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针具名。九针之一。又称箭头针。《灵枢·九针论》:“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其针头部膨大,末端锐尖,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紫菀、半夏(汤洗)、款冬花、炙阿胶各一两,人参、桂心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二片,糯米五粒,水煎,去渣服。功能温养脾胃。治咳嗽。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作痛、发肿、发痛。热毒炽盛,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如烦热、便秘等。治宜清热解毒,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之类。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四。系指因嗜酒积热所致之咽喉痛;或由阴虚于下,火炎于上,或与肠胃湿热熏蒸所致者。症见咽喉干燥不适,灼热而不欲饮,或口烧不渴,足心如烙,久则咽烂。治法:初宜清热除湿。可选用陈皮、瓜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DU1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羽。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百会穴后3寸,即入后发际4寸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烦心、失眠,癫狂,颈项强痛等。沿皮刺0.5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脏腑性鉴增补》。清·尤乘辑。2卷。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叙述有关脏腑性能、病证、诊法、治法及
神志异常症之一。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多因心气不足所致。症可兼见惊悸恐怖,恍惚健忘等。治宜安神定志,可用定志丸、宁志膏或千金镇心圆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