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痂

痘痂

又名疮痂。指痘疮浆回后所结的痂皮。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脓足浆回结靥之时,其疮蜡色或葡萄色,浆回结痂厚硬而色黑,随结随落,亦如起胀灌浆收靥之三、四次,相挨而落痂,其瘢微红,鲜明光莹,无赤黑,无凸凹者,上吉也。”痘痂红痒,为血虚有热,治宜补血清热,用四物汤加牡丹皮紫草;痂皮干燥,深入肌肉、不易脱落,宜用麻油蜂蜜润之,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成瘢;痘痂不落,昏昏喜睡者,为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胃虚弱,宜以调补脾胃为治;痘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为气虚,宜多服保元汤,必至瘢红而后止;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

猜你喜欢

  • 晡时

    指申时。详十二时条。

  • 地栗梗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通天草之别名,详该条。

  • 踩法

    推拿手法名。用单足或双足踏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并作适当的弹跳(弹跳时,足尖不离开踩踏部位)。施术时,术者要借助于设置栏杆、吊环等器物,以承受医生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由于本法压力大,刺激强,临床中需

  • 寒炅(jiǒng 窘)

    寒热。《素问·疏五过论》:“脓积寒炅。”

  • 凤颈草

    见《本草纲目》。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脱色

    脸色泛白,如脱去颜色之状,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素问·刺禁》:“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 蒙医药简史

    民族医学书。吉格木德编。三章。主要论述汉代匈奴医学开始至二十世纪蒙医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概况、蒙医药学家及蒙医药著作。并对各个时期的蒙医家及著作进行分析和历史的评价。198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 邓仲霄

    宋代医官。原籍河南开封,后迁江西永丰。宣和年间(1119~1125)授翰林,升太子赞善。通医术,曾治愈太子及宫妃疾病,皆有效验,授太医院使,统天下郡、州、县、市、村镇之医。文天祥赞曰:“邓氏儒医两全。

  • 知母甘桔汤

    《症因脉治》卷二方。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治肺燥咳嗽喘逆。

  • 赤雹子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