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根在肾、发于耳前、状如瘢痕,色黑坚硬,使人牙关紧闭,腰痛脚膝不仁,用紫花草敷疮上,余同疔疮。②出《证治准绳》卷二,耳疔之又名。③出《外科启玄》卷三。肾疔之又名。④出
即羊水。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新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兰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丁瓒条。
出《本草拾遗》。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儿科医生。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因念小儿之疾苦,惟疮疹皆不可免,而治疗之间,毫发一差,死生随异,乃广求古人之议论,证以己所闻见,撰成《痘疹论》3卷。