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之一。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出《覆岩本草》。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著者不详,宋·王道为之注疏。全书分三十三卷,内容专论炼丹。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又名赤眼。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张氏医通》卷八:“目赤有三:一曰风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伤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多见目赤肿痛;肝热上攻者,多见白睛红赤,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见五味子丸条。
证名。指经常困倦欲睡之症。《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卫气留之,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
解剖部位名。见《灵枢·肠胃》:“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俗称喉头。指在口腔之内,为饮食水谷之门,其下部与食道相连。《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对咽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咽门者,肝胆之候。若藏热
痔疾外治法之一。出《太平圣惠方》卷六一。用枯痔药物如灰皂散、三品一条枪等敷在痔核上,或用枯痔注射剂注射于痔核内,使痔核干枯、坏死、脱落而愈的方法。适用于二、三期脱出的内痔,绞窄性内痔,内痔兼有轻度贫血
病证名。多由脾胃损伤,致气壅滞而成。清·潘楫《医灯续焰》:“胀谓胀于外,满谓满于中,排脏腑而廓胸胁,急皮肤而露筋脉,脐凸腰圆,鼓之如鼓,胸腹之疾也。间亦有胀及于头面四肢者,与水肿大同小异,而此则无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