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龙胆草、栀子、黄芩。水煎,加青黛,冲服。治肩背痛属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各五钱,甘草二钱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治感受风湿,及形寒饮冷,痰嗽咳逆连声者。
经穴名,代号GB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膊井、肩解。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拼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并
舌上白苔或左或右,余见黄黑的舌象。见于寒热错杂证。例如素有脾肾阳虚,四肢不温,脉沉细,又有大肠湿热下利、腹痛,宜清热利湿兼温肾健脾(见《四诊抉微》)。
①指人中沟。出《灵枢·经脉》,又名水沟。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膀胱和子宫的参考。②水沟穴的别名,见《针灸资生经》。详水沟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①纵,弛纵、纵缓之意。多属筋脉、关节病变,如筋纵、百节皆纵之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②指脉象。《伤寒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胸痞者,由寒气客于脏腑,气上冲胸,心下胀满,胃脘作痛,饮食不进。经曰:脏寒生满病是也。治宜温中和胃,除满去胀为要,佐以养血安胎,……宜理气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即玉门或曰阴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