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冷胃脘痛

积冷胃脘痛

证名。指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可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当辛热通阳,术附汤加厚朴草蔻。”《医学三字经·心腹痛胸痹第七》:“冷痛,身凉,脉细,口中和。宜理中汤加附子肉桂主之。兼呕者,吴茱萸汤主之。”参见胃脘痛条。

猜你喜欢

  • 点秤根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 爱庐医案

    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76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抄本中选录24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

  • 针向行气法

    行气法之一。又称针芒行气法。指以针刺方向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欲使针感向上传导,则针尖宜向上斜刺;欲使针感向下传导,则针尖宜向下斜刺。

  • 心虚寒证

    证名。指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所出现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虚寒也。”可伴见喜悲易愁,冷汗出等症。治宜补益气血,养心安神。选用茯苓补心汤、远志饮

  •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词中“每月”似应为“某月”。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的规律者。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

  • 倒地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 淡渗利湿

    治法之一。用甘淡渗湿药物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临床用于泄泻清稀、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濡等偏湿证候,常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等。

  • 杂病广要

    书名。30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杂病(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又各分若十病证,对于每种病

  • 别穴

    经穴分类名。见《医学入门》。即经外奇穴,详该条。

  • 乌泡刺根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根、乌泡根。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酸、甘,平。祛风除湿,活血。治产后感冒,风湿疼痛,慢性肝炎,腹泻,痢疾,闭经,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