈条。

  • 冷吐

    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

  • 眼白球

    即白睛。详该条。

  • 调小儿脾胃

    伤积治法。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过于饱伤,以致不能消化,留而成滞成积。初得之时,乳食不消,并以木香丸、消积丸之类。大凡肚胀,或硬,或热,皆由内实,法当疏利。故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

  • 羊膻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 天膏药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五凤草

    见《本草纲目》。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